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移民熱

字數:4102   加入書籤

A+A-


    …………

    九州曆,九百八十九年,十月六日。

    蒼田家族族長蒼田謹十,正式被大銘皇帝親冊為上國島北部府府長。

    作為曾經的敵人,扶桑正統的爭奪者,扶桑王為代表的王庭軍自然是表示抗議。

    並且強烈要求大銘履行承諾,將上三島歸還給扶桑王庭,企圖借此機會複國。

    雲帆沒有直接否決,而是置之不理。

    無論是《聯合防禦聲明》還是締結的盟約,都未寫到要幫助扶桑反攻,更沒寫到要在反攻成功後將領土歸還給扶桑王庭。

    何況因為扶桑艦隊,扶桑王庭內部也非鐵板一塊。

    不等雲帆表態,扶桑王就因為頂不住內部親銘派的壓力,被迫停止抗議,沒了消息。

    北部府的收複與建立,正式代表著大銘對上三島已經完全掌控。

    並且正式設立行政部門。

    上三島總共被分為了十五個府。

    一個島單為一個州,而一個州按照方位和地理環境,分劃為了東南西北中五府。

    如北部府,就是根據北部山脈而劃定的。

    每個府都會配備三司和暗衣堂,並且駐紮至少一萬人的農民軍。

    而隨著地主軍逐漸被消滅,農民軍也開始賦閑。

    到了十一月底,地主軍徹底銷聲匿跡,僅剩下的點殘軍也落草為寇,難成氣候。

    這時候,農民軍就失去了他存在的作用。

    但是雲帆並沒有將之裁掉。

    這十二萬多農民軍,為了剿滅地主軍南征北戰,積累了大量經驗,已經完全不能再算是民兵。

    甚至相比較於一些正規軍,都是不逞多讓。

    所以,雲帆幹脆將這些農民軍改編重組,最後定為“上國島第一集團軍”“中國島第二集團軍”、“下國島第三集團軍”和“三島中央集團軍”。

    這四個集團軍,將會是今後維持當地穩定的主力。

    同時,他們也將第一時間接受到法家學院的培訓,讓他們從內心裏認同大銘,甚至是對大銘產生一種歸屬感。

    時間飛逝,轉眼間來到九百九十年正月。

    經過將近一年的治理,上三島已經被治理的井井有條,兩大艦隊駐紮在一頭一尾,根本沒有勢力敢造次。

    見時候已到,雲帆決定開始開辦法家學院。

    法家學院叫做法家學院,實際上所教授的已經遠遠不止法家的理論。

    除了改革派儒學,還有農業、數學、物理……甚至是墨家機關術等等雜學。

    隻不過這些都是選修,而且需要掏錢自費。

    而法學和儒學,則是必須要修習的。

    法家學院的開辦,雲帆計劃需要三年時間,才會完全普及。

    因為學院的開辦不比工廠,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且還要確保本土學院不會受到影響。

    可以說是不僅顧前,還要顧後。

    但事情比他想象中的要順利。

    到了五月份,僅僅用了半年時間,上三島總計開辦的法家學院就已經超過五十座。

    這個速度,隻能說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大銘發展迅速,僅僅幾年時間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思想上的不斷進步緊而帶著的是文人間的內卷。

    要知道,像江南、江北、桐州這類富饒之地的法家學院,人才已經趨於飽和,不再是三年前是個人就要的時候了。

    而文人又個個心高氣傲,不願意去鎮州、禹州這類地方吃苦,隻能是賦閑在家,或者當個私塾先生勉強糊口。

    而這下好了,有了上三島,在文人看來,這地兒雖然偏僻,但好歹條件不錯,在家又光受親戚朋友的白眼,稀裏糊塗的也就乘船去了。

    等到了扶桑,發現朝廷給的條件也還不錯,一看也就留了下來。

    一來二去,這上三島的名聲也開始顯露,文人界也開始流傳個“混不下去大不了去闖‘三島’”的話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家學院開辦期間,大銘的商人也開始借這個機會,開始嚐試將貨物銷往下四島。

    也就是北海帝國控製的地區。

    按照兩國和約,北海帝國需要在商業上給予大銘帝國大量優惠,而這種優惠無疑刺激了商人。

    所謂無利不起早,隻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商人就可以鋌而走險。

    更何況這一趟所帶來的利潤,遠遠不止百分之五十!

    而當第一支商船,成功將貨物賣給了北海帝國後,整個大銘瘋狂了。

    無數人為了發財,開始將各種商品運往北海帝國。

    除了絲綢、陶瓷這類傳統奢侈品,皮靴這類新型工業品也是商人們最為青睞的貨物。

    工業品成本低,賣的價格更高,而且在扶桑極為搶手。

    即便是不賣往北海帝國,僅僅是賣給扶桑當地人,也能大賺一筆。

    於是,一場移民熱在大銘爆發了。

    很多在大銘混不下去的窮苦人,東拚西湊了一大筆錢,買上許多工業品,決定鋌而走險,拚上一搏。

    而最後通常都是大發橫財,衣錦還鄉,讓不少還在猶豫的同鄉眼紅不已,最後走向了同一條道路。

    毫無疑問,在短時間內,這條道路都是條發財路。

    無數人注定會在這場紅利中崛起,保守勢力又定會因此被再度壓製,甚至是徹底退出時代潮流。

    但是這種紅利,不可能一直存在,

    當法家學院在上三島開辦的差不多,雲帆就會下令在上三島開辦工廠。

    這個時候,當工廠建成,就可以直接將工業品賣給當地扶桑人,並銷往北海帝國。

    而當工業品在當地普及後,價格定然會回落,進而帶著整個紅利開始消失。

    到時候唯一還能留下繼續發財的,就隻有決定留在扶桑,親自下場開辦工廠的商人了。

    而這類商人,也當完成階層的轉變。

    從舊商人,變成工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