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普魯帝國

字數:3930   加入書籤

A+A-


    七月二十日,爾萊之戰在城前平原正式打響。

    普魯軍團的六九萬精兵列隊整齊,齊舉步槍,士兵神色淡然的目視前方。

    在看遠處,法布裏與南歐聯軍踏著步子,隨著衝鋒號響,舉著足有人長的步槍,緩緩走來。

    普魯王國經過數十年的高速發展,科技已經遠勝法布裏帝國,光是在步槍射程方麵,就甩出了法布裏帝國好幾條街。

    在法布裏帝國的士兵還在列隊行走時,普魯士兵已經在進行瞄準。

    隨著一陣齊射,法布裏帝國的士兵如割麥子般成片倒下。

    第一排普魯士兵進行射擊後,立刻後撤,第二排士兵迅速舉起長槍,再次進行射擊。

    法布裏士兵的長槍仍未進入射擊範圍,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普魯士兵進行第二輪射擊,法布裏帝國的士兵再次如割麥般倒下。

    到了第三輪,法布裏帝國的長槍終於進入了射程範圍。

    然而因為慢了半拍,這次的對射法布裏帝國仍舊落了下乘。

    普魯士兵反應迅速,每次都能在前排士兵進行射擊後做到完美銜接。

    所以第三次對射,仍以法布裏士兵割麥倒下而告終。

    連續三次被壓製,法軍的崩潰已經在所難免。

    普軍仍舊有條不紊的進行射擊,哪怕有士兵被流彈擊中倒下,後排士兵也會迅速補位,將精銳二字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進行第五輪對射後,普軍基本沒有傷亡,法軍前五排士兵則少有幸免,且士氣跌落穀底,後排出現逃兵,隊形開始被打亂。

    “為了普魯軍團的榮耀,前進!”

    斯特雷奇騎馬站在軍隊中央,揮舞貴族長刀,伴隨普魯軍號一遍遍的朗聲大吼。

    “為了普魯軍團的榮耀,前進!”

    “為了普魯軍團的榮耀,前進,前進!”

    普魯軍團轉守為攻,不同法軍的緩慢推進,普魯軍團的進攻快速而整齊,能夠保證隊形維持的情況下,用最快的速度追上敵人。

    普魯軍團一直追殺了法軍幾公裏,直到法軍完全潰敗,無法形成規模才是作罷。

    這一戰,以法軍的慘敗而告終。

    斯特雷奇·威廉因此戰名聲大噪,與之相反的是法軍統帥被直接革去爵位,降為平民。

    不是法王不近人情,而是此戰影響太大。

    普魯軍團此戰看似贏的輕鬆,殲滅的法軍總共不超過三萬人,實則卻是挫敗了法布裏帝國不可戰勝的神話!

    在歐羅巴大陸,法布裏帝國一直都是大陸體係的締造者。

    南歐諸國的臣服,德誌皇帝的懦弱,北海帝國的忌憚,無不是法布裏帝國百年來用鐵與血一步步殺出來的威望。

    然而,締造這一切的法王已經垂垂老矣,而法軍在爾萊之戰的慘敗,似乎又在證明,帝國也在隨他的主人,逐漸變得外強中幹。

    法軍在爾萊之戰的慘敗,使其丟失了自開戰以來所攻占的絕大多數領土。

    普魯軍團趁勢發起反攻,僅用十天就乘勝追擊奪回了整個德誌南部,隻剩西部山脈還有少量法軍。

    法軍因為兵力不足,且與南歐聯軍失去聯絡,被迫停止進攻,轉攻為守鞏固所獲得的德誌西部領土。

    歐羅巴是按照貴族領與郡來劃分的領土,貴族領按照公、侯、伯、子、男、爵士、騎士來劃分,郡則大小不一,通常是由皇帝直接管轄的領土。

    拿德誌西部舉例,這裏曾是莫爾伯爵的封地,所以德誌西部又被稱作莫爾伯爵領。

    莫爾伯爵在戰爭初期就被法軍殺害,封地內的伯爵私軍也都死傷殆盡,就連莫爾伯爵領也被改名為“莫爾郡”。

    莫爾郡的麵積相當於銘朝的一個府,放到九州自然顯得很小,但在歐羅巴卻算得上是麵積屈指可數的山地。

    普魯王國雖然擊敗了法軍,但連續的戰爭讓內部出現了不小動蕩,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有多餘精力對法軍發起反攻。

    更何況莫爾郡並沒有什麽價值,作為山地還能充當普魯王國的天然屏障,放棄了對普魯王國而言並沒有什麽損失。

    八月十二日,普魯王國主動邀請法布裏帝國在與莫爾郡相鄰的伐登郡進行談判。

    八月十五日,談判結果敲定,法布裏帝國同意退兵,但普魯王國要割讓莫爾郡,普魯王國同意,雙方達成一致,普法戰爭正式結束。

    這場持續不足半年的戰爭,完全改變了歐羅巴大陸的格局。

    首先是從法理上,莫爾郡作為德誌帝國的領土,在停戰協議上卻是以普魯王國的名義割讓法布裏帝國,且條約上的任何地方,都沒有提到對德誌帝國,這代表德誌帝國被完全無視了。

    作為這場戰爭的被侵略方,普魯王國所獲得的利益卻是最大的。

    不僅在反攻時掌控了除莫爾郡之外,德誌帝國的所有領土,法布裏帝國還在進攻期間,幫普魯王國消滅了幾十個大小貴族,使普魯王國能夠順理成章的將之接受,並改貴族領為郡城。

    最重要的是,德誌皇帝在戰爭中被法布裏帝國掠走,三大選帝侯家族又全部絕嗣,隻剩下擁有少許皇帝血脈的威廉家族,有資格繼承皇位。

    當然,就算是三大選帝侯家族還有漏網之魚,普魯王國也絕不可能讓其出現在大眾麵前。

    普魯王國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歐羅巴教皇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使絆子。

    自打北海帝國自立門戶,重新編寫教義,正統教皇的權力就已經在不斷衰弱。

    時至今日,除了少數小國真的聽從教皇號令外,其他國家皇帝權力已經穩壓在教皇之上。

    九月六日,普魯王羅得裏克·威廉正式登基稱帝。

    次日,德誌皇帝被殺的消息,從法布裏帝國傳遍大陸。

    九月十日,羅得裏克·威廉宣布解散德誌帝國,並改稱普魯皇帝。

    九月十五日,經過各方勢力角逐,以及羅得裏克與法布裏帝國一係列見不得人的勾當,教皇最終承認了普魯王國的帝國地位。

    普魯帝國正式成立,標誌著歐羅巴大陸新格局的形成。

    三大帝國從三個方向,左右著整個歐羅巴大陸,但隨著大陸資源的愈發貧瘠,以及東歐的不斷整合,一場將牽連半個世界,上億人規模的戰爭,即將打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