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正在成為美國之父的男人·緣起

字數:10609   加入書籤

A+A-




    由於消息的滯後,以及環球集團的核心層始終不認為海寧的行蹤有必要被太多人知曉,所以,當中興會的正信等人拿著海寧的行蹤作為磨練分析能力的素材之時,他早就已經穿過大西洋,並且在馬裏蘭州完成登陸了。

    甚至,他還在這裏完成了許多重要的部署,其中就包括許多條與桂家人息息相關的命令。那些與宮裏雁之間的往來書信,也有很多是從這裏發出的。

    截止到正信成功加入中興會的時候,他已經在這裏待了足足一個多月。他離開歐洲的時候是那麽的突然,以至於很多人對他這段時間的行止記載感到無比困惑。

    但這其中肯定不包括海寧本人,而且也不包括他在北美洲新交到的某些朋友。而這些朋友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前一階段剛剛完成了風箏實驗的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專程從波士頓前來會見海寧的。

    他帶給了海寧許多有趣的驚喜,其中有一條是這樣的:“我有幾個朋友托我給您帶句話,英屬北美各殖民地歡迎您成為我們的鄰居。作為朋友,您有權知道這樣一個真相,馬裏蘭及其附近民兵當初對於您的阻撓,完全是出於國王和總督的授意。”

    海寧哈哈大笑起來。

    盎格魯撒克遜人向來被認為是在表達方式上缺少委婉的,這種幹巴巴的甩鍋行為竟然也能夠做得出來,真不知道富蘭克林背後的那些人是怎樣想的。

    不過,他的這番話也給海寧敲響了警鍾,原本他還認為環球集團對他的收服是很有效果的,但現在看來,他和英屬北美殖民地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那麽輕易就可以消除的。

    人畢竟是一種複雜的動物,你成為他的朋友不代表他就不會和其他的老朋友來往。相反的,他反而還希望能夠借助自己的特殊關係充當兩者之間溝通的橋梁,以謀求一種特殊的政治地位。

    富蘭克林這個在政治上並非缺少建樹的人,顯然很早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雖然它不一定激進,功利色彩的對峙加以了利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他的朋友有助於他的話,他也不會介意幫這個忙

    所以他才會有了這樣一番話。

    這多多少少的讓海寧稍微感歎了一陣,可見,收服人才是一件相對複雜的工程,至少比管理那些機器人要費勁的多。

    考慮到以後隨時可能出現的背叛概率,海寧恐怕也不得不重新琢磨一下自己在收攬人才方麵的策略了。不過這些事情可以留待以後再去考慮,而現在,他需要首先應對富蘭克林帶來的表白言辭。

    好在他如今也算得上是政治舞台上的成熟演員了,所以隻是經過簡單的思考之後,他就給出了一段相當精辟的回應。

    這段回應除了精辟這個標簽之外,同樣還包含著有明顯的強硬色彩:“我早知道喬治陛下是不會輕易認輸的。但我也很好奇,你們的這份友誼,準備如何翻越國王這座大山的。”

    這話問的直指要害,撇開了所有試圖遮掩的冠冕堂皇。

    富蘭克林也沒想到,海寧的詢問是如此的直接露骨。既然是國王和總督授意他們進攻環球集團的,那麽他們現在這番求和的行為,就是公然違背了國王的命令,這和反叛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想要向他海寧或者環球集團表達一種明確的和平善意,就必須要率先承認她們背叛國王的犯罪行為。

    這毫無疑問是將他富蘭克林逼到了牆角。

    但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緩和雙方的關係,所以即便是在牆角,他也隻能勉力一試。

    在出發之前,富蘭克林也是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下事情原委的。海寧的手下自從登陸以後就未嚐敗績,附近的戰艦和商船更是拿他們的巨艦毫無辦法,反而經常被一種帶來劇烈燃燒的炮彈所摧毀。

