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楊半耳!

字數:4693   加入書籤

A+A-


    此時,謝筠已放棄了掙紮,他知道自己一定活不出去了。

    被文官集團拋棄。

    被大周百姓唾棄。

    被韃子士兵虐待。

    被父老鄉親除名。

    全世界都拋棄了他。

    謝筠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絕望,猶如溺水的人,厚重的水壓讓他喘不過氣來,令謝筠心灰意冷。

    也許,死亡是一種解脫吧。

    謝筠喃喃自語。

    ……

    在謝筠慘叫的時候,幾十裏外的河見府,穀隆坡也發生著一件大事。

    昨日,南京兵部尚書王保保,在經過激烈的掙紮,決意要前往京城救援韃子“盟軍”。

    這一決定,在軍中引起軒然大波,諸多將領不解。

    距離帥帳東南方向十裏處有一個大營。

    鎮守此處大將叫楊鈞賜,字忠保,今年四十多歲,臉上有著一道傷疤,左邊耳朵少了一半,又得到一個綽號“楊半耳”。

    楊半耳作戰甚是凶猛,精通兵法,甚得王保保看重,算是王保保心腹大將。

    楊半耳本是保定人士,楊家在保定也算大家族,世代經商,頗有餘財。

    楊鈞賜小時候著實過來一段愉快的日子,自用舞刀弄槍,不愛讀書。

    因此,沒少受家裏長輩教訓。

    但即便如此,楊半耳同年也過著愉快的生活。

    十六歲後,楊半耳參加了邊軍,四年裏雖然履立戰功,但邊軍派係爭鬥嚴重,楊半耳所在派係核心在一場戰鬥中死亡。

    最後,楊半耳撈到一個百戶,被邊軍踢出軍隊,打發回家了。

    本來憑借著百戶職位,楊半耳回到保定大小也算個人物,安穩過後半輩子沒問題。

    楊半耳開始也這樣做的,拿著軍隊的存銀,娶上一個媳婦,生了兩個娃,晃眼三年過去了。

    就在楊半耳以為這輩子就這樣的時候,韃子入關打草穀了。

    楊半耳運氣很不好,韃子此次打草穀目的地就是保定。

    沒辦法,保定太富裕了,韃子看著都眼饞。

    結果可想而知。

    最後,楊家被滅族,楊半耳媳婦孩子都慘死在韃子屠刀之下。

    楊半耳一夜之間幾乎瘋了,當即提刀追著韃子就砍去。

    也許是鬼神保佑,也許是楊半耳心存死誌而太過勇猛,當他追殺韃子三天三夜,砍下二十三顆人頭,雖然身受重傷,卻活了過來。

    而此戰楊半耳也揚名立萬,逃出保定府來到江南後,很快受到王保保重用。

    一路提攜,到現在楊半耳已是東路軍遊擊將軍職位,受到王保保特意照顧,麾下有五萬士兵。

    楊半耳受王保保重恩,一開始王保保要他造反攻打皇帝,楊半耳雖然不願意,但也忍了下來。

    隨著楊半耳聽到是與韃子攻打京城時,又是一怒,但在王保保好生安撫下,還是穩住了情緒。

    但這次楊半耳是真的忍不了了。

    不去打韃子,還去救韃子,這叫什麽事?

    這是大周人該做的事嗎?

    再加上楊半耳與韃子有血海深仇,早已不共戴天,怎願意去救對方?

    故,昨夜開完會議,楊半耳輾轉反側,一夜難眠。

    他仿佛聽到妻兒在夢中呼喊,兒子歡快的笑聲,妻子美麗的容顏,二阿公的教誨,這些畫麵不斷在腦海裏回放。

    畫麵一轉,楊半耳又看到妻子滿身是血上吊而亡,兒子慘死,二阿公頭被砍下來……

    “不,不要,不要啊!”楊半耳瞬間驚醒過來,全身冷汗,喘著粗氣。

    楊半耳回過神來,原來是一場夢。

    “來人!召集全部將領來營帳開會。”楊半耳披上大衣,走出房間,朝親兵吼道。

    “遵命!”親兵迅速去通知人。

    不一會兒。

    麾下將領到齊,楊半耳開門見山道:“王帥已經決定了,讓我們出兵去救韃子,大家怎麽看?”

    這裏麵將領絕大部分都與韃子有仇,當初楊半耳組建軍營時,就特意選北方人。

    日後好為妻兒報仇。

    故,楊半耳此話瞬間炸開了鍋。

    “救韃子,老子第一個不同意,誰敢出演救韃子,老子跟他沒完!”

    “沒錯,老子全家老小都死在韃子手裏,沒為父老鄉親報仇,已經門臉見人了,若是再加去救韃子,老子死後怎麽見父老鄉親?”

    “不答應!我們誰與韃子沒有血海深仇,我小妹成十一歲啊,卻被那群禽獸禍害虐待而死,讓老子幹什麽都可以,但救韃子絕不可能!”

    “去特麽的,大帥是不是傻了,居然下達這樣的命令,要不我們反了吧……”

    群情激憤,百將沸騰。

    這樣粗漢子,一個個都是在戰場上滾過來的猛將,也許戰力不怎樣,但身為北方漢子的血性還沒丟。

    若是南方將領,就算不同意,也不敢如此直接,甚至放言反水。

    楊半耳見此十分滿意,問道:“各位說的不錯,本將也不願意去救援韃子,不過反水簡單,投向何處卻很難,各位可有去處?”

    這一問令眾將冷靜下來,是啊,投靠誰好呢?

    西涼?

    趙如虎兵多將廣,去了也得不到重用,再加上西涼苦寒,不是個好去處。

    北漠鐵荒?

    西涼都不去,鐵荒就更不行了,至少趙如虎實力還比西涼強大。

    東荒吳桂山?

    此人與韃子勾搭成奸,去了也是受窩囊氣,還不如待在這裏呢。

    南疆就更不行了,南疆從來不參合中原的事。

    數來數去,就隻有皇帝一方了。

    似乎投靠皇帝也不錯,這段時間皇帝勵精圖治,先除內賊,後滅文官,最後還擊敗了韃子。

    連聖人都折在皇帝手裏,足見不凡。

    有人悄悄問道:“要不我們去投皇帝?”

    楊半耳眼前一亮,緩緩點頭,讚同道:“是個好去處,但你們能聯係上皇帝嗎?”

    眾將沉默。

    其實這也是皇帝以前太過荒唐,不得人心。

    就算斷時間內崛起,但底蘊依然不夠。

    楊半耳稍顯失望,若無人引薦,就算成功投靠過去,也不受到重用啊。

    良久。

    有一將領站出來,猶豫道:“拜見將軍,末將能聯係到東錦侯蔣恒,咱們要不要派人去試試?”

    東錦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