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挖鹽風波!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什麽!
真的挖出精鹽了?
這小子是什麽運氣?
為什麽自己挖的時候挖不出來?
一時間,在場的十幾人全都有這樣的疑問,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盯著李賢。
李賢看到他們的眼神,感覺自己像是沒穿衣服的美女,被一群老流氓給盯上了。
“你們要幹什麽?不會是要對本公子做些什麽吧,來人!快來人啊!”
李賢擔心這群人受不了刺激,要對自己動手,直接喊人。
緊接著,便有一百多錦衣衛跑了過來,手裏拿著木棍,惡狠狠的盯著張三力等人。
“嗬嗬!李賢少爺,你這是什麽意思?我們今日來,主要是來做客的。”
張三力最先反應了過來,急忙笑著說道。
“真的是來做客的?我看你們的眼神,怎麽像是要吃了我?”
李賢說道。
“這……誤會!是誤會啊,我們是看到李賢少爺挖出了精鹽,心裏激動,這才有些失態了!”
一人急忙道。
這十幾人都反應了過來,他們賣給李賢的鹽山都挖出了精鹽,李賢這是賺大了,他們血虧!
但是這虧吃能自己打碎了牙齒咽到肚子裏去,李賢此人,不好惹。
“原來如此,你們是為我高興啊,我剛才說的,你們還沒回答我呢,我想要多買一些鹽山,你們覺得怎麽樣?”
李賢問道。
張三力苦笑著說道:“嗬嗬!李賢少爺,這鹽山可不是說買就能買到的,我們幽州鹽山最多的地方,便是這萬年縣!”
“如今,萬年縣的鹽山,有九成都在李賢少爺的手中,就這麽說吧,你在幽州想要買到鹽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眾人也都露出苦笑之色,幽州城的鹽袋子就是萬年縣,他們把自己手中的鹽山給了李賢,就代表著李賢成了這個鹽袋子。
除非,他們能夠在萬年縣周圍的山頭上再開采出鹽礦,不然,他們此生,怕是都很難涉足鹽的生意了。
“原來如此,那倒是有些可惜了,這精鹽的產量太少了,一座鹽山也挖不到多少。”
李賢沉聲道。
他說這些話,其實是說給張三力他們聽的。
既然自己掌握的鹽山是九成,那麽還有一成在他們手中,隻要自己讓他們認為鹽山之中,百分之百可以挖出精鹽,他們回去之後,一定會去挖精鹽的。
這樣一來,他們的開采速度就會加快數倍甚至是十幾倍,原本還要幾年才能挖空的鹽礦,一兩個月就能挖空。
嘿嘿!
到時,鹽山不出產清鹽和粗鹽了,鹽山就隻能便宜賣給自己。
同時,他們的行為也等於是免費幫自己挖礦鹽。
“李賢少爺,你確定每一座鹽山之中,都能挖出精鹽嗎?”
張三力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問道。
“這是自然,精鹽就在鹽礦的最深處,隻要挖,絕對能挖到。”
李賢很肯定的說道。
張三力看了看另外十幾人,這些人之中,大部分手中沒有鹽山了,小部分人的手中,還有一兩座。
“嗬嗬!多謝李賢少爺指點,我等這就先回去了。”
張三力笑著說道。
“李賢少爺,我等就先回去了,等回頭再來拜會。”
十幾人跟著離開。
李賢目送他們離去,繼續躺在搖椅上睡大覺,等午睡結束,便帶著青兒、李富貴去了萬年縣城。
他要去看看書籍印刷的如何了。
李賢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張三力等人在回到萬年縣之後,便下令招募更多的工人,加快對自家鹽山的挖掘,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挖出精鹽。
而幽州城出現精鹽的事情,很快也傳到了大唐各地,那些世家貴族,尤其是五姓七望得知廢棄的鹽山之中還能挖出精鹽,紛紛重啟被封閉的鹽礦,進行挖掘。
因為世家貴族對於工人數量的需求增加,導致一些家境貧寒到無法生存的人找到了工作,間接為大唐百姓脫貧,做了一次貢獻。
大唐盛行挖鹽之風,自然也傳到了李二的耳中,他雖然不知道事情的具體過程,卻知道,這事和李賢絕對脫不了關係,這小子到底要做什麽?
李記印刷坊!
李賢帶著青兒、李富貴走了進去,裏麵的工人都在忙活著印刷書籍。
“恩!李賢大老爺,您來啦!”
李賢剛剛走進去,一個大腹便便的儒生便一溜小跑了過來。
此人名叫張小六,是這印刷坊的管事,同時也是這裏最有學問的人了,不過,也僅僅限於能識字。
沒有辦法,萬年縣的儒生對於李賢都有意見,不願意為李賢工作,就這個張小六為了填飽肚子,才願意來。
“少爺,此人是張小六,讀過幾年書,被我找來管理這印刷坊。”
李富貴低聲在李賢的耳邊說道。
李賢聽後點了點頭,道:“書籍印刷的如何了?”
“回李賢大老爺的話,您要小的印刷的書籍,分為拚音、語文、閱讀、數學,這拚音很簡單,小人雖不懂,卻能按照您給的樣圖去印刷,如今已經印刷了三千冊。”
“這語文印刷的是簡體字,需要拚音和文字一起,因此字體就要小許多,不過,經過小人日夜趕工,現在也印刷出了三千冊。”
“閱讀與語文大體相似,就是在文字方麵比較統一,不過,記錄的都是一些文人詩集、趣事,因此工作量很大,到了現在,也就印刷出了一千冊。”
張小六如實回道。
李賢聽後,點了點頭,雖然他用的是活體印刷術,但是所需要的文字模板,是需要重新製作的,再加上工作量大,因此會慢許多。
“恩,你現在派人,將語文書、拚音先送去白馬書院,閱讀你要多印刷一些,就按照一萬冊來印刷吧。”
“還有,印刷好閱讀之後,你要以最快的速度印刷數學,這個書籍,我要你印刷十萬冊!”
李賢沉聲道。
數學對於目前的白馬書院來說,其實沒有必要,畢竟,那些孩子寫字都不會,更別提學習數學了。
不過,二元一次方程這樣的數學方程式,對於工部和某些世家、文人來說,簡直就是神技,自己要多印刷一些,到時賣給他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