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成功破局,趕赴定關!

字數:4966   加入書籤

A+A-


    【你選擇在定關設下埋伏,靜候匈奴戎狄大軍的到來】

    【同時,傳旨給薛仁貴,命他全力攻城,且不要攔截城內派出的求援散兵】

    【大偉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薛仁貴將軍集中火炮軍轟擊西州古城城門,成功破門】

    【大軍隨即湧入,占據西州古城一隅,與四王叛軍陷入亂戰】

    【大偉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下午,定關外,六萬多匈奴和戎狄大軍集結,向定關殺來】

    【定關原有的守軍僅有三千,你命令他們臨時編入禁軍,協同作戰】

    【當匈奴和戎狄大軍行進到定關外時,守軍假敗而走】

    【匈奴和戎狄大軍沒有任何懷疑地進入了關內】

    【待他們有一半進入後,你揚起龍旗,宣布進攻!】

    【朝廷大軍從四麵八方殺來,以大雪龍騎領先,攻破敵陣】

    【深夜,戰鬥結束】

    【匈奴和戎狄大軍留下兩萬多具屍體,全軍潰退,朝廷大軍傷亡五千餘人】

    【之後,你留下八千人繼續防守,帶領剩下的兩萬多人向西州古城支援而去】

    【大偉二年三月三十日,你抵達西州古城下,揚起龍旗,宣告自己所在】

    【城內,本因援軍無望而打算四散突圍,聯係南方三國的三王驚喜不已,決心在此決戰,將你擒殺】

    【大偉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叛軍集結所有精銳,發起衝鋒,成功將朝廷大軍逼出城外】

    【你並不著急,令大軍圍城,圍而不攻】

    【大偉二年四月一日,你收到梅落雪回信,東燕願意向北涼按正常市價出售糧草】

    【邢天將軍和宋應星也來信,稱南方三國暫時無法突破南境邊關】

    【大偉二年四月十日,圍城已持續十天,周遭戰事全部停息,春耕未受影響】

    【大偉二年四月十三日,城中有叛軍來投,聲稱糧草已不多,無法繼續支撐】

    【大偉二年四月十五日,你派遣使者進入城中,意與三王和談】

    【三王拒絕,但使者注意到城中百姓已餓死近百,活著皆枯瘦,了解後得知是三王強征了民間糧食】

    【大偉二年四月十六日,你在城外,令全軍呼喊,降者不殺,百姓無罪,擒三王者賞千金!】

    【大偉二年四月十九日,三王被府中衛兵擒拿,衛兵開城投降】

    【四王之亂平息!】

    【任務事件結束!】

    “成了!”

    龍川大笑起來。

    終於成功了!

    數次模擬,緊密布局。

    屢敗屢戰,聯外攘內!

    龍川起身,趕忙開始按模擬來安排事務。

    “傳宋應星!”龍川喝道。

    “是!”青鸞趕忙去安排。

    不一會兒,宋應星快步趕來。

    “微臣叩見陛下!”

    “不必。”龍川擺擺手,說道,“宋老先生,您的火藥工坊如何了?”

    “剛剛建成,還沒有生產,”宋應星回道,“好在北涼礦產豐富,微臣已經找準了製造火藥所需的幾處礦脈,正在派人勘探挖掘。”

    “最快什麽時候生產?”龍川問。

    宋應星沉吟片刻,答道:“三天之內可初產,隻是如此著急的話,質量無法保證。”

    “量夠就行,”龍川吩咐道,“朕令你兼任南境巡查將軍,領四品,在火藥生產成功後,著手部署南境的防務!”

    “是。”宋應星領旨。

    “還有,《天工開物》可讓工部諸官研習了?”

    “都已研習,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采煤、榨油等技術已分派官員研究,相關器械也在製作。”宋應星笑道,“有陛下的旨意,百官都很配合。”

    “那就好,朕希望這些技術在戰事結束後能立刻向全國推廣,能做到嗎?”龍川笑問。

    宋應星堅定道:“請陛下放心!”

    “好,你去吧。”龍川擺手。

    宋應星離開後,龍川又急召了邢天將軍。

    “清點兵馬,我要一萬大雪龍騎,三萬禁軍,明日就準備開赴西線,朕要禦駕親征!”

    邢天一驚,剛想出口勸阻,龍川直接說道。

    “邢天將軍不必勸我,國家危急,你即刻奔赴南境,準備抵禦中州南楚江淮三國聯軍!”

    邢天也不好多說什麽,抱拳領旨:“臣遵旨。”

    “傳丞相寇準!”

    寇準風塵仆仆地趕來。

    “寇丞相,朕明日領軍西征,涼都暫由你決斷百政,誰敢不服,先斬後奏!”龍川果決地說。

    寇準也是一驚,低頭道:“臣領旨!”

    “另外,朕已寫信給梅落雪,以後我國糧草可從東燕購入,節省國庫。”

    “東燕?”寇準疑惑,不知龍川為何篤定梅落雪會答應北涼的購糧請求。

    要知道,自從龍川要娶梅落雪的消息傳出後,東燕普遍對北涼有了敵對情緒。

    “對,東燕。”龍川點點頭。

    寇準走後,龍川又寫了一封加急信件,要求薛仁貴按兵不動。

    忙碌了一天後,龍川總算有了空閑。

    他和青鸞在皇宮裏漫步,賞花弄草。

    或許是壓力過大,龍川走了會兒便感到心中煩躁,看了青鸞一眼,拉起細嫩的小手就往寢宮趕去。

    一夜安眠。

    大偉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涼都外。

    四萬大軍雲集,一萬大雪龍騎,三萬禁軍。

    這批軍事力量是京城附近所有精銳,可以說是傾巢而出。

    龍川沒有廢話,看了大軍一眼,大手一揮。

    “平定叛亂,論功行賞,出征!”

    轟隆隆......

    萬馬奔騰,大軍向著西邊疾馳而去。

    定關。

    北涼最西部的關隘,東靠黃土高原,西臨黃河,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抗拒戎狄匈奴的險關要隘。

    此時,守將站在關隘上,愁眉不展地望著東邊。

    他之前就接到消息,四王叛亂,朝廷大軍與之激戰。

    之後他本想領軍助戰,可守關要任不得放鬆。

    這些天,西邊戎狄和匈奴又頻繁出現,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往常麵對這局麵隻要調兵遣將據守要關即可,可現在沒有任何兵力給他抽調,他隻能帶著這三千人守關。

    能不能守住是未知數,負了朝廷任命,死了萬千黎民,那罪過可就大了。

    守將正發愁著,忽然看到東麵煙塵揚起。

    他大驚,厲喝:“準備作戰!”

    他本能地以為是叛軍攻來,想要西逃,然而,等到煙塵近了,他望見一麵明黃色的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