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一切為了抗戰的勝利②
字數:5041 加入書籤
9月17日毛主席發出變更八路軍戰略部署的指示。
9月13日,日軍占領大同,除以一部西進奪取綏遠外,其主力沿同蒲繼續南下。
與此同時,日軍華北方麵軍之第5師團(板垣師團),由宣化南下直取渾源、廣靈、靈丘等地。
國民黨軍第2戰區部隊退守山西靈丘平型關至茹越口內長城防線。沿平漢路和津浦路南進之日軍華北方麵軍第1、第2軍,相繼突破國民黨軍第1戰區防線,向石家莊和德州進攻。
此時,八路軍正按原計劃向恒山地區挺進。
在此情況下,毛主席於9月17日向八路軍發出變更原定戰略部署的指示。
毛主席指出:敵軍總的戰略方針是采取右翼大迂回,企圖奪取太原,威脅平漢線友軍側背,實現其奪取華北五省之目的。
恒山山脈必為日軍奪取晉察冀三省之戰略中樞。因此,過去決定八路軍全部在恒山山脈創造遊擊根據地的計劃,已根本不適用了。
為進行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廣泛發動群眾,創造遊擊根據地,使八路軍在戰略上處於主動地位,決定將八路軍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由集中配置變為分散配置:
第120師轉至晉西北管涔山地區活動;第129師於適當時機進至呂梁山地區活動;第115師即時進入恒山山脈南段活動,準備依情況逐漸南移展開於太行、太嶽兩山脈中。
20日,毛主席進一步指示:遊擊戰爭主要應處於敵之翼側及後方,在山西應分為晉東北、晉西北、晉東南、晉西南4個區,向著進占中心城市和要道之敵取四麵包圍態勢,不宜集中於五台一區,集中於一區則難以立足。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八路軍總部於21日令第115師挺進晉東北抗日前線,第120師轉赴晉西北抗日前線,第129師準備開赴晉東南地區。
9月21日毛主席就八路軍戰略方針致電彭德懷。
9月21日,毛主席致電彭德懷,進一步闡明八路軍的戰略方針。
指出:“今日紅軍在決戰問題上不起任何決定作用,而有一種自己的拿手好戲,在這種拿手好戲中一定能起決定作用,這就是真正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不是運動戰)。要實行這樣的方針,就要戰略上有主力部隊處於敵之翼側,就要以創造根據地發動群眾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為主。集中打仗則不能做群眾工作,做群眾工作則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並舉。然而,隻有分散做群眾工作,才是決定地製勝敵人、援助友軍的唯一無二的辦法”。
須“從遠處大處著想,對於個別同誌不妥當的觀點給予深刻的解釋,使戰略方針歸於一致。”
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取得平型關大捷。
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平型關殲滅侵華日軍板垣師團第21旅團1000餘人,毀敵汽車百餘輛、大車200餘輛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八路軍出師華北作戰的第一個大勝仗。
1937年8月下旬,八路軍第115師東渡黃河進至晉東北五台山地區,展開了華北敵後抗日戰爭。
此時,向山西進犯之日軍華北方麵軍的板垣師團已前往廣靈、靈丘、淶源一線,企圖奪取內長城上的要隘—平型關,而後會同其他日軍南攻太原。
八路軍第115師在國民黨山西軍閥閻錫山部潰敗南逃的情況下,決定挺進至靈丘縣境內的上寨、下關一線,並利用平型關的險要地勢,給突出冒進、企圖西犯平型關的板垣師團以殲滅性打擊。
為此,八路軍第115師作了周密的作戰部署:以第343旅的2個團擔任小寨至老爺廟地區的主要殲敵任務;以第344旅的1個團伸向靈丘、淶源方向的東河南一線,牽製與打擊敵增援部隊;另1個團為預備隊,並在必要時進至關溝方向接應國民黨軍的出擊。
9月24日夜,按作戰部署,第115師冒雨秘密進至平型關東北一帶山地設伏,山下為靈丘通往平型關的山穀公路。
25日拂曉,天剛初晴,日軍板垣師團第21旅團的百餘輛汽車、200多輛馬拉大車和火炮組成的行軍縱隊,沿公路向平型關進犯。
