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賈瓊入宮初見元春
字數:4525 加入書籤
潮州距離京城何止千裏之遙,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大梁朝境內還有這麽一個地方。
偏遠荒蕪,瘴氣肆意,人跡罕至,這大概是超過九成九的人對於潮州的印象。
一個官員被安排到了潮州任職,在朝廷中便是默認的發配了。
基本上便是不出意外這輩子都不會在出現在京城的視線當中了。
章坎,出身世代效忠天子的章家。
現在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如何能不讓人唏噓。
很快章坎被貶出京的消息便傳遍了京城,無數人都在猜測章坎到底是如何得罪了慶曆帝。
要知道今日之前他可都是慶曆帝最信任的近臣,甚至沒有之一。
鳳藻宮內。
軟榻之上,慶曆帝躺在賈元春性感修長的之上,微微閉著眼睛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宮裏伺候的太監,包括韓琛在內的所有人都是躲得遠遠的。
元春則是細心的用雙手揉捏著慶曆帝的太陽穴和脖頸。
“賢德妃,你和賈瓊見過麵嗎?”
慶曆帝突然睜開眼睛就看著元春的麵頰說道。
“臣妾並未見過他!”
賈元春先是一愣旋即回答道。
她和賈瓊的確未曾見過麵,關於賈瓊的事情她入宮之前也曾聽說過。
但當時的賈瓊隻不過是被她的大伯父賈赦將養在阜外的私生子而已,她並未有過多的關心和了解。
真正讓她注意到賈瓊存在,也是因為那三年的西北戰事。
賈瓊在戰場上屢立戰功朝野上議論紛紛,後宮裏那些寂寞的妃嬪們也是多次提及到他。
賈元春因此才注意自己的這一位已經有些了不得的堂弟。
“嗯,你們雖然不是親姐弟,但也算是關係比較親近的。自然需要多走動走動,明日你在鳳藻宮準備午膳,朕會帶他過來一起用膳。”
慶曆帝坐直了身子將賈元春柔軟的身子摟入懷中,羞的的元春頓時臉頰上出現了一片緋紅。
“臣妾遵旨,明日定會好好安排的!”
賈元春低聲喃喃回應道。
“你怎麽也算是他的姐姐,到時候記得備上一份見麵禮,不需要太貴重,但是也不能太輕了,他現在也是有爵位的誠意伯了,這其中的分量輕重你自己拿捏!”
慶曆帝一邊在元春身上上下其手,一邊附在她耳邊小聲提醒道。
“臣妾記得了!”
賈元春聲音略有些急促的說道。
次日,清晨。
早朝過後,慶曆帝特意將賈瓊給留了下來。
朝臣們將這一幕看到眼中,都是不動聲色。
這些日子賈瓊或者說整個榮國府的榮恩和賞賜已經讓他們有些麻木了,並不是很在意慶曆帝召見賈瓊的這件事情。
賈瓊行事素來低調,即便是加封了誠意伯,但是在朝堂之上能不說話就不說話,不出風頭。
以至於有些時候文臣們都有點下意識的將他給忘記了。
而且還有賈赦和賈政兩個人在前麵替他抗雷。
賈政為人還算是稱得上君子,與文人交好從不憑借自己榮國府二老爺的身份,全憑才華、性情。
故而他雖然因為最近榮國府的榮寵感到高興,但是他並不輕易在人前顯擺。
而賈赦與賈政則是一個完全相反的存在。
他現在心裏早就將什麽所謂的私生子、所謂的將養府外全都拋在了腦後。
現在他滿腦子都是自己的兒子是誠意伯!是慶曆帝最信任的寵臣。
賈赦現在與人聊天不出三句必然要提一提誠意伯與賢德妃,這就搞好的很多大臣們對他很不耐煩,甚至有些許厭惡。
他這樣的做法是替賈瓊完美的拉走了仇恨值。
賈瓊跟在慶曆帝的身後一起來到了鳳藻宮中。
他頓時有些意味深長的看了慶曆帝一眼,皇帝還真是有意思。
在章坎被貶謫出京的時候,賈瓊便知道自己必然是會被慶曆帝所召見的,但是他怎麽也沒想到召見的地方會在賈元春的鳳藻宮裏。
“賢德妃是你二叔賈政的嫡長女,你們是堂姐弟,這些年沒見過,應該也挺想念彼此的,這次朕便特意帶你來鳳藻宮見見的你的堂姐。”
慶曆帝見賈瓊有些犯愣出言解釋道。
“多謝皇上恩典!”
賈瓊還能說什麽隻能擺出一份感激的樣子。
慶曆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當他們兩個人來到鳳藻宮的時候,賈元春早就帶著身邊的宮女太監在鳳藻宮門口迎接慶曆帝和賈瓊的到來!
“臣妾參見皇上!”
賈元春見到慶曆帝急忙上前一個萬福然後開口問安。
“愛妃,朕將你的堂弟帶來了!”
慶曆帝上前將賈元春攙扶起來然後伸手一指站在背後的賈瓊笑著說道。
“臣誠意伯賈瓊拜見賢德妃娘娘!”
賈瓊急忙上前給賈元春行禮,雖然他與元春是堂姐弟,但是在皇宮之中,還是需要重視皇室的禮節的。
“小弟,快快請起!”
賈元春快走兩步來到賈瓊的麵前伸出雙手攙住了他的雙臂,臉上流出了的感情就和真的一樣,不得不說演技高超。
“賈瓊,你是愛妃的堂弟,便也是朕的堂弟,說起來咱們這裏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間何須如此多禮?”
慶曆帝看著賈元春和賈瓊笑著說道。
“皇上將末將當成一家人,是皇上對末將的寵愛和信任,但是末將作為臣子卻不能因為皇上的寵愛便得意忘形,忘了自己身份。且不說末將並非皇上的至親,就算是至親也應該知道君永遠是君,臣永遠是臣。”
賈瓊義正言辭的說道。
“你能這樣想,朕很開心啊!”
慶曆帝對於賈瓊的這個回答可以說是非常的滿意的。
現在這個時間趙景林和趙景宣並不在宮中,若是他們在宮中,慶曆帝真的想讓他們好好聽一聽賈瓊的這一句話。
同時慶曆帝也想讓朝廷裏麵的群臣們都聽一聽賈瓊的這番話。
現在朝廷中的群臣便是犯了這個毛病,他們以為效忠了大梁便是忠心。
卻不曾想慶曆帝要的是他們對自己的宣誓效忠,而非所謂的效忠大梁。
簡單說他們這些群人個個都覺得自己是對大梁盡忠,是為了大梁的命運著想,他們卻不知道慶曆帝想讓他們做一些什麽。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