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起義軍,行靖難
字數:5729 加入書籤
絕境下。
朱棣承受不了刺激,陷入了癲狂當中。
這!已是網友的共識。
可就當無數網友為此哀歎,怒其不爭之際。
新的回憶畫麵中。
朱棣竟是一改此前的癲狂,更是與道衍說了一番讓眾人震驚的話語。
這一刻。
全網懵逼。
“這……什麽情況?朱棣他是在裝瘋?”
“張玉、朱能,八百人入城,可以對張昺發起突襲?”
“城門也準備完畢?臥草!兄弟們,為什麽我感覺背脊發涼!”
“不光你涼,我也涼!這朱棣……是要造反啊!”
“我去,他裝瘋賣傻是假,麻痹對方,進而奪取北平控製權,起兵造反才是真!”
“我就說,朱棣之前信心滿滿,怎麽會什麽手段都沒有,就被人逼成了傻子,鬧了半天他一直在等這一刻!”
“牛皮!終於下定決心造反了,這種皇帝,早就應該反他!”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皇帝選擇消藩並沒有錯,隻是手段太激烈了。”
“這也是沒辦法,都是為了生存!像朱棣,皇帝都直接將他打成反賊了,要是不造反,那也隻能是引頸受死。”
“沒錯,造反才是唯一正途!期待朱棣造反成功!”
“四世帝王!四世帝王真的要來了!”
看到了這一幕。
網友如何還不知曉。
他們此前,根本就誤會了朱棣。
什麽隱身不發,什麽裝瘋賣傻?
這些!根本都是他的偽裝。
朱棣為的,就是一步步麻痹新君朱允炆,還有他手下爪牙。
確認了這一點。
網友們再度興奮起來。
不管朱棣造反的緣由如何。
但隻要造反,就代表還有希望。
這個希望的盡頭……正是那讓無數人為之驚歎的四世帝王!
當然。
在數千萬,乃至數乙網友的心中,也並非都是如此看法。
還有一部分人,卻顯得非常悲觀。
“造反沒問題,遺憾的就是時機不對!”
“是啊,如果朱棣在新君繼位,不讓各地藩王入京奔喪的時候就直接造反,那肯定是振臂一呼,群王響應。現在……有實力的藩王都不剩下幾個了,誰敢跟著他造反?”
“說到底,朱棣最開始也沒想造反,他也是被一步步逼到這一步的。被動防守,總是不如主動出擊。”
“心還是太軟了!如果是嬴政,估計現在都已經在應天府喝茶了!”
“大哥!嬴政是什麽人?貌似咱們龍國,就這麽一位千古一帝吧?你怎麽能拿朱棣和他比!”
朱棣要造反。
確實讓人熱血沸騰。
不過……
在許多網友看來。
他選擇的時機不對,就已注定了最終的結果。
朱棣……永遠也無法成為李世民、嬴政、曹操那種璀璨的明珠。
最多,也就是曇花一現,綻放出生命中最後的火焰。
就在此時。
漆黑的大屏幕再度亮起。
回憶繼續,畫麵跳轉。
繁星點點,明月高掛。
漆黑的北平城,本應一片寂靜。
但在此時。
北平城內,大街小巷,皆有一隊隊兵士走過,行色匆匆,神情肅穆。
城門。
朱棣身騎戰馬,道衍伴其左右。
一身鮮血的張玉大步上前,拱手:“燕王,張昺、謝貴現已授首!”
旋即,就是殺氣騰騰的朱能走來:“燕王,城門已被弟兄們控製住了!”
“好!”點頭,朱棣大吼:“將士們!”
“新君不義,聽信奸妄之言,欲毀我大明脊柱,斷我大明傳承。”
“今!我朱棣在此為國靖難,舉義軍,清君側!”
寶劍高舉,直抵明月。
左右兵士,亦紛紛高舉手中兵刃,殺聲震天,響徹北平城內外。
見到這一幕。
無論是支持朱棣的網友,還是對他起兵行為持悲觀態度的網友,均受到感染,隻覺丹田內一股熱氣上湧。
“艸!終於起兵了!”
“朱棣,加油,蒙元人都被你幹廢了,那個小皇帝不是你的對手!”
“加油啊!你可是李世民、嬴政他們的轉世,一定不要給他們丟人!”
“對,朱棣,你可以的!幹翻那個小皇帝!”
網友們放下了爭執。
紛紛出言,為朱棣送上最為真摯的祝福。
幼年。
連個名字都沒有,出門在外,甚至都被人稱之為野孩子。
回到家中,感受不到任何溫暖,反而是受到了兄長的斥責。
終於!
在七歲的時候,朱元璋得勝而歸,定鼎天下,建大明。
朱棣,更是有了自己的名字。
可身為皇子的他,並未享受到任何幸福生活,反而是在朱元璋那酷似狼爸的行為下,每日都疲憊不堪。
熬過了童年。
冊封為王,朱棣有了自己的妻子,有了自己的子女,有了自己的家,更有了他想要守護的一切!
為了這個家,朱棣學習其他藩王,私募重兵。
可當朝廷北征大軍遇難之際,朱棣又毫不猶豫的出兵,最終暴露了違禁一事。
為此。
鳳陽演武起。
朱棣力克強敵,卻並未得到任何封賞,反而是被消減了兵權。
在這之後。
因前事種種,朱棣受到了哥哥們的排擠,甚至是各種責難。
一步步,全都扛了過來。
那個與他雖有名,卻無多少實的父皇,大明帝君朱元璋駕崩!
身為人子,竟因為新君懼怕藩王,朱棣連朱元璋最後一麵都未曾得見。
本!
還欲遵從父王遺命,為大明守好江山。
可誰曾想。
新君,卻並不容他。
甚至!欲將其逼死而後快。
叔叔造侄子的反,這確實是天下奇聞。
但網友們,對此卻十分支持。
無論如何。
既然,已被逼到了這一步。
為了守衛自己的家!為了守衛大明江山。
身為一個男人,朱棣都必須拿起自己的武器,對那個欲要置他於死地的新君說,不!
回憶跳轉。
新的記憶徐徐浮現。
荒蕪的山道上。
一支大軍正埋頭前行。
沒人發出隻言片語,唯有眼中的堅定,還有那緊握的兵刃。
隊伍前方。
朱棣身騎一匹黑鬃馬,翹首眺望。
忽然。
遠處,沙塵滾滾。
一支大軍,逐漸出現在視野盡頭,與朱棣所部越來越近……<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