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這個辦法我來想
字數:4294 加入書籤
入會儀式一結束,聶烽就把陳雲龍、李彥浩和劉長遠叫到一個房間裏,通過聶烽這三個人就算是正式認識了。
“以後不方便聯係我的時候,你們可以單線聯係,為了安全起見,你們最好約定一個聯係方式。”聶烽提醒道。
“我明白!”李彥浩答道,隨後李彥浩與劉長遠打了一下招呼,說道“以後就是兄弟了,有事都溝通。”
“好,好!”以前劉長遠見了貿易調查處的人跟老鼠見了貓一樣,哪能想到今天能稱兄道弟如此融洽。
“以後過關的時候有什麽需要我照應的,提前告訴我。”
陳雲龍與劉長遠是第一次見麵,二人握了一下手互相打了個招呼,以後關於通關事宜就可以隨時聯係了。之前李彥浩就夠讓劉長遠震撼的了,現在再加上一個陳雲龍,難怪聶烽說以後他們的業務會呈幾何數字增長,有陳雲龍和李彥浩這兩個人相當於打開了交易的最後一公裏。
“老劉,他們兩個人的身份不要透漏出去,隻能你自己一個人知道。”聶烽說道。
“老板,你放心,我明白。”劉長遠答道。
聶烽轉頭衝陳雲龍和李彥浩說道“你們倆盡快返回南岸,忙過這幾天我會去南岸,到時候咱們再詳談。”
“好。”剛送走陳李二人和劉長遠,林冉又過來說王俊民帶著密雲軍區的幾個人正在等著他。聶烽現在幾乎連軸轉,連喝水的功夫都沒有,見完這一撥人見那一撥人。
走進辦公室林福祥、王俊民還有兩位陌生人,同樣的這次聶烽也摘掉了鬥篷。
“會長,這位是密雲軍區司令王錚,那位是軍區副司令宋貴至,他們倆都是跟隨我二十年的老部下,也都是土生土長的北方人。您可以絕對信任!”王俊民介紹道。
“兩位司令員好!”聶烽主動上前握手。
“會長真是年輕有為,可以操盤光明會這麽大的事業。”王崢由衷道,身後的宋貴至也與聶烽簡單寒暄了幾句。
“年輕是真的,有為暫時還談不到,還得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聶烽笑著說道。
林福祥招呼聶烽和王俊民分賓主坐下,王俊民主動開口說道“我與王崢根據上回的提議初步擬了一份規劃,裏麵的數據和福祥、林冉都再三計算過了,這次過來想聽聽您的意見。”
隨手王崢將一個文件夾交到聶烽手中,聶烽手中打開一看密雲軍區現有在職官兵合計8540人,按照編製三個兵團合計四萬人,實際現在連一個兵團的官兵人數都湊不齊。整個規劃比較詳細的統計了現在密雲軍區的基本情況,包括兵營建設、武器裝備以及相關後勤保障情況。整個密雲軍區不光士兵不滿編,就是連相關武器裝備也是寥寥無幾,就跟更別提後勤保障體係了。規劃詳細計算了一期招募的士兵數量以及所需更新裝備所需要的資金,一期擬計劃招兵1.2萬,先期完成兩個兵團的兵力建設,二期再招募2萬人,三期招募1萬人,最終募兵目標是5萬人。
聶烽合上規劃書,歎了一口氣道“沒想到整個軍區竟然是這個樣子,用一窮二白形容一點不為過。”
“這都是聯邦這麽多年管理之下積攢的惡果,軍需支持不到位,自然就沒有新兵招募,武器更新換代更別指望,就是現在軍區的兵營都是四處漏風的,跟貧民窟一樣。”王崢歎了一口氣說道。
“寧山軍區的情況怎麽樣?”聶烽問道。
“寧山軍區的情況肯定要比密雲這邊要好多了,至少兵營都是新修的,雖然兵營建製也是殘缺,但是至少士兵的軍餉都是足額發放。密雲這邊就是斷斷續續的發,還不是足額的,根本就是兩種待遇。”王俊民無奈道,他這個特區軍事最高主官現在就是名存實亡,能控製也就是密雲軍區這一個區域。
“特區政府這邊難道不知道軍區這種情況麽?”聶烽問道。
“特區政府現在都是自身難保,財政更是捉襟見肘,哪有資金支援軍區。”王俊民說道。
“現在整個北岸的經濟都是一潭死水,全部是低端產業和粗加工工廠,南岸的代工廠而已。加上聯邦對北岸的相關政策支持不到位,很多企業的相關福利都沒有辦法落實,聯邦的政策就是逐步放棄北岸,所以現在北岸的財政幾乎就是入不敷出狀態。”林福祥對這個還是比較清楚的,現在聯邦政府的行政副長官就是新進光明會會員,也是下一任特區長官的繼任人選,兩個人在交流這些事情的時候也都是一陣唏噓。
