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刺史千金王女宗
字數:5391 加入書籤
王家府邸就在刺史衙門三條街外的物華街。
三人等在王府門口轉來轉去。
一輛馬車停在了王府門前,幾個老嬤嬤迎上去掀開馬車簾子。
一隻穿著淡青色繡花鞋的玉足先探出車外。緊接著玉足的主人,一個身穿桃紅色紗裙,梳著簪花雙雲髻的少女從車上下來。
老嬤嬤趕緊為她披上一件大紅色大氅。
朱庭隆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加之心中陰霾一掃而去,他覺得這世界越來越美好了。
少女從他們麵前走過,留下一陣淡淡的香氣。
淼兒閉上眼睛說道“好香啊~”
少女側臉看了他們一眼說道“這位妹妹是去我家的?”
淼兒趕忙捂住嘴尷尬的站著。
朱庭隆快讓那醉人的聲線迷住了,趕忙上前說道“是的是的,這是我的妹妹張淼兒。”
少女點點頭說“找誰?”
朱庭隆說“找王大人。是王大人讓我們在府上等他的。”
少女問門子說“為什麽不讓他們進去?”
門子趕忙說道“小姐,他們也沒有什麽憑證,萬一……”
少女笑道“這越州,敢冒充來我王家的人可不多。”
門子尷尬的笑了笑沒再說話。
少女又對朱庭隆說“張公子……”
“不,姑娘,我姓朱。”朱庭隆急忙更正道。
“你不是這位妹妹的哥嗎?”少女不解道。
朱庭隆尷尬的說“我是她義兄。”
淼兒聽到這裏使勁的揉搓著衣角,嘴巴撅著不說話。
少女好似想到了什麽,問朱庭隆“海內存知己?”
朱庭隆一拱手說道“天涯若比鄰。”
少女拉起淼兒的手說“隨我進去吧。”
門子趕忙說“小姐,這……”
“沒錯的,讓他們兩個也進來吧。”少女頭也不回的撂下一句。
……
王家書房,王刺史坐在書桌後,再次吟誦那首《送弟慎之任楚州太守》。
朱庭隆端坐在書桌另一邊,默默的聽著王恬抑揚頓挫的吟誦。
他心裏是萬分的尷尬,本來隻是借王大才子的詩救急,卻被人拉出來反複抽打。
這時書房的門被人推開,隻見那個穿桃紅色紗裙的少女進來了,身後跟著一個端茶盤的丫鬟。
少女走到王恬跟前,端起一杯茶奉上說道“爹,喝茶。”
王恬笑嗬嗬的接過茶,然後指著朱庭隆說道“這是昨晚我跟你提起的朱公子。”
少女對朱庭隆微微一福道“之前已經見過了。”
王恬聞言又對朱庭隆說“我這女兒傲氣的很,從小跟我讀書寫字,這才華不輸男子。”
少女又端了一杯茶給朱庭隆奉上說道“朱公子喝茶。”
朱庭隆忙站起身接過,道“謝王小姐。”
王恬示意朱庭隆坐下,說“別王小姐了,她比你小一歲,原本叫婉兒,後來自己給自己改成了女宗。不過我們在家還是習慣叫她婉兒。”
朱庭隆是何等的順杆爬的人,趕忙叫道“先前還多謝婉兒妹妹。”
王女宗一愣,她沒有見過如此厚臉皮之人,心說不過寫了一首還不錯的詩就如此無禮了。
她輕輕頷首對王恬道“爹,他們一同來的還有個漂亮妹妹,我與她相談甚歡,我先去找她了。”然後便轉身離去。
王恬伸手想留住,但為時已晚隻能笑著搖搖頭道“都是我慣的。”
朱庭隆笑道“婉兒妹妹這叫有個性。”
王恬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茶說“清嶽啊,昨日我還隻當你有些詩才,今日你在堂上把這案子破了,頓時讓你刮目相看。”
朱庭隆忙說“大人謬讚了,這次破案純屬巧合。”
王恬放下茶碗問“我也奇怪,為何之前沒有查出來?”
