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已是定局

字數:3797   加入書籤

A+A-


    十月二十六日,鎮北王軍被逼到南定關附近,而因晝皇有令,鎮北王軍乃是南朝外敵,按照晝律各國應當放下恩怨,共同誅之!

    鎮北王軍在進入北晝後,短短半個月內損失慘重,尤其是在武國北部的那場大戰,更是讓鎮北王軍一次損失了近五萬人,減員直接過半。

    隻剩三萬人的鎮北王軍,再沒有能與武軍單獨抗衡的實力,所以才不得不逃到了地勢更為險峻的南定地區,隻是這裏同樣對騎兵而言,同樣屬於極端劣勢。

    十月二十九日,銘軍的草原方麵軍從極國方向攻入北晝,幾乎沒受到任何抵抗。

    晝皇憤然質問極王為何不下令抵抗,然而卻被極王公然無視。

    事到如今,極王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是。

    極王想要的,絕不隻是擺脫武國的掌控。

    十一月六日,銘京方麵軍占領整個絕行關。

    十一月七日,草原方麵軍從極武邊境穿過,與武軍產生摩擦後,迅速演變為了全麵戰爭。

    十一月九日,銘京方麵軍從鎮北王軍走過的路線繞過景國地區,從武國北部直攻武都。

    十一月十一日,鎮北王軍在南定地區被北晝聯軍剿滅,隻剩下雲峰與其不到五千潰兵在武國遊蕩。

    武律雲的妻子張瀟夏仍在雲峰手中,而這恐怕也是雲峰為何敢深入武國的原因。

    十一月十六日,草原方麵軍擊潰武軍在西部的方向,逼近武都。

    次日,銘京方麵軍擊潰武軍在北部的防線,同樣逼近武都!

    十一月二十日,兩大方麵軍在武都附近勝利會師,總共二十五萬銘軍精銳開始圍攻武都!

    十一月二十一日,晝皇緊急下令,命北晝所有諸侯,無論大小,馳援武國!

    晝皇在這個時候放下成見,絕不是因為大義。

    如果武國被銘朝完全占領,僅憑晝皇室與剩下的零碎諸侯,是絕不可能抵禦銘朝入侵。

    十一月二十五日,銘軍圍攻武都的第五天,以晝皇室為首的三十五萬北晝聯軍,抵達景國地區,切斷了絕行關與銘軍的聯係。

    十一月二十七日,北晝聯軍南下完全清楚了銘軍留在絕行關的守軍,但仍未發現張羸天這個北晝叛徒的蹤影。

    十二月一日,北晝聯軍輾轉殺回景國地區,正欲東進支援武都,卻遭遇銘軍伏擊,北晝人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了火器的威力。

    三十五萬大軍麵對銘軍士兵從山坡上發起的射擊毫無招架之力,僅一個照麵就有數千人到底。

    不等北晝聯軍下令對山坡發起衝鋒,就又聽得幾陣炸雷般的巨響,緊接著一連串的爆炸在漫長的軍陣中響徹開來。

    一番交戰,北晝聯軍的前軍幾乎全軍覆沒。

    銘軍除了損失了幾千發炮彈,十幾顆子彈外,陣亡人數總共不超過千人。

    銘軍伏擊得手後立馬撤退,北晝聯軍見識到了火器的威力,小心翼翼的派出哨兵探路後,主力才是敢繼續行進。

    就這樣,北晝聯軍足足用了五天時間,才是趕到武都附近。

    武都能撐一個月之久,除了銘軍不想傷亡過大,武王當初堅持建造的火器工廠也起了大用。

    正是靠著為數不多的火器,武國才能讓銘軍投鼠忌器,不敢將迫擊炮諸類攻城利器擺在陣前。

    否則的話,光是用炮彈轟炸,武都城也早就被攻破了。

    但撐了一個月後,武都城還是有些後勁不足,城內守軍幾乎被打光了,就連後續增援的平西軍也死傷過半。

    東武軍更為慘烈,老將武立朝在一場銘軍發起的總共被炮彈擊中,當場陣亡,東武軍從此不複存在,直接並入中央軍。

    十二月六日,草原方麵軍對武都發起最後的總攻,黃昏時分,武都城破,雙方陷入巷戰之中。

    這一刻,擁有神火銃的銘軍終於揚眉吐氣,把在與魯古斯人交戰中受到的窩囊氣都發泄了出來。

    還在使用弓箭的武軍,麵對早已熟悉神火銃作戰的銘軍絲毫沒有抵抗之力。

    這種跨時代的戰爭,從戰爭開始的那一刻,就已經毫無懸念。

    另一邊,北晝聯軍也與銘京方麵軍展開了激戰。

    與武都方麵不同,銘軍在這邊是作為守方,而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北晝聯軍,則是作為進攻方。

    提前得到消息的銘軍挖好戰壕,構建防禦工事,用對抗魯古斯人的方式,早早等待北晝聯軍的進攻。

    這又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屠殺。

    銘軍用塹壕戰的方式給予了北晝聯軍迎頭痛擊,縱使北晝聯軍有三十萬大軍,在地上堆滿了屍體,也無法接近銘軍的防線一步。

    但銘軍已經深入北晝腹地一月之久,彈藥從來沒有得到補充,再經過之前的那場伏擊大戰,銘軍手中的彈藥也所剩無幾。

    所以戰爭到了最後階段,銘軍還是不得不扔下手中的神火銃,與北晝聯軍進行白刃戰。

    即便是白刃戰,占據兵力優勢的北晝聯軍,仍是沒能碾壓銘軍,甚至還有被擊潰的趨勢。

    雲帆為了這次的北上,特意讓牧司陵挑選了十個最精銳的集團軍,作為精銳,不僅裝備號,士兵的素質也是軍中上乘。

    但這場戰爭,還是以北晝聯軍的慘勝而告終。

    銘京方麵軍的統帥為了減少損失,最終選擇了主動撤退。

    北晝聯軍的勝利,完全可以說是靠銘京方麵軍的施舍得到的。

    這一戰,銘京方麵軍損失不到五萬人,其中損失大多來自最後的白刃戰。

    而北晝聯軍則要顯得慘烈,粗略統計至少陣亡了十三萬人,可能還不止。

    這場戰爭使得北晝聯軍再無阻止銘軍滅武可能,銘朝一統九州已是定局。

    ......

    ......

    ......

    <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