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政策考察團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抗病毒血清是未來生物戰爭我們士兵活下去的保證,必須要保證一定數量,您就說我需要怎麽配合抗病毒血清生產,是需要我定期供應鮮血麽?”聶烽問道。
卓陽點了點頭,說道“我們計算每十毫升血液大概可以生產出一百份的抗病毒血清,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可能會分離出更多的抗病毒血清,所以根據你的身體情況一年獻血兩到三次,每次不超過四百毫升不會影響你的身體機能。而且我相信這種間斷性的鮮血可以進一步激活你血液的生物活性,讓你血液的抗病毒能變得更為強大。”
“好,那就趕緊執行吧,現在就抽血吧。”聶烽說道。
“好。”隨後卓陽找來工作人員為聶烽抽取了四百毫升血液,抽完血的聶烽並沒有太多的不適感,卓陽告訴聶烽回去好好睡一覺,第二天就沒事了。
“好吧,未來這些天我都會在基地,有事隨時找我。”聶烽說完告別了卓陽,返回了自己在基地的房間。回到房間的聶烽給金陽的紅姐打了一個電話詢問了一下她的身體情況,紅姐說自己在金陽紅樓養身體一切都很好,但是紅姐說最近總發現在金陽紅樓附近似乎有不明人士出現,不知道目的是什麽。
聶烽第一個反應就是廖先民已經開始在金陽紅樓周圍進行布控了,現在最有可能的也就是廖先民的督察處了。聶烽把關於廖先民調任督察處推測可能監視自己事情告訴了紅姐。這一段時間聶烽讓紅姐就在金陽紅樓養身子不要四處走動,等有進一步消息之後他來想對策。紅姐知道孫元凱如果對聶烽動手,就意味著對第九軍動手,緊接著矛頭就會指向師和平。
這個時候在聶烽這塊一定不能紕漏,否則後麵還會有麻煩,聶烽答應紅姐這邊忙完就會返回金陽。紅姐讓聶烽不用擔心自己,她會老老實實待在紅樓裏,就讓督察處那幫人在外麵為自己站崗。
掛了電話聶烽覺得現在廖先民應該沒有什麽實質性的證據,最多就是監視,師和平在督察處那邊也有人盯著,紅樓紅姐周圍聶烽更是安排了光明護衛二十小時保護,在安全上不會出什麽大問題,就怕廖先民玩陰的,那才是真的防不勝防。
第二天在基地吃過早飯,石龍過來房間告訴林冉、林福祥、王俊民來了。最近小半年聶烽極少回北岸光明會總部這邊,所以光明會這邊日常管理就在林冉和林福祥身上,軍隊建設就落在王俊民身上。得知聶烽回來總部,二人一大早就過來與聶烽就光明會和軍隊方麵的情況進行匯報。
光明會會務這一塊聶烽因為有林氏父子在,所以一直都不擔心會出什麽差錯。聶烽和林福祥、王俊民見麵寒暄了幾句就聊起了光明會最近一段時期的工作,王俊民主要匯報了北岸軍隊建設方麵重點是招兵方麵的工作。光明會經過了幾次會員擴充後核心會員已經突破一千人,而普通會員比如軍隊基層核心人員突破了五千人,這五千人主要是軍隊基層管理幹部和優秀士兵,光明會定期也還會從軍隊中發展會員,把加入光明會當成一種獎勵,讓士兵以加入光明會為榮。
同時針對北岸的普通民眾中有一定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老百姓,光明會也進行了招募工作,這方麵的招募全部是通過光明慈善總會的組織進行的。這些基層的光明會員分別在自己工作的崗位或者生活的社區都是足夠人脈的人,每當光明會組織慈善捐助工作的時候,這些人都能第一時間身先士卒發動老百姓積極參與,為光明會進行宣傳。
可以說光明會自成立以來已經成功在北岸老百姓心中紮下根,為北岸老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幫助眾多在社會生活水平線以下的老百姓維持了生計。
林冉針對光明科技的布局進行了匯報。在北岸光明會以光明藥房為依托,將大量新藥特藥以相對低廉的價格供應北岸的老百姓,同時光明科技研製許多疫苗也幫助了許多北岸新出生嬰兒提高了存活率。光明科技在北岸各地入股了多家醫院,切實提高了醫院的醫療水平,挽救了眾多老百姓的生命,也為光明會樹立了良好口碑。