朱庭隆說道“此案如果沒有那個不祥,可是無從查起,也沒人想到這賊人如此大膽還敢把東西藏在昌興縣。”
王恬點了點頭說“確實如此,如果發現了這不祥和案件之間的關係,反而容易破解。”
頓了頓他又說道“但能迅速找到症結,又能精確的找到大沙島這個藏匿點,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朱庭隆笑了笑說“我隻是比別人多看了看地圖而已。”
“都無羈的邀請,你真的拒絕嗎?”王恬突然問。
“都?哦哦哦,那個黑衣大人啊?我哪知道那是幹啥的。先不考慮。”朱庭隆想起這檔子事了。
於是王恬將金蟬衛的由來和職能給朱庭隆講了一下。本來這金蟬衛叫粘杆處,隻是皇宮裏的雜役。
一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夏天拿竹竿粘皇宮裏的知了,避免擾了皇帝。
但是後來皇帝需要一個組織來在他的授意下執行一些特殊任務,例如暗殺探聽情報等等,於是粘杆處搖身一變成了金蟬衛。
朱庭隆一想這不就是以前曆史上學到的東廠西廠錦衣衛之流嗎,這地方可不能去。
不過他好像想到了什麽,問道“他們是用血滴子殺人嗎?”
王恬愣道“什麽血滴子?他們用的是一種特殊的短刀和弓弩。當然暗器毒藥也是有的。”
朱庭隆回過神來說“沒,沒什麽。反正那種地方不敢去。”
王恬笑了笑說“你可入了品評之列了?”
“尚未入品評,早些年讀了點書,但是後來中斷了,就沒有向中正大人舉薦。”
朱庭隆心說,我可不能說是因為我以前腦袋不靈光。
之後王恬詳細的問了朱庭隆的家世、學業之後,緩緩的搖搖頭說“因你家世的緣故,你如入品評之列也隻能是下下品。”
他又說道“你沒有完整的求學,也無法舉你秀才。不過你既然沒有怎麽讀書,為何能寫出那般詩文?”
大寧對於官員儲備人才的選拔主要依靠的是一種叫九品中正製的製度,也叫九品官人法。
這是通過專門的官員對人才進行選拔的製度,而負責選拔的官員就叫中正,朝廷設有大中正,各州設有小中正。
九品中正製起初設計的是比較好的,考評主要是以個人的品行為主要標準,家世為輔助標準。
通過品評最終將人劃分為九個品級,根據品級來決定對人的使用。
但到了後期,世家大族為了掌控朝政,安插子弟進入關鍵權力機構,漸漸的控製了選拔的製度。
所以,九品中正製到了後期就成為了世家大族的工具,出現了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的狀況。
除此之外,朝廷也將察舉製作為補充,州府可以舉薦學業優秀的人為秀才,舉薦孝順廉正的人為孝廉。
朱庭隆麵對王恬的靈魂拷問忙說道“那日是突然詩興大發,非我平日所能。”
王恬笑眯眯的說“清嶽啊,你過謙了。我識人無數,對你我可是起了愛才之心的。”
朱庭隆心說,這文抄公的帽子看來是摘不掉了啊。
……
建康宮太極殿,泰安帝蹲坐在蒲團上參悟道義。
一個太監跑進來,站在皇帝身邊。
“有事就說。”泰安帝閉著眼睛說道。
“皇上,越州失竊的軍械都找回來了。”太監輕聲輕語的說。
“嗯……”泰安帝緩緩睜開眼道“蠢材……”
太監趕忙跪伏在地不敢說話。
“給大理寺和吏部傳旨,把那個勞什子縣丞放了吧。”泰安帝又閉上了眼睛。
“奴才遵旨。”太監起身倒退出太極殿疾步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