    很多人都因此意識到,國王的榮耀已經離他們遠去。而比國王的榮耀跑得更快的是國王的庇護。自始至終,本土那邊都沒有給他們提供像樣的幫助,甚至連外交上的牽製,據說也沒有提供。這也就是說他們將殖民地上的這些民兵武裝當成了一種炮灰,一般的存在,用海寧報紙上的某些詞語來講,他們成為了國王試探海寧的小白鼠。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有誰還願意死心塌地的效忠國王呢?這些來到殖民地的人們,有多少是因為在國王們的統治之下,實在過不下去才來到這裏的。難道他們對國王的信任,真的就有他們所吹噓的那麽高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他們早就想和海寧講和了。

    隻可惜他們並沒有路子做到這一點,原本應該起到帶頭作用的倫敦離他們遠隔重陽而且不受信任,而他們短時間內也找不出一個能夠撇開倫敦之後還能夠完全信任的人。畢竟平時領導大家的都是一些倫敦任命的官員那些有身份地位的老移民,也受到這些官員們的影響。所以一時之間那些別有想法的人是很難找到一個可靠的帶頭人的。

    這也就是為什麽富蘭克林會成為接頭者的原因。

    而且富蘭克林也知道他們的某些想法是很迫切的,因此他必須在短時間內取得相應的成果,否則他回去之後是無法交差的。

    他很清楚,那些人為了弗吉尼亞的煙草能夠繼續輸出,為了殖民地的百姓還能夠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為了來自大洋彼岸的生活用品不至斷絕,他們能夠做出所有能夠想象到的事情,其中包括像海寧的環球集團委曲求全,對倫敦的國王和貴族們陽奉陰違,對某個辦事不利的中間人進行瘋狂的報複。

    想到這裏,富蘭克林忍不住苦笑了一聲。

    自從海寧的環球集團到來之後,這13塊北美殖民地的局勢也開始變得混亂起來。

    馬裏蘭的居民們因為突然換了主人的緣故而變得躁動不安,她們憂心忡忡地麵對著新來的統治者,很多人選擇了搬家和逃跑,他們根本就不相信這些東方人能夠帶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當然也有一些人冒險選擇了留下來,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相信海寧,他們隻是無處可去的可憐人而已。

    甚至即便是那些已經對海寧的環球集團有所了解的人,即便是那些已經嚐試的初步相信他們的人,也時不時的仍然希望得到兄弟殖民地的幫助,他們不想就這樣成為一個陌生國度的一部分,至少他們也要拿到一定的自治權。

    而自治權這個詞匯,又一次勾動了英屬北美的某些神經。

    雖然他們是英國移民,但本土似乎並不在乎他們的處境,高昂的商品價格和逐漸抬高的稅率,都在加速他們的離心離德。

    出於對傳統觀念的尊重,他們還不想背棄自己的國王。

    所以一直有人在策劃組織一批代表,到英國本土去宣講他們的概況。

    博取同情也好,伸張正義也罷,總之他們試圖改變這種近況。

    然而,當時的他們並沒有注意的,這種境況的背後,是龐大的經濟習慣以及附著於其上的各種利益。

    洱海您的到來,其形式上和本質上也都存在著相類似的情況。

    英國本土正在醞釀著一場即將引領未來世界的工業革命,新興的資本家們需要原料和市場,而海寧所創建的環球集團雖然隻是個商業組織,但其實和大英帝國有著相同的需求。

    而且,與海寧一直把大清帝國當做一個莫大的市場一樣,相比起此時還沒有被歐洲列強的貿易霸淩撬開國門的東方某大國來說,北美殖民地這塊血緣更近,交流和交易也都更加便利的地塊兒,自然成為了聯合王國的首選之地。

    所以,曆史的命運其實早已注定,隻是有些人還沒有徹底看透這一點而已,所以他們現在還有些懵懵懂懂,也隻有海寧這個穿越者才一針見血的戳透了她們與國王之間一直存在的矛盾——想要做自己的主劑,需翻過國王那座大山。

