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才華橫溢容色綺麗的曲公子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如意佳妻最新章節!
曲彎彎淡淡一笑,也不生氣,“諸位若有對出下聯的,也可以一試啊。”
泉樂坊坊主見狀,便趁熱說道,“既然如此,不如就從第一幅對聯開始,請對出者將下聯寫在紙上,由碧蕉姑娘親自挑選出最佳答案,如何?”
如此甚好!”大部分人都隻對出了第一幅,也不免躍躍欲試,想要展露一下頭角,便紛紛讚同。
曲彎彎伏在欄杆上,見樓下有人一拿到紙筆便急不可耐的低頭寫了起來,她也拿起旁邊書案上的紙筆,流暢的揮毫而就。
身旁孟星海等眾人也都寫了下聯,讓小廝一齊交給了樓下高台上的碧蕉姑娘。
曲彎彎大略一看,對出第一幅對聯的人還是不少的。
碧蕉姑娘一一看過了答案,忍不住抬眸朝曲彎彎所在的二樓看了一眼,在台下眾人的催促聲中,微微一笑,“諸位公子對的都很有見地,其中以曲公子的下聯最為工整巧妙。”
不知這位曲公子的下聯是如何的工整巧妙,說出來也讓我們大家見識見識?”台下有人心中不服,酸溜溜的說道。
碧蕉早已將曲彎彎的下聯放在了最上麵,聞言一雙靈動的眸子緩緩掃視過眾人,才清聲念到,“曲公子的下聯是:十元方,九季方,八鬥高才七鬥藏,六章五篇四言賦,三功二德一家揚。”
果然對的極妙!”台下有人讚歎道,“上聯讚美大喬二喬兩姐妹的美貌,下聯稱頌元方季方兩兄弟的謙虛與功德,果然是最巧妙的,在下佩服之至。”
元方季方的典故流傳並不廣泛,隻在一本甚少有人讀過的雜記上有所記載。所以那些聽碧蕉姑娘念出曲彎彎下聯就一頭霧水的人,聽了這男子的解說之後方才恍然大悟,心中暗歎這位曲公子果然有才。
對出第二幅的人便少了大半,隻有寥寥數人將答案交給了碧蕉姑娘。她看過之後,忍不住微微一笑,“這第二幅,還是曲公子的下聯最為出彩。”
不等眾人催促,她便主動清聲念起來,“平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變卦土木金爻,水戰偏能用火攻。”
眾人聞之細細品味,越想越覺得隻有這個下聯能夠對上碧蕉姑娘的上聯,不但對仗工整巧妙,而且還將當今聖上自登基至今的幾大功績表述其中,於情於景,都是上上之作!
碧蕉姑娘對曲彎彎的下聯也有些驚豔,她沒想到在泉樂坊這種文人墨客聚集之地,還有人能做出這樣金戈鐵馬味濃重的句子。
到了第三幅,碧蕉姑娘頗有些自豪的說道,“這最後一幅,是去年我偶然經過旱災之地,有感而發之作,至今無人能對出下聯,不知哪位公子肯不吝賜教?”
眾1;148471591054062人皺眉深思良久,卻沒有一人能給出下聯。
曲彎彎搖了搖手中折扇,麵帶自信的微微一笑,“這最後一幅,碧蕉姑娘的上聯是: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戚遠親,誰肯雪中送碳。”
她頓了頓,曼聲說道,“在下對:今朝科舉,一二三場內,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真乃絕對!”
兄台好文采!”
曲彎彎話音剛落,便聽得周圍響起一陣喝彩之聲,碧蕉姑娘沒想到竟然能有人對出她苦心設出的絕對,而且下聯還如此工整絕妙。
更讓她心動的是,這位曲公子不僅才華橫溢,而且眼波華彩璀璨,容色綺麗猶勝女子。
曲公子才思過人,讓人著實佩服。小女子願獻曲一首,不知公子肯否指點一二?”
碧蕉姑娘雖然認可曲彎彎的才華,然而讓她心服口服,卻還是要在音樂上有一定的造詣。
她身為大寧第一琴師,對音樂的要求必然極高,要想使她滿意卻是不容易。所以這最後一關,其實是最難的一關。
碧蕉說完,轉身在早就準備好的琴台前落座,細長有力的手指在琴弦上靈活的翻飛舞動,大堂內頓時響起一陣流暢而鏗鏘的樂曲。
在場諸人不由得對碧蕉更是敬佩,她一個小小的女子,竟然能彈奏出如此殺伐之音,相比之下,他們這些隻會玩弄筆墨,沉醉於春閨女兒詩詞當中的男子,可真真是汗顏了。
境界與她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又如何能與她合奏?
之前有幾個認為曲彎彎隻不過是僥幸對上了碧蕉姑娘的對聯,其實她並沒有什麽真本事的男子,此時心裏也不免有些幸災樂禍——
那姓曲的小子看起來白白淨淨的,不知是誰家的嬌貴公子哥兒,怕是連一點苦都沒有吃過的,又怎麽會懂這些沙場馳騁的曲子?
巧的是,前世曲彎彎幼時曾涉獵過多種樂器,其中造詣最高的也是古琴。
她沉默不語,靜靜的聽了一瞬,腦中一瞬間浮現出了那一首在現代社會膾炙人口的名曲。
曲彎彎信步走到了旁邊為才子們準備好的樂器旁,挑了一隻簫。
琴簫合奏是最佳選擇,曲彎彎已經聽出了碧蕉的琴音裏殺伐有餘氣勢不足,想必是沒有真正見識過征戰廝殺,所以認識不足之故。
而她雖然也沒有經曆過戰爭,但閱兵典禮和與戰爭有關的影視作品卻看過了不少,再加上現代影院的3D效果,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與真實的戰爭也差不了多少。
今天,她就讓這些人見識見識,什麽才是真正的十麵埋伏!
曲彎彎往台上信步一站,身姿便如三尺青鋒一般挺拔,她將碧玉簫放在唇邊,閉目吹奏了起來。
她剛吹出第一個音節,所有人的注意力便從碧蕉的琴音中被吸引了過來。
這種磅礴雄渾的氣勢一下子湧現了出來。
起初,曲彎彎的簫聲與碧蕉的琴音很快相和了起來,但是很快的,她的簫聲便越來越有氣勢,而碧蕉的琴音隻能跟隨者她的節奏。
簫聲引領著琴聲,越發的流暢靈動,由出征前的金鼓戰號齊鳴,眾人呐喊到將士威武的氣勢,到兩軍短兵相接刀槍相擊,再到兩軍激戰的生死搏殺場麵,而後一段悲壯的旋律之後,音樂在最高潮的地方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