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藥不對症
字數:3831 加入書籤
葉知秋聽那婦人說起那幾味藥,越聽越是眉頭緊皺。
以至於婦人說完了,看著葉知秋那樣子,不由得都心虛:“大夫,有什麽問題嗎?”
葉知秋點點頭:“自然有問題。這藥估計也是你們聽來的,沒舍得花錢去問問赤腳大夫吧?”
村裏赤腳大夫,十裏八鄉基本都在那兒看。大病未必行,多數是跟了師父學了幾年,藥都還沒弄明白,實在沒什麽天賦,就回家了,也有赤腳大夫自己收的徒弟教出來的。
這樣的大夫,治個簡單毛病還是行的。收費也便宜。
而且藥材多數是自己采的草藥。
有時候病人沒錢,赤腳大夫也就告訴人家自己去找——橫豎那些藥材也都是常見的草藥,不難找。
所以那婦人說的情況,其實也常見。
但葉知秋突然說出這話來,婦人和漢子都瞬間驚住了,磕磕巴巴地反問:“大夫怎麽知道——”
葉知秋輕歎了一聲:“因為是個大夫,就不會在這個時節,開這個藥給你治風寒病症。”
她解釋道:“春夏因風熱,交感流涕,頭重腳輕,用桑葉,菊花,薄荷,的確能迅速緩解病症。這些藥性都是寒涼散熱,正好對症。可若是秋冬風寒,再用這幾味藥,寒上加寒,那如何能治病?肯定是越吃越嚴重。”
謝雲也給那婦人診脈完畢了,當即看一眼葉知秋,輕聲道:“這是寒症導致的咳嗽,並非肺癆。”
葉知秋頷首:“正是。方才我還納悶為何一個普通風寒導致的咳嗽,竟到如此嚴重,現在才明白,是藥不對症。”
那漢子一聽這話,激動得不行,手緊緊地握住了婦人的肩膀,聲音甚至都有點兒哽咽:“不是肺癆!太好了,不是肺癆!”
婦人也是瞬間紅了眼眶,活脫脫的劫後餘生。
葉知秋提起筆來:“隻是病症到了這個地步,還是難治。恐怕得吃一段時間的藥。”
漢子毫不猶豫:“我們治!砸鍋賣鐵也治!”
婦人倒是遲疑著問了句:“大夫,藥貴嗎?”
這幾個字,像是有千鈞重的分量,瞬間壓得那漢子背脊都一塌,也沒了方才的堅決和底氣。
看著這情景,還有啥說的?都是沒錢鬧的。
有心想要再訓斥幾句的葉知秋,最終還是沒忍心說更多,隻輕聲道:“以後有病,還是尋大夫看看吧。還是不能胡來。不然小病弄成了大病,得不償失。”
頓了頓,她又道:“我給你們盡量開便宜的藥。但這個藥一定按時按量吃,不可節省,否則真要出人命了。”
漢子幾乎要跪在地上磕頭,還好被素練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紅著眼睛,重重道:“大夫,您大恩大德,我給您當牛做馬!”
葉知秋失笑:“這也是東家定的規矩,你們回去幫忙多說說咱們春暉堂就行了。當牛做馬肯定不用。”
說完她“刷刷刷”開了藥方:荊棘穗,防風,麻黃,紫蘇葉……
等抓完了藥,抓藥的老先生便高聲唱道:“這是三副藥,正好是三日的量,原本應收五十錢,東家高義,隻收半價,二十五錢——”
葉知秋開的藥都是常見藥,因此才會如此便宜。
但對於其他醫館來說,也的確是更便宜一點——主要藥價就便宜了一點,賺得少。
因此,這個價格一出來,頓時排隊看病的人都驚了一跳,紛紛議論。
謝雲此時也溫和地說了兩句:“我們醫館開藥,都是能用便宜尋常的藥,就用便宜尋常的藥,所以才不貴。但也不是所有病症都不貴,畢竟用藥不同,肯定價格也會不同。”
他是真怕後頭的人藥貴了,反倒是覺得他們想賺錢。
這種事情,還是提前講清楚最好。
葉知秋也頷首:“對,隻是這個病症能用便宜藥罷了。病症不同,下藥不同,自然價格也會偏差。但諸位放心,我們不會坑大家的錢。不會故意開貴的藥。這一點,天地為證,若有違背,隻叫我們受天罰。”
那漢子率先就喊出了聲:“春暉堂真是仁義!東家真是大善人!”
大善人諸葛瑾剛一下馬車,聽見的就是這麽一句。作為東家之一,他一腦門子的糊塗:??
不過,這種感覺還是讓人有點忍不住心情愉悅,腳下發飄——就是諸葛瑾不用腳走,他坐輪椅。
而另一個股東葉知秋,也是忍不住的心情大好。
葉知秋笑盈盈催促:“去吧,拿了藥回去熬吧。天冷,盡量不要再受寒了。”
那夫妻二人感恩戴德地走了,那感激的樣子,是真恨不得給葉知秋當牛做馬。
而這一幕,也讓後頭排隊看病的人,多了幾分動容。
身為病人,誰能不喜歡這樣的大夫呢?
既不嫌棄你窮,還不嫌棄你可能病症傳人,不僅態度和藹可親,還願意給你開最便宜的藥治病——這哪裏是大夫?這分明是神仙下凡啊!
葉知秋渾然不知自己形象已經變成了這樣,不然她估計還能笑得更燦爛一點。
很快排隊問診的人看完,幾乎上午也就過去了一半。
眼看著沒有病人過來了,葉知秋就去後頭看了昨日那中風的患者。
他的情況,看起來比昨日又好了一些,說話口齒清晰多了。而且那本來已經麻木沒有感覺的半邊身子,也微微有了一點感覺,這樣下去,說不定將來還真能恢複一點。
經過家裏人的勸解,他也意識到能撿回來一條命就很不錯,也不再糾結自己現在這樣子。
葉知秋為他診了脈,又調整了藥方,叮囑他每日最好過來針灸,就吩咐他兒子可以將人帶回去了。
畢竟在醫館也處處不方便。
直到這個事情也忙完了,諸葛瑾才湊上來,感慨地說了一句:“我好像有點明白過來,你為什麽定下這個每日頭三名不收診金的規矩了。”
葉知秋應一聲,輕歎道:“因為隻有真的窮,才會舍得吃這麽大苦頭,天不見亮就來排隊,隻為了節省一點診金。”
她不是神仙,也不是大善人,她開醫館,也要賺錢,也要說利,所以不能人人都不要診金。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一把又算什麽難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