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舉薦賈瓊
字數:5078 加入書籤
大理寺卿按照大梁朝的規格是正三品的官職,現在慶曆帝直接把嚴峻從正三品降到了從四品。
要知道大理寺少卿都是正四品的。
雖然說嚴峻還是保留了大理寺卿的職務,但是在品階上卻已經比自己下屬的兩個少卿都要低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隻要在犯點什麽差錯,他就真的要跟大理寺卿的職務說再見了!
他剛升任大理寺卿還不到一個月,這大概是大梁朝曆史上最快的一任大理寺卿了。
最重要的是滿朝文武都知道嚴峻是慶曆帝親自一步一步從正六品的閑職上提拔到現在的位置的。
可是這一次慶曆帝也絲毫沒有手下留情。
這也讓滿朝文武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一個個的腦袋縮的更低了。
“順天府!”
慶曆帝處置完大理寺卿嚴峻之後又點了順天府尹。
“臣在!”
耿精忠一臉委屈的低著頭跪在那裏應了一聲。
他是萬萬沒想到啊,這最後還能點到自己?
這案子跟順天府可是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呀!、
“這件案子雖然不是發生在順天府的管轄範圍之內,但是趙飛燕這一次是來京城敲響了登聞鼓,所以你順天府也是有幹係的,你可敢前去破案?”
慶曆帝似乎看出了耿精忠的想法直接說道。
“臣該死,臣能力不足!”
耿精忠聽到慶曆帝的話隻覺得一陣肝疼,但是皇帝的話他也隻能聽著了。
不過聽話歸聽話,但是還是保命要緊,這案子說破天了不能接!
所以耿精忠很果斷的就是說自己能力不足。
“能力不足?罰俸兩年,降兩級留用以觀後效!”
慶曆帝聽到耿精忠的回答也是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處罰道。
“謝皇上!”
耿精忠謝恩之後便低著頭在也不吭聲了,不過他的心裏則是深深的鬆了口氣。
慶曆帝的處罰雖然不輕,但是至少自己不用在擔心跟這件案子扯上關係了。
慶曆帝點完耿精忠的名字有把目光投向了刑部。
刑部尚書劉煥之自然是不會接下這個案子的,最後也是罰俸三年,降三級留用。
一個正二品的尚書被降成了從三品。
之後張柬之也沒能逃過去,同樣的也是罰俸兩年,降兩級留用。
這才剛升到正二品不到一個月有回到了正三品。
最後連內閣閣老徐平秋也被點名了。
雖然慶曆帝給徐平秋留了麵子,沒有降職但是還是罰俸三年。
若是不知道情況的朝臣還以為慶曆帝這是在借著偵破案子的理由克扣朝臣們的俸祿呢!
慶曆帝點了一圈的名字,這些朝臣似乎打定了注意。
你罰任你罰,降職任降職!
我要接下案子算我輸!
慶曆帝也是搞得有一些無奈了,難不成要讓他一個堂堂的帝王去偵破一個滅門案子?
雖然這個案子的凶手已經很清楚了,但是現在一是沒有證據,二是中州王現在不是輕易能夠動的。
所以慶曆帝現在很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既能夠把趙家滅門慘案給結案同時還能不把中州王給惹毛。
滿朝文武當中這樣的人竟然沒有一個。
慶曆帝也是在心裏忍不住歎息著。
“啟稟皇上,臣有一個人選!”
就在朝堂再次陷入死寂的時候,張柬之突然開口說話了。
“哦?張愛卿說的是誰?”
慶曆帝聽到張柬之的話便已經猜到了他要說什麽。
“錦衣衛指揮使賈瓊賈大人!”
張柬之緩緩的說出了賈瓊的名字。
滿朝文武聽到賈瓊的名字時都是眼前一亮。
不少人都在暗自懊惱自己剛才怎麽就沒有想到賈瓊呢?
他是錦衣衛指揮使,執掌錦衣衛,這種案子正是他應該去調查的。
“臣附議,臣覺得這件案子非賈大人不能偵破!”
劉煥之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張柬之的提議。
“賈瓊今日才剛剛完婚,朕還打算讓他好好陪一陪新婚夫人呢!”
慶曆帝搖了搖頭拒絕了張柬之的提議。
“皇上,賈大人是您的臣子,他理應為陛下您分憂,為朝廷盡忠。現在這個案子正是需要他出力的時候,臣以為賈大人對陛下忠心耿耿,他心裏雖然會有一些委屈,但是他必然可以理解陛下大的苦心的!”
徐平秋笑著走出朝班看著慶曆帝說道。
“徐閣老說得對!”
徐平秋這一開頭,不少太上皇一係的官員們全都站了出來開始推薦賈瓊。
“難道朝堂之上除了賈瓊之外,就一個能用的臣子都沒有了嗎?”
慶曆帝十分惱怒的在自己龍椅的扶手上重重的拍打了一下。
那幾個站出來支持賈瓊的官員全都是嚇得渾身一激靈,忍不住縮了縮脖子。
不過他們心裏並不是很慌,畢竟他們是跟著徐平秋一起開口的。
真有事兒有徐平秋在前麵頂著呢!
慶曆帝雖然一開口能把群臣的意見全都給壓下去,但是他也看出來了整個朝堂裏麵恐怕是一個人都找不出來了。
“皇上,不如就讓老奴去把賈大人給請來?”
韓琛看著慶曆帝的樣子低聲開口說道。
“現在這個時辰不太合適,還是等到早朝的時候吧!”
慶曆帝這一次沒有拒絕韓琛的提議。
“現在離早朝的時間還早,皇上不如先回宮休息一下吧!”
韓琛低聲說道。
“好!”
慶曆帝站起身邁開步子直接走出了長信殿回長信宮去了。
在場的百官一個個全都傻眼了。
皇上走了,他們該怎麽辦?
也走?可是剛才也沒有宣布散朝,他們並不敢離開。
一個個的站在那裏你看我我看你的!
“徐閣老,我們怎麽辦?”
一個膽子大一些的官員小聲的朝徐平秋問了一句。
“怎麽辦?等著唄!”
徐平秋淡淡一笑然後走到大殿裏一個柱子的旁邊然後直接靠著柱子席地而坐閉上眼睛休息了起來。
其他的官員們看到徐平秋大的樣子也知道今日他們是走不成了,於是乎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席地而坐靠在一起休息起來。
此時還沒有過子時,距離早朝還有幾個時辰。
這些官員們也都累得不輕,也隻能坐在那裏抓緊時間休息起來。
畢竟誰也不知道等得到上朝之後會是什麽樣的局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