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立鹿涿的陽謀
字數:3975 加入書籤
“不!”
“水,水啊!”
整個第一防線已經徹底變為了人間煉獄,大量魯古斯人被火引燃了衣裳,成了火人痛不欲生。
魯古斯將領目眥欲裂,拚命大吼下令撤退。
然而,整個第一防線早就被銘軍提前澆滿了火油,並且刻意在進出口堆滿了各種易燃物。
除非這些魯古斯人拚死衝出,外麵的人提前用水接應,否則的話就是死路一條。
這看似已經是必死之局,但銘軍的計劃,才剛剛實行到一半!
“轟!!”
一陣連綿不絕的巨響突然傳來,在無數震驚中的帶著絕望的魯古斯人眼中,一朵蘑菇雲陡然升起,衝擊破與熱浪將整個第一防線淹沒在內。
第二防線。
“這……”
此時,包括四大主力集團軍在內的所有總軍長,都聚集在前線戰壕,共同目睹了這一宛若神跡的景象。
沙狼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半響才是難以置信的轉過頭,問:“立總軍長,這……這又是研究院新研究出來的什麽大殺器?”
“這可不是什麽大殺器。”天鷹接過話茬,淡淡一笑,“這不過是大量炸藥堆積在一起產生的效果,量變引起質變,在法家學院學的東西你不會都忘了吧?”
沙狼倒吸一口涼氣,依舊難以置信:“這……都說久聞不如一見,炸藥的威力我能體會,但從未想象過,炸藥竟會有如此之大的威力!”
“竟能將整個第一防線夷為平地!”
“夷為平地不至於。”立鹿涿忽然開口,“最多摧毀六成,且因為大爆炸引起的衝擊波減弱了火勢,最外圍並躲在戰壕的魯古斯人,還是能夠幸存的。”
沙狼眼露凶光,麵容興奮:“那不如現在我就率軍發起一波衝鋒,奪回第一防線!”
“沒意義。”立鹿涿搖了搖頭,“第一防線現在已經廢了,魯古斯人就算是奪下來也沒有意義。”
“可第一防線距離第二防線不過五百米,如此近的距離怕是……”
“就是因為近才沒意義。”天鷹替立鹿涿解釋道,“我們占據主場優勢,即便神火銃落後無比,我們也依舊能靠著銘帝炮將對方死死壓製。”
“打陣地戰,我們占盡優勢。”
“還有另一方麵。”立鹿涿這時又補充道,“魯古斯人這一仗至少損失三萬人,而且都是精英,短時間內對方決然不敢再發動大規模進攻。”
“而且無論如何,第一防線還是讓魯古斯人拿下了,這就讓魯古斯人在九州有了一個立足之地。”
“隻要敵軍不傻,就一定會盡力重建第一防線,甚至是建立一個臨時營地,與我軍打消耗戰。”
“等什麽時候恢複元氣,再發動下一次的大規模進攻。”
立鹿涿說到這,周圍的總軍長看向他的目光都是有些訝然。
誰也想不到,這個年紀才二十歲的年輕將領,竟然會算計的這麽清楚。
“這是陽謀。”天鷹感慨,“魯古斯人無論選擇繼續進攻,還是選擇休養生息,主動權都在我軍手上。”
“立總軍長,好算計啊!”
立鹿涿笑了笑,微微拱手:“天鷹總軍長謬讚了,我不過是站在敵軍的位置上稍作思考,再想出應對措施,僅此而已。”
經此一戰,立鹿涿的能力與謙虛,讓每個總軍長都是心服口服,可以說是奠定了立鹿涿的領導地位。
魯古斯人接下來如立鹿涿所料,直接將軍隊入駐第一防線休整,停止了進攻。
魯古斯人停止了進攻,銘軍的報複行動可是開始了。
二十門銘帝炮輪流發射,每天也不多打,就打一輪,而且時間不定,數量也不定。
有時清晨天剛亮,先裝填炮彈對著第一防線發射五發,有時夜深人靜,再發射五發。
要說殺傷力,這種小規模的轟射其實對魯古斯人並不大,甚至等於零。
畢竟是五百米,即便有千裏眼輔助準頭也偏到不知哪裏去了,通常就是炸了個寂寞。
但是這種時不時就來一炮的打法,給魯古斯人帶來的精神壓力是巨大的。
想一想,上著廁所突然傳來巨響,褲子都來不及提就拿起槍準備戰鬥,結果等了半天,連個人影都沒看見。
剛緩過神,吃飯的時候又傳來巨響,提起戒備又沒了聲音,晚上睡覺的時候又來一遍,擱誰也受不了。
更損的是,立鹿涿還下令時不時發起佯攻,也不出陣地,就派人在戰壕裏大聲喊殺,並敲擊戰鼓,這更讓魯古斯人不敢放鬆警惕。
長此以往,有一天魯古斯人的陣地上甚至都打起了白旗,立鹿涿毫不猶豫下令一炮轟掉。
魯古斯人做為入侵者,除了主動退出九州,否則的話就沒有任何談判的餘地!
荒漠戰線陷入了僵持,而王城的戰鬥剛剛陷入白熱化。
距離援軍抵達王城還剩下最後的一天時間,而這已經是西域軍發起的第三次衝鋒。
前兩次衝鋒靠著城中為數不多的迫擊炮,都輕鬆擊退。
通常一發炮彈就能讓一個方陣陷入混亂,但時間一長,西域人也發現迫擊炮不過如此。
再加上炮彈告罄,戰場又變為了冷兵器時代慘烈的守城戰。
攻城錐在西域方陣的掩護下,對著城門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門後的自由軍用肉體死死擋住,同時城牆上一盆又一盆的熱油淋下,西域方陣抱以箭矢回擊,雙方互有死傷。
這個時候,王城中的箭矢已經所剩無幾,守城將領不敢貿然使用。
因為照這樣下去,城門必然會被攻破,到時候就又會陷入殘酷的巷戰之中。
而沒有弓箭,在巷戰中自由軍會陷入極端劣勢。
“轟!”
突然,城門發起一道轟隆響聲,守城將領忙低頭看去,發現竟是攻城錐將城門轟出了一條縫隙,門後的自由兵摔倒一片,眼見就要被攻破城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