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三寶,鄭和
字數:6064 加入書籤
朱棣的一句話,引燃了全網。
無論之前對朱棣有著怎樣的看法。
在這一刻。
網友們都是無條件的支持朱棣。
不少人,更是組團直接殺奔國外網站。
對那些外國友人炫耀。
讓他們看看。
華夏兒女的帝王,都是何等英雄!
同時。
身在龍都會議室的老首長,也坐不住了。
將秘書小李叫到身邊,老首長交代道:“這句話,讓宣傳部製作,在晚間新聞時段,將它播放出來!”
“我們,必須要讓全華夏的子民都看到。”
“在遙遠的時空裏,我們的祖先,擁有著怎樣偉大的抱負!”
看著麵前平素都極為沉穩,很少有情緒波動的老首長都如此激動。
秘書小李更是用力的點了點頭。
這一刻。
小李以自己身為華夏兒女,而感到驕傲,自豪!
交代完畢,為首老者長歎:“朱棣,不光是思想抱負偉大。”
“其人,也同樣是一位成熟、偉大的王者啊!”
“不錯!老首長說的對!”
為首老者的話,引來眾人共鳴。
“朱棣才剛剛登基,就能看到問題的根源!”
“作為一個統治者,他的目光確實非常卓越!”
“我現在真的相信,大明朝在朱棣的治理下,絕對會展現出驚人的麵貌!”
“不錯!擁有如此政治目光,更是有著這般讓人驚歎的抱負理想!朱棣……他,是一個成熟的王者!”
朱棣喊出的口號,振奮人心,讓無數華夏兒女熱血沸騰。
但是!
作為龍國的掌舵人。
這些老者更加看重的,還是朱棣想要遷都的真正理由。
一個本來隻是王爺,並未進入中樞,才剛剛登基的皇帝。
就有如此深遠的政治目光。
僅此一點。
眾位老者就可斷定。
朱棣的一生,絕不平凡!
同時。
回憶繼續。
畫麵跳轉。
恢宏的皇宮大殿上。
朱棣端坐上首。
文武群臣分列兩側。
一宦官手中浮沉甩動,開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今日起,改平為京!”
“北平府,更名順天府,分修築內城、外城、皇城、紫禁城!”
“待京師修建完畢,即刻遷都!”
話音落地。
滿朝文武大多搖頭歎息,卻無人再敢上前勸阻半句。
顯然。
眾人都已認清事實。
朱棣,下定了遷都的決心,誰也無法更改!
對於這一幕,網友們毫不意外。
畢竟,當初第一次朝會,朱棣說要遷都,滿朝文武都反對他仍舊一意孤行。
如今,更是說出了那種振奮人心的遠大抱負,自然是不會因為他人的阻力,就更改這一決定。
不過……
在此刻。
西京,臨時考古研究所。
一眾考古學者們,激動了。
“改平為京……我的天!”
“大家剛剛聽到了嗎?紫禁城!是紫禁城!”
“原來……咱們龍國的首都,是朱棣一手建立,奠定的基礎!”
如此驚人的發現。
在考古界,不亞於一場九級地震。
所有的考古學者們,都雙眼血紅,亢奮不已。
扶了扶眼鏡,王教授強行按耐住想要仰天長嘯的衝動:“大家!”
“這一刻!是值得咱們華夏子民永遠銘記的!”
“我希望,你們一定要認真的記錄。”
“咱們,絕不能錯過有關於都城的一星半點!”
“現在!咱們所有人,正在親眼見證,屬於咱們華夏的驕傲,它在一步步的誕生!”
眾人皆點頭。
此時,女學生薑穎湊上前來,好奇詢問:“教授,你們注意到沒有。”
“朱棣身邊的那個太監,他不在了……”
身為一名心思細膩的女性。
薑穎不光為京師的問世而激動。
在激動的同時,她更是驚訝的發現。
當初,朱棣為燕王之時,那個一直都跟隨在他左右,名為三寶的太監,不見了!
搖了搖頭,王教授回道:“不清楚,也許是換人了吧?或者……有什麽咱們不了解的情況發生。”
解釋了一句,王教授開口教訓到:“三寶不過就是一個太監,對咱們的曆史研究並沒有什麽重要影響。”
“薑穎,你應該將注意力,放在京師上!”
“這,可是咱們目前最為重要的工作!”
被教訓了一頓,薑穎俏皮的吐了吐舌頭,低頭自語:“三寶……他可不像是一個普通的太監呢。”
“那個家夥的學識,好像很不一般的樣子……”
當然。
這句話,王教授並沒聽到。
此刻,王教授,連同一幹考古學者,都已將全部的注意力,投注到了泛起點點光亮的大屏幕上。
回憶繼續。
畫麵跳轉。
皇宮,偏殿。
朱棣端坐主位,手中捧著一本書卷,不斷翻越。
左右,數名宦官謹慎立在一旁,不敢發出隻言片語,生怕打擾到他。
忽然。
緊閉的大門被推開。
放下書卷,朱棣抬首。
一名宦官惶恐的走來:“陛下,三寶回來了。”
聞言,朱棣眉頭一挑,興致勃勃:“回來了?讓他進來!”
片刻。
一襲宮袍的三寶太監入殿。
跪拜,叩首:“三寶,見過陛下!”
“嗯。”點了點頭,朱棣問道:“如何,你刊印的那個佛說摩利支天經,姚大師已經撰寫完題記了?”
“回陛下,已經完畢!”
“不錯!進來,讓你學的那些語言,可都掌握?”
“雖不甚精通,但簡單的對話,已無難處。”
“好!”拍了一下龍案,朱棣起身。
緩步,走到三寶身邊:“今後,你就不要再叫三寶了。”
“就如同道衍大師更名為姚廣孝一般。”
“今後,你就叫鄭和!”
三寶連忙叩拜:“臣,多謝陛下賜名!”
一把將鄭和扶起,朱棣大笑:“你我之間,不用整這套虛的!”
“現下,福建那邊已經準備完畢。”
“你要是沒什麽問題,就可以準備出發了!”
“陛下有命,臣自當遵從!”
這什麽情況?
出發?要去哪?
三寶被賜名為鄭和。
對此,網友們到不怎麽在乎。
不過……
這二人之間,最後的那段對話,卻是勾起了網友們的好奇心。
一個太監而已。
朱棣為何要如此重視,還讓他學其他語言,甚至出發與否,都要征詢對方的意見?
這,顯然不是什麽小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