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發展人口
字數:3750 加入書籤
隨著銘朝愈發強盛,內地也因和平人口而開始瘋狂增長。
短短幾年時間,江南與江北行省已經發生了人口外溢,大量人口開始向較為貧瘠但機會更多的東南行省轉移,朝廷順勢對當地工廠進行補貼,減稅數年甚至是直接免稅,以此來吸引商人投資。
隨著大銘工業愈發興盛,單靠朝廷所掌控的商隊已經不足以發展整個大銘。
為了刺激發展,雲帆也逐漸放開了一部分對商業的限製,允許商會開辦,但苛以重稅,且嚴格要求其執行製定的各種規定。
所以也因此,單憑免稅一條,就足以讓逐利的商人瘋狂湧向東南行省。
隨著百姓越來越接受工業製品,這其中所蘊含的龐大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商人參與其中,逐漸的,工廠主的數量,開始追進甚至超過地主。
這一改變,開始修補雲帆之前進行武力改革所帶來的弊端。
新的利益階層開始產生,地主階層顯得愈發無足輕重,直到被工廠主完全替代。
朝廷在這其中也開始推波助瀾,因為想要發展工業,就必須解放更多的生產力,作為農業時代的利益階層,地主不僅是對農民進行壓迫,更限製了生產力。
因為地主,大量良田無人耕種是常有的事。
即便雲帆強硬的對土地進行了國有化,但在偏遠地區,其中以東南行省最為明顯,土地兼並的情況不僅存在,而且極為嚴重。
東南行省地勢險峻,當地豪強與官府時常勾結,朝廷對其的影響很是微弱。
所以,想要通過武力對東南行省進行土地國有化,幾乎是不可能的是。
局勢剛剛穩定,北伐才結束不到一個月,雲帆不可能再掀起針對保守勢力的內戰,這不現實。
所以,雲帆選擇了借用新利益階層的力量,來對抗舊利益階層。
這注定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當被剝削的佃農發現不用種田,隻要在工廠製造商品就能養活自己,他們是決然不會選擇繼續在農田進行沒有人權,日複一日毫無希望的耕種。
地主也絕對不會親眼看著自己的勞動力流失,但工廠主有官府背書,他們不會親自去對抗,隻會找到當地豪強,明裏暗裏的給工廠主使絆子。
工廠主,也就是商人,當然不會因為眼下的挫折,就放棄東南行省這個潛力無窮的市場。
而有官府做背書,這些工廠主也決然不會怕什麽。
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當地豪強與官府的鬥爭。
在這場鬥爭,雲帆是在用“工廠主”這把軟刀子殺人。
五月六日,東南行省傳來了自朝廷下達減稅口令以來的第一次總匯報。
禹州與桐州暫且不提,禹州本就落後,土地兼並極為嚴重,對工廠的開設產生抵觸是很正常的事。
桐州是頌朝的地盤,嚴格來說已經不能算是東南行省,而且工業化進程相比江南、江北行省也是不逞多讓。
隻是最令雲帆感到意外的是,工廠的開設在深州遭到了極大阻礙。
這個由古振明統治的農業州,對工廠的開設有著非常之大的抵觸。
但深州的土地兼並,是全國甚至整個九州最不嚴重的。
因為當初古振明起義,就是靠殺地主才籠絡的人心。
這麽多年過去,古振明的領導班子即便出現變質,再次出現土地兼並的情況,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所以深州抵觸工廠進入的原因,不會是土地兼並。
那會是什麽呢?
雲帆想了很久,最終靈機一動,忽然想到深州肥沃的土地,與之大部分被古振明解放生產力的農民。
幾年前,古振明將整個深州絕大部分的農民從地主手中解放了出來,並讓其擁有了自己的土地。
雖然因為簡單粗暴,並且沒有計劃綱領。並沒有產生較好的成效,反而使得不少良田荒廢,但這依舊是使不少農民受益。
而這些受益的農民,在擁有自己的土地後,已經安居樂業生活了好幾年。
再加上朝廷本身就支持土地國有化,古振明有很配合,將土地從法理上交給朝廷,通過幾年穩定發展,深州已經有將近七成的農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如此一來,雲帆之前的設想,在深州就被從根本上推翻了。
深州沒有地主的壓迫,農民本身就安居樂業,既然如此,天生保守的小市民,又怎麽會去嚐試接受工廠這個新事物呢?
何況,工廠的出現本就是會對手工業進行毀滅性打擊,許多靠著手工業生存的家庭,必然會因此導致收入大大降低。
如此一來,深州百姓對工廠產生抵觸情緒,也就不那麽令人意外了。
在弄明白原因後,雲帆迅速調整了對深州的計劃。
除了原本的減稅福利外,雲帆還對深州的工廠製定了另一個福利,那就是加薪。
隻要工廠每招一個人,朝廷就會多發放十兩白銀,作為這名工人第一年的工錢。
要知道,十兩白銀在工廠相當於是一名工人兩年的收入,而這還隻是朝廷的補貼。
也就是說,這名工人在第一年可以拿到三年的工錢。
這種補貼是針對工人的,當然,作為逐利的商人,必然會有很多工廠主鑽這個空子,為了這點補貼瘋狂的招收工人。
雲帆不怕工廠主騙補貼,反正現在沒有戰事,朝廷不缺這點錢。
相反,有了這些騙補貼的工廠主,工人的概念還會因此在深州快速傳播,依舊在履行補貼原本的作用。
補貼計劃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在深州實施,而直到七月份,整個深州才差不得都開始執行這份補貼計劃。
這也是這個時代最不方便的地方,政令不通,一個計劃實施往往要以月為單位。
好在下級官府也隻需要履行,而且迫於皇命最不濟也是陽奉陰違,而有暗衣堂的監視,雲帆也能將之全部看在眼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