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武國內戰

字數:4101   加入書籤

A+A-


    銘朝坐擁江北、江南、東南三大行省,算上剛剛征服的南州,總共十大州,領土麵積已能比肩整個北晝。

    這還不算上草原都護府和剛收複不久,仍有反叛勢力的淮陰。

    嚴格來說,這些都隻能說是在銘朝的勢力範圍之內,因為朝廷沒有完全掌握地方的朝政大權。

    銘朝在迅速擴張,北晝卻陷入了一片混亂。

    銘朝征服南朝的兩個多月裏,武國這個曾經的霸主,已經徹底崩潰。

    對外連年戰亂,對內北定、絕行兩地接連叛亂,武國境內曾經的諸侯舊貴族又蠢蠢欲動。

    身為薑王後裔的張羸天剛隨武律雲振臂高呼,立刻就有無數舊諸侯貴族響應,揭竿而起!

    這些舊諸侯貴族在舊領土內都擁有一定聲望,揭竿而起後立刻有無數遺民響應,勢力不斷擴大。

    舊諸侯貴族之間又本有矛盾,在擴張期間難免發生衝突,衝突加劇後演變為大規模廝殺,最後以一方吞並另一方而告終。

    舊貴族勢力之間相互吞並,最後有三股勢力,在武國境內得以立足。

    分別是離國、景國、衛國。

    三國複國後,極國與武律雲第一時間承認了三國,晝皇緊隨其後,隻是沒有直接承認,繞了個彎子,承認三國諸侯王的爵位依舊有效。

    這三個舊諸侯勢力,無不是曾經的鄭姓諸侯,爵位最低的衛國都是侯爵。

    離國和景國,更是鄭姓諸侯,正兒八經的晝皇血脈。

    離國和景國分別位於武國東西兩端,離國緊挨極國,景國緊挨絕行關。

    衛國曾是作為晝皇對南方的緩衝國而存在,原本封地是在現在的南定國。

    複國後領土緊挨南定國,諷刺的說,成了緩衝國的緩衝國。

    三大舊貴族勢力,從北、東、西三個方向,從內部封鎖了武國。

    三國隔空締結契約,武國隻要攻打三國其一,另外兩國都會立刻出兵,不惜代價進攻武國。

    武王年紀雖大,但接連不斷的噩耗,激起了老武王的怒火,激起了他的鬥誌!

    武王調集尚未反叛的平西、東武、中央三軍,又召回十萬退伍老兵,集結五十萬精兵,舉國之力,勢要平叛三國。

    距離下一次北晝內戰的爆發,隻剩下一個契機。

    七月十八日,夜,濃霧。

    武國借助天勢,對離、景二國同時發動進攻。

    離、景二國的軍隊在武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遠遠落後於武國,一夜之間戰線全麵潰敗。

    七月十九日,剛剛收到消息的衛國,立刻理解十五萬衛軍,進攻武國重鎮。

    武國依靠十萬精兵,成功抵擋衛國的第一輪進攻。

    衛軍中因為有很多民兵,在第一輪進攻未取得半點戰果,還損失慘重後,自己便發生了潰敗。

    鎮守武國北方戰線的武湖沐自作主張,下令追擊,並從兩側包圍潰退的衛軍,最終一舉殲滅三萬衛軍。

    進攻不成反而損失三四萬兵馬,這對於剛剛複國,國內仍還有其他舊貴族勢力的衛國而言,完全是毀滅性打擊。

    武湖沐又非等閑之輩,立刻率十萬精兵,殺入衛國境內。

    涼州一戰雖沒有為武國贏得什麽實質性好處,但的的確確讓武湖沐一舉成名。

    所以這一路上他雖是孤軍奮戰,沒有任何補給,但仗著平叛大義和自身威望,大軍士氣極為高漲。

    七月二十五日,武湖沐僅用六天時間,便攻破衛國國都,生擒衛王,剛剛複國的衛國就此覆滅。

    衛國覆滅後,武湖沐逼衛王公開臣服,欲圖以此讓十萬衛軍放棄抵抗,就地投降。

    衛王能夠抓住機會,短短時間拉起十五萬兵馬,不可能是貪生怕死之輩。

    但武湖沐用家人眷屬當做威脅,衛王屈辱至極,又不想斷子絕孫,隻得服軟,下令衛軍停止抵抗。

    衛王被迫下令後,六萬餘衛兵停止抵抗,投降武國。

    這些衛兵多是民兵,本就沒什麽家國大義,僅僅是想混口飯吃,甚至是被衛軍強征而來。

    剩下的四萬人,則就是衛國精銳,真正的有誌之士。

    這些人悍不畏死,滿腔熱血,並在衛王被迫下令次日,成四路大軍,重新殺向衛國國都,誓要救回衛王。

    武湖沐樂得借助城池優勢,便直接迎戰,在城內坐等衛軍進攻。

    七月二十七日,衛軍圍攻自己曾經的國都,武湖沐以七萬精兵,在城內正麵迎戰四麵衛軍。

    借助城池優勢,本就裝備與兵力更勝一籌的武軍,用陣亡不到一萬人為代價,全殲衛國四萬殘軍。

    三大複國舊諸侯之一的衛國,就此覆滅。

    武湖沐攻滅衛國期間,其他四十萬大軍,同樣在進攻離、景二國。

    離、景二國的戰線上,分別堆積了二十萬大軍,都要比北方衛國多整整十萬。

    但東西戰線的壓力要遠遠大於北方戰場。

    武湖沐攻滅衛國時,在西麵戰線武軍仍在第一夜擊潰離軍後,最後所推進到的一條河流。

    在東麵戰場,武軍同樣仍在第一夜擊潰景國後,推進到的最後戰線。

    十多天過去,東西兩線的武軍,取得的戰果仍保持在第一夜偷襲時的原狀。

    原本武王的計劃,是迅速解決東西兩線,然後再調軍北上,支援武湖沐最後滅掉衛國。

    沒曾想,武湖沐自己都生擒衛王,景、離二國仍在與他的打的有來有回。

    武王怒不可遏,下令調查為何東西兩線推進如此緩慢!

    調查詢問前線領兵將領,最後負責進攻離國的武立朝給出了答案。

    第一夜擊潰離軍後,武軍的進攻確實極為順利。

    但行軍到一條大河,武立朝下令渡河時,離國的軍隊突然從河對岸殺出,戰鬥力絲毫不像第一夜偷襲時脆弱,甚至擁有絲毫不亞於武軍的裝備。

    猝不及防下,武軍損失慘重,渡過大河的士兵凶多吉少,武立朝不得已隻得退守河岸,與離軍隔河相望。

    武立朝雖然沒有說明,但任個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

    擊退武立朝軍隊的,絕不是離軍自己。

    其後是誰在支援,不言而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