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後宮的消息
字數:4368 加入書籤
賈瓊聽完耿精忠的話微微一笑說道:“其實就算是那些古扇真的在賈赦的手中也不能說明這人便是被賈赦逼死的。”
耿精忠聽到賈瓊的話愣住了。
“賈大人,您的意思是?”
耿精忠急忙出言問道。
“那對老夫妻不是說了麽前去逼死他侄兒石呆子的人是通州知州張淩嗎?萬一是那張淩借著賈赦的名頭幹的事兒呢,事後為了掩蓋真相把扇子賣給賈赦也是未可知的事情嘛!”
賈瓊笑著說道。
此時的賈瓊心裏是相當難受和憋屈的。
他實在是不想說這樣違心的話語,但是他現在必須要這樣說,在他反擊開始之前必須先保住賈赦才可以。
若是真的因為這件事情把賈赦牽扯進去,趙景宣勢必會借機把事情擴大化。
到時候不但會把自己牽連進去,甚至牽扯到整個榮國府。
在原著當中,這件事情便是導致最後賈赦獲罪,榮國府被抄家的原因之一。
現在又有忠順王的推動,恐怕到時候整個事情隻會愈演愈烈。
所以現在賈瓊無論如何也要先把賈赦給保住。
這樣雖然讓賈赦覺得很難受,但是這也是為了保護整個榮國府。
榮國府內的其他人可沒做錯什麽,不能讓他們因為賈赦的事兒被牽連。
最起碼也要取得慶曆帝的聖旨,最後即便是把賈赦給搭進去,隻要能保住榮國府的其他人,賈瓊都不會有任何的猶豫的。
耿精忠聽完賈瓊的話頓時眼前一亮,但是隨即想起張淩的座師是徐平秋又陷入了猶豫和糾結之中。
“賈大人,那張知州的恩師可是徐閣老啊,這一次聽說他晉升和徐閣老就有直接的關係啊!”
耿精忠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說了出來。
但是這種消息賈瓊早就掌握了,而且還知道所有的真相。
“耿大人,你不要被看到的表象蒙蔽了眼睛,我覺得你可以去仔細查一查張淩這個人,你會有意外的發現!”
賈瓊一臉篤定的看著耿精忠說道。
“嗯?”
耿精忠見賈瓊說的如此的肯定,心裏頓時有底了。
賈瓊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他手裏可是掌握著整個大梁最強大的信息諜報網。
耿精忠知道賈瓊必然是查到了什麽消息,才敢如此肯定的跟自己說讓自己去調查。
至於說為什麽不是錦衣衛直接出手,而是讓自己出手。耿精忠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現在張淩牽扯到了賈赦,賈赦是賈瓊的父親,無論說兩個人的關係看上去有多麽的不好,但是父子血緣是切割不斷的,所以錦衣衛的介入隻會引起更大的閑話。
“下官知道了,請大人放心!”
耿精忠聽到這裏心裏也有了自己的選擇。
其實在他一開始選擇來找賈瓊的時候,他的內心裏已經下定決心要爭取賈瓊的幫助了。
所以賈瓊讓他調查的事情,他肯定會去仔細的調查一番。
賈瓊聽到耿精忠的回答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張淩把趙景宣也給拖下水,到時候看著趙景宣如何應對!
雖然說張淩和趙景宣之間的聯係很隱秘,但是這對錦衣衛來說真的不算什麽。
若真的隻是讓耿精忠帶著順天府的衙役們去調查,恐怕什麽都查不到。
但是賈瓊這一次可不會袖手旁觀,既然趙景宣都已經向自己宣戰出招了,自己也不能坐以待斃。
賈瓊早就已經讓蔣春把所有有關張淩和大興錢莊的交易,以及大興錢莊屬於趙景宣的證據全都準備好了。
隻要耿精忠那邊開啟調查張淩,錦衣衛便會不動聲色的把證據提交過去。
到時候著急的恐怕就是趙景宣了。
而且有了趙景宣的出現,賈瓊也可以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把罪名先丟給張淩。
到時候即便是鬧到慶曆帝的麵前,這案子也有的打。
至少賈瓊不會顯得那麽被動了。
耿精忠算是完全領會到了賈瓊的意思。
在達成共識之後,耿精忠便告辭離開了。
他現在的目標也是相當的明確了,那就是盯著張淩這個通州知州去調查了。
而在耿精忠走了之後,賈瓊本想去陪秦可卿吃晚飯,但是還沒等他剛送走耿精忠,蔣春便後腳匆匆趕了過來。
“大人,您讓我們調查的事情,現在已經有眉目了!”
蔣春來到賈瓊麵前掃視了一下四周然後低聲說道。
“你說的是後宮那件事情?”
賈瓊看到蔣春的樣子低聲詢問道。
“是的!”
蔣春低聲應了一句。
賈瓊轉身就往自己的書房走去,蔣春緊隨其後,兩個人來到了賈瓊的書房當中。
“大人,這裏是關於後宮的一些資料!”
蔣春將手裏的資料遞給了賈瓊。
賈瓊接過資料仔細的看了起來。
上一次忠順王府的人到榮國府鬧事兒的時候,賈瓊便聽到其中一個下人小聲嘀咕說是賢德妃在宮裏的好日子沒幾天,雖然聲音很小但是賈瓊還是聽到了。
賈瓊也把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
那件事情之後他開始讓錦衣衛調查後宮裏的情況,因為錦衣衛的職責主要是監察百官的,後宮並不在錦衣衛負責的範圍之內,所以錦衣衛掌握的消息並不是很多。
但是賈瓊既然說了,那麽蔣春必然也要想辦法去調查。
好在禁軍統領尉遲星與賈瓊是至交好友,禁軍與錦衣衛的關係也是非常不錯的。
所以在禁軍的幫助之下,錦衣衛還是查出了一些端倪。
賈瓊快速的將資料看完,不過看完之後他的臉上露出了難看的表情。
他原本就已經做好了賢德妃元春在宮裏日子過得不好的打算,但是他沒想到元春的處境已經差到了如此地步。
也是因為上一次省親剛過去沒多久,無論是榮國府還是賈瓊都沒有想到元春的處境會突然變得那麽差。
當然其中最主要還是因為慶曆帝對元春的態度。
雖然說元春加封了賢德妃,鳳藻宮尚書,但是慶曆帝的態度才是後宮裏的風向標。
若是沒有慶曆帝的恩寵,即便是皇後地位都沒那麽穩定,更何況是元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