    好在,掙紮的權利仍舊屬於人群。

    隻是相較於曆史上的軌跡來說,他們的掙紮有了更多的具體內容。

    除了正在形成的大陸會議製度,他們還試圖說服海寧,給予馬裏蘭以自治權,畢竟它在血脈上已經是北美殖民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針對海寧的詢問,富蘭克林隻有這樣一句話可以回答:“是我們的血脈讓我們翻越了國王這座高山,這很諷刺,國王陛下肯定不會喜歡我們這幫子民。但也確實是它讓我們不肯放棄馬裏蘭,同時也對本土感到失望。”

    海寧雖然聽到了一句看似有所覺悟的話語,但他也非常清楚,相對於英國國王來說,他是那個出賣起來更加沒有心理負罪感的目標,所以他不能在這件事情上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讓步。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不做實質性的讓步,並不代表著他們雙方就此談崩。有些伎倆,比如對某些人的陽奉陰違,也是他這位成熟的表演藝術家,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做出的事情。

    基於此,海寧先是強調了一下自己的原則:“馬裏蘭不會擁有所謂的自治權,但原本的居民依舊可以自由的居住在這裏。相關的法律雖然會被修改,但你們的貿易不會受到幹擾。”

    富蘭克林一早就猜到,像海寧這樣的東方領主,是不會輕易放棄名下土地的管理權的。

    但從他的描述上來看,海寧似乎隻是準備象征性地予以占有,具體的事物仍然會延續原來的傳統。

    能取得這樣的進展,就已經足夠讓他倍感欣喜了。

    而更讓他欣喜的事情還在後麵。

    “我其實很佩服你們對馬裏蘭的兄弟們不拋棄不放棄的心態。不過我也向你保證,他們在我的統治之下,隻會得到比英國時期更好的待遇。你也知道我在我的亞洲領地上,已經開始推廣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但不限於豐厚的社會福利待遇。有見於您的朋友們很有可能想了解到更多我對於馬裏蘭的安排,所以我在這裏要專門向你強調一下,未來的馬裏蘭也將會享受到同樣的待遇。無論是失業救濟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還是陣亡撫恤、工傷賠償、勞動時間限製、童工保護或者其他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會出現在這裏。這些都是你們的大英帝國沒有的東西,更是你們這群殖民地的二等公民們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待遇。”

    聽海寧說到這裏,富蘭克林的眼睛已經瞪出了眼眶子。他這位文豪的語言係統甚至都因此而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整個人的話語你都開始變得語無倫次起來:“我倒是早就聽說您在歐洲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法蘭西和沙皇俄國因此而受益。原本我們還想著找人去歐洲打聽一下具體的情況,看看我們這邊能不能也模仿著推出一些新的政策。但我們是萬萬沒有想到您竟然帶著那些榮所未聞的改革措施漂洋過海來到了我們麵前,這真是讓我們受寵若驚……要是……要是您不介意的話……”

    “我介意……”海寧趕緊打斷了他的話語,然後雙手擺了個下壓的手勢,示意他要平複一下自己的心情,而且這件事情也沒有多少值得激動的地方,因為他剛才已經說的明白,“隻有馬裏蘭可以沐浴這樣的光芒,賓夕法尼亞和特拉華在內的另外12個殖民地沒有資格。所以你根本沒有必要感到受寵若驚,因為我沒有寵愛你們意思,除非我們達成另外的合作協議。不過我們才剛剛結束戰爭,而且如果你們想要和我們合作的畫,國王恐怕是不會同意的,如果你們強行繞過國王,那就是對他的第二次背叛,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已經想清楚要這麽做。”

    這話聽起來像是在拒絕,但實際上卻是在慫恿,慫恿他們再一次繞開英國本土的政府,單獨與環球集團締約。

    但確實如海寧所說的那樣,這並不是一個殖民地該有的權利,況且英國派來的總督也不會同意。

    所以富蘭克林必須想一個盡可能完美的辦法,既能夠在名義上搪塞住本土貴族和殖民地的總督們,也能夠將實實在在的利益揣進自己的兜裏。

    可那些總督們就生活在自己周圍,甚至很多人都和他打過交道,這又讓他如何能夠繞得過那群人呢?

