第166章 “朝廷弊端”:大明官紳不納糧
字數:5852 加入書籤
盛州女真!
一代明主皇太極,他不是一個賭徒。
目前【山海關】的局麵,亦是複雜多變,縱然吳三桂願意投降,但是遼東將門內部亦不是鐵板一塊。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擔上叛國之名。
一場關於遼東將門的自我殺伐,還沒有開始,如今大戰在短時間裏麵不可能爆發。
雙方都需要準備的時間。
再者說了。
如今陳慶之親自坐鎮【薊州】,手持天子劍,整頓軍務,再加上五萬【三千營】精騎以及暗中調撥的神機營大炮。
之後,再加上薊州鎮所轄的近十萬明軍,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
在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袍儒帥陳慶之,可不是浪得虛名,隻消有他在前線坐鎮,在短時間之內,亦不會有問題。
他相信陳慶之的實力。
除此之外,他亦大膽的推測,皇太極不會冒然輕啟戰端,不可能輕易的重蹈大順李自成的覆轍。
一旦這一次的國戰大敗,天塌地陷山海關,他們盛州三代數十年的積累亦將毀於一旦。
之後,大明軍隊亦將長驅直入。
犁庭掃穴!
盛州女真各部,亦將會盡數鏟除,遭遇滅頂之災。
“皇上!”
“在臣繼任戶部尚書之後,已經成立新的清算人員,如今大概的統計出來了。”
“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順天府,受災麵積很大,受災人數約有2360萬人。”
“自崇禎十年開始到現在,一共損失的人口約有380萬人。”
“如今北方五省耕地無人種,民不聊生。”
“如果賑災,目前每年所需要的錢糧亦是一筆天文數字。”
“經核算,每年至少500萬兩白銀。”
荀彧說道。
“什麽?”
“賑濟2000多萬人,隻需要500萬兩白銀?”
“這麽少?”
“我?”
一聽到這樣的數字,蘇成睿的反應有些令人意外。
自穿越到明朝以來,他也經曆了不少事情,原本在他看來,朝廷之所以沒有錢來賑災,這是因為賑災的花費很大。
如今一聽到2000萬人,一年的賑災的花銷,亦不過是五百萬兩白銀。
為什麽朝廷不大力的賑災,緩解老百姓們的矛盾?
缺錢?
不?!
準確的說,為什麽朝廷沒有錢銀?
這是關鍵所在。
先不說別的,此次沙河鎮的一行,作為沙河鎮大戶王家,他們輕易的能夠拿出五十萬兩白銀。
他們吃香的喝辣的。
不缺錢。
之後,他也查抄過這些安定侯費聚以及不少大臣的家,這些家夥的錢不在少數,最差勁的官員也有五六萬兩白銀。
唉!
在他的推理之下,很快已經找到問題的核心。
一切亦歸咎於賦稅。
大明朝的賦稅,有很大的弊端,簡而言之,就是沒有商稅和官紳不納糧。
朝廷的主要稅種,亦是田稅。
主要亦是向普通的老百姓們征收。
在天下安定,沒有災難的時候,自然還看不出有任何的問題。
一旦遭遇連夜的戰亂,再加上天災不少,以種田為生的老百姓們收成不好,沒糧可交,這樣的話朝廷的賦稅就立馬大打折扣。
反觀那些有錢的官紳,大商人,他們攫取大明最多的錢財,卻不交稅。
此消彼長。
朝廷和老百姓們越來越窮。
這些皇室宗親,勳貴,官紳以及大商人們,卻反而越來越富有,這也就是為什麽王家有錢,因為王家以前就是做官的。
王茂德在辭官之後,又做生意,這也是不需要納稅。
長此以往,又豈能沒錢?!
安定侯費聚?
作為大明侯爵,有功勳在,還有封地以及朝廷發放的各種財物,再加上明朝的官員們能夠做生意,自然能以錢生錢。
這些還不計較他們中飽私囊所得。
“皇上!”
“其實臣在接受戶部之後,經過查賬後,發現朝廷的賦稅征收以及支出有很大的問題。”
“這些舊製不改革,朝廷隻能越來越窮。”
“先不說稅收,就論及大明朱氏皇室宗親。”
“據戶部統計,經過兩百多年的繁衍,如今大明朱氏子孫數十萬之眾。”
“這些大明皇室宗親,其實是大明朝最大的隱患之一。”
“他們據有大量的土地。”
“臣調查發現,潞王擁有莊田四萬頃,鄭王亦有莊田四萬頃,荊王莊田2萬頃.....”
“在統計之後,如今山西和河南境內的土地大半都已經成為皇室莊田。”
“這隻是皇室宗親的藩王數大害之一。”
“這些皇室宗親,他們就是大明朝的寄生蟲,仗著他們皇室成員的身份,養尊處優不說,還結合當地官員,惡霸相勾結,禍害百姓,大量的侵占田地、斂財。”
“老百姓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活路。”
一看到蘇成睿驚訝於朝廷為什麽這麽窮困,荀彧趁機進諫,言明如今朝廷的又一大弊端,這就是龐大的皇室宗親。
大明官員。
鄉紳!
勳貴!
商人!
皇室宗親!
一一了解這些之後,作為大明皇帝,蘇成睿已經沉默了。
沒有任何言論。
他在思考。
唉!
這些大明朝廷的弊政,實在是太多了。
他發現以前自己對於明亡的認知,實在是太淺薄了。
如今說來,明朝的滅亡,其實就是大明皇室“作繭自縛”,而且從當初太祖皇帝就已經種下如今的惡果。
“皇上!”
“這些莊田還隻是其中之一。”
“在莊田之外,朝廷還得花巨額費用來供養這些皇室子孫,自崇禎十年開始到現在,河南和山西一年的賦稅已經無法供養這些王爺郡主了。”
“長此以往,咱們朝廷自然是越來越窮,這些官員商人鄉紳以及皇室宗親則越來越富。”
“隻是這些人還不思國恩,在先帝手上,因國庫虧空而號召捐錢剿匪賑災之時,這些達官顯貴們都隻知道哭窮。”
“他們根本就沒有為貢獻一份力量。”
荀彧說道。
“荀愛卿!”
“你說的這些朕其實也有所了解,這些弊政,朕如今縱然有心改正,亦有心無力。”
“如今內憂外患,朕暫時還不能和所有的皇室宗親為敵。”
“不過?!”
“你作為戶部尚書,朕的錢不能給他們身上花銷。”
“除去這些正常的俸祿之外,其餘的各種福利都給朕拖延發放。”
“朕的錢不是刮風來的。”
“不可能花在他們的身上。”
蘇成睿說道。
“諾!”
荀彧拱手說道。
他其實要的就是蘇成睿這樣的態度。
拖延。
如今大明的局勢,他當然清楚的知曉,知根知底。
誠如蘇成睿所說的那樣,如今不是改變這些的時候,他們需要做的就是拖延。
大敵當前,建奴皇太極,方才是大明目前的心腹大患。
還有就是大順闖賊未完全蕩平。(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