由於敵人未受到國民黨軍的有力阻擊,非常驕橫,放鬆了警戒,加上道路因下雨泥濘,敵人大隊擁擠著向前緩慢推進,給八路軍創造了良好的作戰機會。
上午,進犯日軍全部進入八路軍伏擊圈後,第115師突然開火,敵軍行軍縱隊立即被截為數段,被壓縮在一條長5、6裏的山穀之中,難以展開兵力。
日軍在八路軍第115師的密集火力打擊下,紛紛倒斃。
至上午11時半,老爺廟一帶日軍全部被殲。
下午2時,敵先頭一部繼續西逃,企圖和從大同南下之敵會合。
第115師乘勝追擊,但由於國民黨軍未按計劃出擊,致使千餘日軍從國民黨軍陣地逃走。
至此平型關戰鬥勝利結束。
這次戰鬥,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誌,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
10月一二0師配合正麵戰場的忻口戰役,在日軍側後打擊敵人,先後襲擊南北大常、永興村、雁門關、王董堡,殲敵400餘,切斷日軍的交通補給線。
11月中旬太原失陷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120師在北起大同口泉、南到汾陽的同蒲鐵路以西地區全麵開展遊擊戰爭,獨立自主地發動群眾,擴大自己,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
1938年2月中旬一二0師主力在同蒲路北段展開破襲戰,攻占平社、豆羅車站,切斷忻口至陽曲的交通線。
3月4日至4月1日一二0師打擊侵入晉西北的日寇,先後收複岢嵐、五寨、神池、偏關、河曲、保德、寧武7城,殲敵1500餘人。
6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一二0師部隊向東向北發展:宋時輪支隊東進與平西支隊會合,挺進冀東;三五九旅進入桑幹河兩岸,開辟以渾源、廣靈、靈丘、淶源為中心的北嶽區根據地;組織一二0師大青山支隊,挺進綏遠,創建大青山遊擊根據地。
10月29日至11月6日賀龍出席在延安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
會議期間,受命東進冀中,執行鞏固冀中抗日根據地;幫助冀中八路軍第三縱隊;擴大一二○師三項任務。
12月22日率一二○師主力由嵐縣出發東進冀中。
1939年2月2日120師部隊進行曹家莊戰鬥,殲敵140餘人。
2月4日進行大曹村戰鬥,殲敵300餘人。
3月1日進行黑馬張莊戰鬥,殲敵130餘人。
4月23日至25日一二0師主力進行齊會戰鬥,殲敵700餘人。
9月27日至30日在行唐劉家溝指揮一二○師主力進行陳莊戰鬥,殲滅日軍第三十一大隊。
八路軍宣布成立,是在哪一天?1937年8月25日,在北方來說,正是炎熱天氣。
按照國共達成的協議,八路軍成立後,是要奔赴抗日前線的。事實上,八路軍115師的343旅在8月22日就已經出兵抗日了。
另一個344旅在宣布八路軍成立的當天也奔赴抗日前線。
115師為何出動那麽早?因為它是由中央紅軍改編而成的八路軍主力,是抗日先遣部隊。
115師出動,然後是120師,於9月3日出師抗日。
115師和120師都出發了,隻有129師遲遲沒有出動。129師為何出動最晚呢?事實上,當時就有人建議,129師幹脆就不要奔赴抗日前線了。
這是怎麽回事呢?當時有兩種顧慮。其一呢,主要是擔心蔣介石。紅軍將領們和蔣介石打交道太久了,深知蔣介石的為人,此人陰險狡詐,反複無常,毫無信譽,關於八路軍改編,就磨磨蹭蹭談了半年之久。
明明是大勢所趨,蔣介石就是不點頭,和紅軍反複談判。此人善於拖延,然後在拖延中伺機為非作歹。如今雖然說八路軍成立了,協議達成了,可是誰能保證蔣介石不趁機使壞呢?
要知道,陝甘寧周邊可是有國民黨的十幾個師虎視眈眈啊,蔣介石一聲令下,他們隨時可能直接殺向我們的大後方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因此有人就說,已經派出去兩個師了,129師就不要再出動了,留在陝甘寧保衛大後方吧。
這種考慮當然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129師暫不出動,對蔣介石也有一種震懾和警示。
一直到9月底,115師都已經打贏了平型關伏擊戰,第一次重創日軍,震動了全國。閻錫山在山西的正麵戰場一潰千裏狼奔豕突,眼看山西不保,129師才出兵抗日,奔赴抗日前線。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