    思來想去,富蘭克林百思不得其解,最終他隻能無奈的看一下海寧,希望對方能夠站在他的立場上,替他這個新朋友考慮一下。

    海寧微微一笑,然後以一個雇傭兵首領的身份給對方寫了這樣一張紙條:“雇傭兵既可以受雇於某國政府,也可以受雇於個人。”

    富蘭克林的眼睛當時就亮了起來。

    環球集團隻是一個商業組織,並不是一個帝國。所以他可以接受別人的雇傭,既可以是國家的也可以是個人的。甚至,它還可以喬裝改扮,借用別的名義來達成合作。

    雖然,軍事合作是代價高昂的,而不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又並非雇傭兵的本職,但富蘭克林等人早就看穿了海寧的本質,他為俄國和法蘭西帶去的變化,也早就超過了雇傭兵的固有局限。

    而這些條款,原本也不見得非要加諸於一個國家身上才會顯得有意義。

    至於那些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的政策,雖然因為得不到當地總督們的支持而必然無法順理成章並且光明正大的落實下去,但殖民地的居民熱愛他們的土地,更熱愛他們的自由。所以隻需要他們在自家的土地上,以任何能夠找到的借口自由的組織在一起,那麽就可以很方便地讓海寧給他們折騰出類似的政策措施來。

    所謂風能進雨能進,唯獨國王不能進在自家地盤上,折騰出來的事情恐怕是沒有人能夠說三道四的。

    雖然他們隻是一群背井離鄉的移民而已,但在歐美世界的個人看來,不希望有任何人幹涉他們的自由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想法。這一想法當然包括與誰做買賣,包括購買他們的保險。這在當地是一個必須被尊重的習慣,除非違反了某國法律,但現在,國王也在貶值。

    所以某些協議似乎是可以達成,某些政策也是可以運行起來的。

    因此富蘭克林立刻興奮地向海寧介紹了自己的這些想法。這是他為另外十二塊人民幣而準備的應對策略。

    海寧對這樣的想法其實並不排斥。但在當地開展保險業務肯定得征得總督府的同意。如果是私底下進行交易和買賣的話,那很有可能會引起總督府的懷疑和打壓。如果是縮在自己的窩裏那自然是不怕被人打上門來的但如果是撒出去的話,就難保不會被人圍而奸之,逐個擊破。

    海寧可沒有那麽多的業務員可以用這樣的落單方式丟棄在戰場上,所以他一反常態的表現出了一種審慎的態度。

    最終,他隻同意允許殖民地的孩子和工人,到他控製的馬裏蘭學習和工作時候可以得到相應的福利保障,這是基於之前一條的約定,也就是他所承諾的將會在馬裏蘭推出的那些福利措施,但這也就意味著富蘭克林的願望幾乎是完全落空了的。

    這自然讓後者百思不得其解。

    聽說海寧之所以能夠在緬北發家,靠的就是一種合作製度。而如今他卻拒絕了北美12塊英屬殖民地的大買賣,這未免太過讓人匪夷所思。

    難道說,資本家們在做大之後,就都會更加猖狂的想著擁有一片自家江山,而不再像之前那樣平易近人了嗎?

    成然,海寧確實有這樣的想法,畢竟隨著生意的逐漸擴張,實力的不斷增長,環球集團在之後的合作當中也將會尋求更大的主導權。

    然而,海寧之所以拒絕富蘭克林卻不光是因為這方麵的私欲。

    除了之前所說的業務員問題之外,他還有一招在大戰略上的布局與富蘭克林剛才的想法略有矛盾。

    在原本的曆史進程當中,英法第三次殖民地戰爭將會在不久之後打響,甚至如今他們所處的這個1752年,法國人那邊就已經開始行動了,他們已經順利的收買了俄亥俄附近的印第安部落,英國人則準備就此作出回擊。

