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暗流湧動
字數:4455 加入書籤
“不錯,孤心裏想的,也隻有子廉將軍最為合適!”
聽到司馬懿的建議,曹操輕撫長須,輕輕點了點頭。
誠然,現在曹洪距離荊州最近,而且武力和智謀,都不輸給其餘的武將,確實最適合執行這次任務。
“好吧,傳孤旨意,命令曹洪,親自率領虎豹騎,潛入東吳,跟孫權兵馬匯合,在半路上下手,一定要將裝備圖紙給我搶回來!”
說到這裏,曹操也是一臉肯定。
陸鳴有了神武大炮,這是不爭的事實。
若是他能搶到這次所謂的神秘裝備圖紙的話,肯定也是大有好處的。
當初的神武大炮和燃燒彈,簡直讓他大開眼界啊!
如今在神武大炮之後,還有一樣裝備能夠讓陸鳴如此重視,那就說明,這裝備,肯定比神武大炮還厲害!
當即,曹操連夜修書一封,直接送到曹洪所在的豫州。
曹洪接到信件以後,沒有絲毫猶豫,以陳群為軍師,親自挑選了兩百虎豹騎精幹,先行一步。
而陳群則率領一萬虎豹騎,隨時準備接應。
一旦發現裝備圖紙的下落,這一萬虎豹騎,就立馬發起突擊!
與此同時,陸鳴的錦衣衛們自然也發現了曹洪離開大營的消息,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曹洪最近負責修繕城牆,經常四處跑,也是正常的,所以也沒有放在心上。
並沒有將這件事情,告知上封。
曹洪以及潘璋丁奉三人,各自率領快船,從水路進發,直接在錦衣衛的必經之地江夏等待。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錦衣衛走陸路,想要抵達荊州的話,隻有在江夏過江!
而他們,正好可以在這裏提前設下埋伏,一旦錦衣衛到了,他們也就可以在這裏動手!
江夏道路發達,一旦搶奪成功以後,不管是走水路還是陸路,都很方便逃走。
三人走水路,比錦衣衛提前一天抵達了江夏渡口。
原本的江夏渡口有文聘大軍駐防,但因為孫權放棄江東五郡以後,陸鳴就命令文聘,率領大軍攻克最近的豫章,所以此時的江夏渡口,隻有幾百人的小隊駐防。
但不管是曹洪帶領的兵馬還是丁奉潘璋所率領的水軍,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手。
僅僅用了半個時辰,就將守護渡口的士兵們全部擊殺,並且換上了他們的衣服。
與此同時,蒙古騎兵的隊伍之中,有好幾個穿著繡袍的錦衣衛,而中間被保護著的那人,正是徐庶!
因為裝備圖紙實在是太過重要了,所以他這次才親自出馬,將圖紙送往荊州,交給劉琦。
“徐大人,明天我們就能抵達江夏,隻要過了渡口,就是荊州地界了!”
一個錦衣衛看了看地圖,對著徐庶拱了拱手。
江夏有兩個渡口,之前一個被荊州占據,一個被孫權占據。
現如今孫權敗退吳郡,這裏自然也就成為了蜀漢的地盤。
“千萬不可大意,我身上的東西,是我蜀漢鎮國神器,絕對不容有失,在將他交給劉琦公子之前,我們都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明白嗎?”
見到手下人已然有些開始放鬆了起來,徐庶連忙開口警惕。
“是,徐大人!”
聽到徐庶的話,錦衣衛們連忙醒了醒神誌,繼續趕路。
當天晚上,也終於來到了江夏渡口前麵。
此時的徐庶根本就不知道渡口已經被曹洪潘璋聯軍占領,也更不知道,如今駐守渡口的兵馬,都是曹洪和潘璋丁奉手下的精銳。
“所有人在渡口休息,明天一早過江!”
看著長江上的江水,徐庶隨即開口下令。
他們這一次帶的是騎兵,騎兵想要過河,那就隻能是用輪渡。
但現在已然天黑,若是強行渡河的話,必然會有危險,隻有等到天亮以後,渡河才能有十分的把握。
“站住,來者何人!渡口已經關閉,閑雜人等明日再來!”
見到徐庶和蒙古大軍前來,丁奉親自裝扮成了守備渡口的校尉,將徐庶和蒙古騎兵攔了下來。
“我乃蜀漢征北將軍徐庶,奉軍師之令,回荊州公幹,把門打開,今夜我等要在渡口營房歇息!”
徐庶對著前麵的人擺了擺手,開口命令道。
“原來是徐大人,文聘將軍已經率大軍攻打豫章了,營房正好空著,徐大人可前往軍營。”
此時的丁奉一臉冷笑。
誠然,文聘在離開江夏之前,也留下了不少的兵營。
但他們早已在這些兵營的周圍準備好了硫磺和硝酸等引火之物。
一旦晚上徐庶等人熟睡以後就立馬點燃引火之物,徹底將這些騎兵燒死。
到那個時候,他們完全可以抓了徐庶,逼問裝備圖紙的下落。
之前他們就猜測過,如此重要的東西,徐庶肯定是隨身攜帶無疑!
“好,你親自帶路,引我們去軍營!”
聽到營房空著,徐庶隨即輕輕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是,大人!”
有了徐庶的命令,丁奉也越發高興了起來,直接將徐庶和兩千蒙古騎兵帶進了早已有埋伏的軍營之中。
“徐大人,您好好休息,若是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呼喚小人前來。”
將徐庶等人帶進空著的營房以後,丁奉隨即轉身離開。
“等等!”
然而,丁奉剛剛轉身,徐庶就立馬叫停了他。
丁奉聞言,臉上神色不變,直接轉過頭來對著徐庶拱了拱手:“敢問大人,還有什麽吩咐麽?”
“我問你,你叫什麽名字,家住何方?”
徐庶眯了眯眼睛,對著丁奉開口詢問道。
“啟稟大人,小的丁老三,家住襄陽城外十裏坡。”
聽到徐庶的詢問,丁奉想也不想,直接開口回答道。
這些問題,他們早就已經推敲過了,所以也提前想好了答案,任由對方怎麽提問,他們都不會露出半分破綻來!
“哦?十裏坡?我之前聽說,十裏坡有一顆千年古桑,枝繁葉茂,不知你家距離這古桑有多遠啊?”
徐庶再次眯了眯眼睛,看著丁奉的眼睛,想要找到一絲絲破綻。
“啟稟大人,小的便是在這古桑下長大的,自然距離不遠。”
聽到徐庶的詢問,丁奉微微一驚訝,但略微沉吟之後,也連忙開口回答。
他雖然沒有去過十裏坡,但他依稀記得,有人曾在他耳邊提過,那邊確實有一顆千年古桑來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