“現在光靠光明會一個組織推動北岸經濟複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須要把特區政府拉進來,發動政府的行政力量緩慢推動北岸經濟的啟動,既然聯邦政府不給政策,那就隻能一切靠自己了。隻要北岸經濟能夠持續好轉起來,所有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林冉我說那個參謀部的機構建立怎麽樣了?”聶烽問道。
“已經在建立過程種,最遲一個月就可以徹底組建起來,另外現在總部這個地方已經不夠用了。我和父親在商議重新建一個總部,以後人員越來越多也必須要有一個大一點的地方了。”林冉說道。
“好!”聶烽拍了拍規劃方案,說道“民叔,規劃沒有問題。我覺得前期先解決密雲軍區的兵營問題,可以先投入部分資金修葺營房,為了最大限度節約成本可以讓在職的士兵施工。這樣兵營建好之後立刻就開始招兵,按照一期規劃盡快落實,所需要資金民叔您就跟林冉溝通就可以了。我會盡快落實二期和三期的資金,現在對於會裏就是開源節流啊。”聶烽說道。
“好!我們這就回軍區著手落實。”王俊民答道。
“民叔,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士兵招上來了軍區的武器裝備問題怎麽解決?”聶烽問道。
“軍區目前的武器裝備很久都沒有更新過了,武器設備很陳舊,已經不能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了。即便按照現在庫存這些舊裝備也僅僅夠裝備1.5萬人左右,再多的話就得想辦法了。”王崢說道。
“聯邦對於武器管控非常嚴格,即便是寧山軍區的武器裝備也就僅夠裝備2萬多人。據我私下了解南岸的五十萬常備軍裝備也是二十年前的舊裝備,武器的更新換代對目前聯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資金投入。目前也僅僅是聯邦首都新京周圍的軍區更換的最新的武器裝備,而其他軍區使用的裝備都基本一樣。”副司令宋貴至在密雲軍區主要的就是負責後勤工作,所以對於整個聯邦的情況都很清楚。
“現在來看武器裝備要麽自己生產,要麽從國外進口。聯邦對於武器裝備生產管控非常嚴格,僅有的兵工廠也都在南岸聯邦軍管局的控製之中。北岸曾經也有一個兵工廠現在也都是廢棄狀態,想要恢複生產也得投入巨大的資金購買設備,而所需要的設備尤其涉及到核心武器的生產設備都不是咱們可以自己生產的,在不驚動聯邦的情況都需要進口才能買到。”王崢說道。
想要重啟北岸的兵工事業實在是太難了,但是聶烽明白再難也得做,北岸要有可以自保的力量。
“不管怎麽樣我們先想辦法購置一批武器,先讓軍隊初步恢複戰鬥力。至於兵工廠一定得建立起來,這是軍隊能夠維持下去的根本,槍支彈藥這些常規消耗的軍需品咱們必須能夠自己生產。槍杆子裏出政權,這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真理。林冉,回頭你跟王司令一起去了解一下那個廢棄兵工廠的情況,是偷是搶是買我不管,反正得把他弄過來。”聶烽堅定道。
這個時候宋貴至聽了聶烽的話忙說道“這個廢棄的兵工廠本來就是特區軍區的,隻是由於一直沒有投入最終廢棄了。”
“原來是軍區自己的啊,那就省了不少力氣了。”聶烽嗬嗬笑著說道。
“雖然是北岸軍區的,但是這個兵工廠卻在寧山軍區管轄下麵,不在密雲軍區控製下。”王崢說道“這個如果想在不驚動寧山軍區的情況下就把兵工廠重新啟用,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特區這邊通過命令劃撥這部分資產到密雲軍區,這也是需要聯邦軍管局批準,平白無故出現這麽一道命令特區這邊沒有合適的理由就不妥當了。”王崢說道這裏望了王俊民一眼。
“得想個兩全其美得辦法才可以,既不能引起聯邦軍管局的關注,還能完美的把兵工廠設備弄過來。”王俊民慢慢說道。
“這個辦法我來想吧。”林冉突然插話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