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低頭

字數:3066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的幾天裏,東營一共打出了六口日產千噸,十一口日產量超過五百噸的高產自噴油井。

    黑色的石油從地底下源源不斷地狂噴而出,順著管道進入煉油廠,在人工煉化之下變成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合成氨、石油氣等等一係列產品,把解放軍最薄弱的一環給填補上了。

    這片豐饒的土地,終於開始慷慨地回饋那些為了保衛它而流血犧牲的人們。

    當然,以那兩個煉油廠的設計產能,是無法處理這麽多原油的,所以大多數油井在試噴了兩天,收集了大量數據之後便關了井,隻由幾口千噸繼續向煉油廠輸油。

    油井並不是鑽出油之後就可以一直生產的,它每過一段時間還得停產,測試壓力啊,維護油井啊等等,反正那段時間是不能產油的。

    但煉油廠不能停工,所以最好有一批油井處於待噴狀態,這一批油井關井了,就給它們放噴,以保障煉油廠的生產。

    但即便是這樣,勝利油田的產量也是非常恐怖的,那些在延長、玉門油田奮鬥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石油工人一個個都瞠目結舌,說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原油。

    然而他們並不直知道,就在他們在東營打出石油的當天,遠在千裏之外的黑龍江大慶,同樣有一群工人在哪裏歡呼雀躍。

    對,大慶哪裏也出油了,中央認為,隻有一個油田不保險,於是便兩個油田同時開采。

    就在中國境內兩油田開始噴油時,美國一位所謂的戰略學者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文章主要是討論中國現在的情況以及未來的境遇,他首先表示中國能憑借一己之力擊敗日本,收複國土,足以證明中國軍隊的強大,完全可以屹立在世界強國之列。

    隨後,在巴啦啦一頓吹噓過後,他提出自己的擔心,說中國現在還是個農業國家,工業底子太薄弱了,隻能做本土防禦,根本就沒有能力打出國門,更拿隔海相望的日本本土沒有任何辦法!

    區域性大陸強國!

    這是哪家夥提出來的新名詞!

    在最後,他還提出,因為中國是一個貧油國家,而現代工業發展根本就離不開石油,中國如果發展,就必須依賴美英,畢竟,隻有這兩個國家有能力給中國提供燃油。

    不過,還不等他這篇報道開始醞釀呢!來自新華社的一篇報道徹底震驚了全世界!

    與他這種長篇大論不同,新華社隻有一句標題:山東東營發現一個儲存量巨大的油田。

    並且在這個標題下附帶了一張照片!

    照片上,一位身穿迷彩服、披著黃昵子披風的將領背負著雙手站在一片海濱平原上,在他的身邊,一台石油鑽井車穩穩矗立。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林總,是那個在平型關指揮部隊伏擊了日軍第5師團的輜重部隊,是第一個聞名全國的共軍將領!

    這像照片就像是一記重重的耳光,直接將那些述說中國是貧油國專家的臉扇的腫腫的!

    不過,外界並不認可這個結論,認為這是中國政府作假,是對世人的欺騙,華盛頓郵報甚至連續幾天持續發表了各國地質專家的文章,總的一句話就是:

    中國就是個貧油國,那張照片是假的!

    然而,北京的反擊更快,新華社又再頭版頭條發了一張照片,也就是這張照片,直接讓美國那些所謂的專家閉嘴,有些真正的學者甚至表示,想要來中國來考察,認為中國的這次發現會推進地質學的發展。

    這張照片是一張遠景圖,是在遠處拍攝的,可以看到幾十台鑽井架在那片荒涼的土地上匯成了一片鋼鐵叢林。

    輸油管道在地麵上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遠處。

    也正因為這張照片,所有人現在都不懷疑中國發現大油田的事情了。

    因為這裏麵有一個常識:“如果鋪上了石油管道,那就證明那片油田已經進入大規模開采階段了!

    也就是說,北京那邊並不是瞎折騰,東營真的有油田!

    不過,華盛頓郵報也示弱,他們再次發表了一篇文章,大體的意思是說,中國雖然發現了油田,

    但是太靠近海邊,如果無法和盟軍一起盡快打敗日本,那就太危險了,畢竟,日軍隻需要派幾架戰機,像誇賈林島上那樣發動死亡攻擊,就能摧毀中國這得來不易的石油資源。

    這次,北京的打臉來的更快,幾乎在華盛頓郵報這篇文章發表不到一個小時,新華社再次在頭版發布了一個喜訊:

    黑龍江大慶發現大油田!

    並且和以往那樣附帶了一張照片。

    這是一個煉油廠的照片,照片上煉油廠的煙囪噴出熊熊火光,把天空都映照成了紅色。

    這一次,華盛頓郵報不再繼續發表文章反駁了,他們被北京這層出不窮的打臉行為都搞懵圈了,他們此時都有點懷疑自己的嘴開過光,說中國缺什麽,中國立馬就會有什麽!

    於是,在一件件事實麵前,高傲如華盛頓郵報,也不得不低下那傲慢的頭顱!

    他們隻是低頭,而此時英帕爾平原上的英印軍頭都快沒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