    另外,雙方的大致方略恐怕也都已經想好了,現在隻是需要積攢一下糧食和各種戰備物資。

    在相對低效的1752年,這樣的準備工作完全可以折騰到1753年再結束。

    所以現在,任何風平浪靜的表象都是不可信任的,戰爭會破壞很多東西,尤其是剛剛開始的合作。

    所以就算富蘭克林磨破嘴皮子,海寧也不願意冒那樣的風險。

    畢竟他是法國的盟友,一旦戰爭開打,他這頭必然也會成為發起進攻的支點,甚至他還準備主動出擊做些什麽。那種局麵之下,所有的英國合作夥伴都會成為敵人,所有現在信誓旦旦的合作,肯定都隻能化為泡影,誰要是相信一堆泡影,誰的腦子就是肥皂泡堆砌出來的。

    對於富蘭克林來說,戰爭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點因素。海寧雖然沒有明說這方麵的顧慮,但他畢竟是個聰明異常的人,因此隻花了兩三分鍾的時間就明白了其中貓膩。

    甚至,海寧成功奪得馬裏蘭之後,就已經有人——無論是本土還是殖民地這邊——在擔心,他會和路易斯安那的法國人東西夾擊英屬北美。所以猜到這方麵的關聯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不過在這種情況之下,富蘭克林既然還來拜訪海寧,那麽就意味著他並非全無對策,尤其是英屬殖民地的頭頭腦腦們已經了解到了海寧軍隊的戰力,所以即便富蘭克林沒有對策,那些人也會找一個對策來給他湊數。因為他們也想能夠借助這個機會來免除殖民地所遭受到的威脅。

    雖然說,牽扯到法國這個第三方的利益之後,原本的合作就會變成一個複雜的問題,但隻要分析問題的角度得到,他們反而會得到一個解決困境的杠杆。

    “我其實知道您在擔心什麽,但您其實不用顧慮的,我們是誠心誠意和您合作的。法國人是您最堅定的支持者,我們也不是叛徒。當您的兩個好朋友打起架來的時候,您自然是會感覺為難的。但我們這群卑鄙而狡猾的英國人卻懇求您,您隻需要象征性地在東方牽製我們就可以了。為了換取您的寬容大度,我們可以出賣掉手中的一些利益。礦山也好,報社也罷,相對於家園的安全來說,那些原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他這樣說,海寧的眼睛也像他一樣亮了起來。雖然說,對方這個背離了國王意誌的家夥,竟然又一次大言不慚的宣稱他們不是叛徒,而且,還強調和他海寧這個認識沒多久的人是忠誠可靠的朋友,但是在實實在在的利益麵前,這些冠冕堂皇的虛偽話語其實根本不值一提,相信如今雖然談不上飽經風霜,但也有著豐厚閱曆的富蘭克林,就是早已有所領悟,所以他說出這番話來,確實是臉不紅心也不跳。

    既然如此,海寧自然也沒必要在這方麵故作高尚。他索性將自己的視野也投放到美國東部這塊美利堅的龍興之地上來。

    如今這幫英國佬所盤踞的阿拉巴契亞高地,有一塊後世著名的同名煤田,而且此時肯定還沒有進行大規模地開采。

    如果他們願意把相關的土地轉交到他手中的話,那麽法國人的利益其實也不算什麽。

    因此他立刻派人取來一張地圖,並在上麵標注了自己想要的土地。

    除了煤田以外,幾個能夠用上的銅礦,鐵礦和幾處重要的海港也在他的菜單之上。

    富蘭克林知道他這是獅子大開口,但生意就是討價還價,因此除了海寧的配合之外,他還提出了其他看似不痛不癢的請求。

    比如改良他們英文報刊的印刷技術,改良他們的農業糧食作物,在畜牧業上給予指導,創辦學校……暗中販賣武器給他們去打法國人。

    海寧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他的這些建議。

    雖然聽起來他付出了很多,但在股份合作製度之下,更要緊的是商談融資的比例。

    至於路易十五那邊,他早就已經想好了說辭,並最終修書一封對此作出了詮釋。

    他告訴法王,英屬北美已經和本土離心離德,他要做一份策反他們的長期規劃。

    在未來的2http://yw.api.qq.com/html-chapter-26923-140740

    年裏,這一規劃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