同時光明科技的新藥特藥通過紅樓背後組織進一步銷往國外,多個國家已經通過紅樓組織與光明科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紅樓組織見到了光明科技新藥特藥未來的巨大市場,提出了武器換藥品計劃,這大大降低了光明會的資金壓力,使得光明會有了更多的流動資金。林冉告訴聶烽現在光明會總部上的資金每月剔除軍需軍費這一最大支出後可供支配的資金達百億以上,隨著西南區清剿力度的加大,資金回流將會越來越快,以及到年底光明會總部可供支配的資金可達千億。
聶烽聽到這個數字頗為驚訝,光明科技終於爆發了它巨大的資金吞吐能力,隨著研究的繼續深入,光明科技生產出的抗病毒疫苗絕對會成為更為恐怖的吸金巨獸。
軍隊這方麵不算西南那一萬駐軍,北岸常規部隊編製已經達到五萬人,由於軍費開支過於龐大,目前北岸特區的部隊已經暫停了征兵工作,並將工作重心放到了日常訓練上麵。關於北岸軍隊的建設聶烽建議腳步還是不要停,在保持常規部隊五萬人的情況下加快軍隊新陳代謝,確保北岸的適齡男青年全部要經過一次兵役。
如果未來發生戰爭,要確保北岸短時間召集的兵力突破十萬人的能力。聶烽還建議可以把退役下來的老兵送到西南嘉園地區進行建設,鼓勵他們與南岸通婚,提高生育率。光明會可以出台關於結婚生子的鼓勵政策,比如凡是加入光明會的會員不管你剩下幾個孩子,光明會都將負責十八歲成年以前孩子上學和生活的所有支出,大學畢業之後光明會負責安排工作等等。
一定要提高北岸的生育率,提高出生嬰幼兒的存活率,提高出生嬰兒身體素質的最重要一點就是與南岸適齡女子通婚。告訴這些士兵隻要不是強迫手段與南岸女子通婚並成功生下孩子的,光明會將給予重獎。
“會長,您這是要挖南岸的牆角啊。”林冉笑著說道。
“如果不這樣就扭轉不了北岸新生兒出生率低的現狀,我們現在是降低死亡率的同時,要提高生育率,這才是讓北岸老百姓徹底拜托生活現狀的最有效手段,否則十年二十年之後北岸人口向下將不可逆轉。民叔,這個事情軍隊的士兵是主要的生力軍,您那一定做好提前準備,這是對北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聶烽沉聲道。
“您放心,會長,我回去之後立刻出台相關政策。”王俊民答應道,王俊民知道現在整個北岸身體素質最先得到改善的軍隊士兵,可以說這些人是未來北岸人口增長的助推器,也是能夠改良北岸人口素質的急先鋒。
“民叔,就一個原則,與南岸女子通婚生孩子就重獎。與北岸女子結婚的也獎勵,但是減半。”聶烽強調道。
“會長,我建議可以這樣,針對北岸通婚生子先出台獎勵,待退役士兵到嘉園生活工作之後將獎勵翻番,這樣既可以照顧到北岸的婚姻政策,不至於出現太大滑落,同時也可以鼓勵到南岸嘉園這些士兵通婚生子。”林福祥建議道。
“嗯,祥叔這個建議好,我有些考慮不周了。”聶烽說道。
就在四人說話的時候石龍走進了會客室,說道“特區長官趙國清來了。”
“好,快請趙老進來。”隨後趙國清走進了會客室,聶烽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光明會會長就端架子,畢竟趙國清現在還是特區長官,而且還是自己的前輩,所以聶烽表現出了足夠尊重,立刻起身迎了上去。
“您要過來,提前告訴我,我可以過去特區政府那邊的。”聶烽說道。
“那怎麽可以呢?”趙國清和林福祥、王俊民還有林冉打過招呼,然後語氣一轉說道“昨天政務廳下了一個通知,三天後政務廳將組織一個政策考察團到北岸,政務廳那邊點名讓顧北負責對接,我著急知道您回北岸了,所以趕緊過來跟你商量一下對策。”
“政策考察團誰帶隊?白博文?”聶烽問道。
“總理怎麽可能親自來北岸呢,由副總理李琛帶隊過來北岸。這是北岸成立以來,到北岸視察工作的政務廳最高官員,我想這肯定會涉及未來北岸政策發展的走向,我必須得過來與會長麵談。”趙國清放低了足夠的姿態。
“會長,是不是政府那邊要與北岸攤牌?”林冉突然想到。
“嗯,有這個可能。”聶烽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