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朕要成立糧行
字數:4791 加入書籤
餘津樓雅間內。
各大糧商家的主事人紛紛在此,此雅間格外的大,不輸一般院子的大堂了。
而今,這些主事人坐成兩列,一邊是北方糧商,另一邊是南方糧商,雙方互相麵麵相覷,眼裏的敵意很重。
喝起茶來,也是寡淡無味。
正這時,雅間門開了。
“皇上駕到。”
閆老一聲唱諾,讓雅間內的所有人皆是表情一變,隨即連忙跪下。
林楓帶著錦衣衛們,還有蕭竹雨和葉青淮二女進來,坐在了最上方的位子。
“草民叩見陛下。”
“都平身,坐。”
林楓淡淡拿起茶杯,隨即掃視了眾人。
其中,一個女子的身影格外顯眼。
此女身著華服,下麵是淡色長裙,皆為素色,絲毫不張揚。
然而即便如此,那華富下曲線曼妙,凹凸有致的身段,還是藏不住。
再加上其亭亭玉立的高挑身段,和那修長的腿勾勒出充滿張力的弧線,分外惹人眼球。
那媚人的俏臉看不出年紀,保養的極好,唯獨其身上那貴婦人氣質,和美眸中幾分不怒自威的樣子,能看出這是閆老口中的女強人。
這女人有些膽色,被林楓這樣打量,也是最初吃驚的躲避了一下林楓視線,但後麵,卻大著膽子看了林楓幾眼。
有意思。
林楓落座,剩餘的主事人也齊齊落座。
“劉和,管莽,聞玉山,朕要你們辦的事怎麽樣了?”
三人聽了林楓的話,一臉激動。
“陛下,我家籌到了八百萬斤糧食。”
“陛下,我家籌到了一千萬斤糧食。”
“陛下,我家籌到了一千三百萬斤糧食。”
“嗯。”林楓不鹹不淡的點了點頭,說道:“朕之後便派戶部官員,以平價收購,你等放心。”
三人也鬆了口氣,他們怕就怕皇帝又和上次一樣,直接強征了。
隨即,三人又有些激動起來,麵麵相覷,最後聞玉山這個機靈點的站出來說道:“陛下...”
“關於上次陛下您說的糧食機構的事情。”
“我等皆為陛下辦事,可現在八字還沒一撇,這幾家南方的糧商就都湊著過來了。”
“陛下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啊。”
聞玉山的話,聽起來甚至有些委屈。
然而這話說完,南方的三家坐不住了。
三家主事者齊齊跪地磕頭,謝家的謝廣說道:“陛下,請恕草民多嘴。”
“我等聽說了陛下要成立糧會一事,特來為陛下分憂。”
“哦?”
林楓淡淡一笑:“你們能為朕分什麽憂?”
“你們看到了,劉家,管家,聞家,皆是為朕籌措江南賑災糧食,立下了功勞。”
“加之朕也要對大奉糧食進行管製,這才有此糧會。”
謝廣見皇帝沒有暴怒,這才鬆了口氣,感激的目光隱晦的看了眼旁邊的崔靜雲,隨即叩首:“陛下。”
“我謝家在江南行省糧商一行,很有底蘊,能為陛下分憂。”
“若陛下於一個月前施恩於我謝家,我謝家的糧食渠道,便可為陛下更省功夫的籌措糧食,進行運輸。”
其他兩人也點點頭。
“是啊陛下,會稽可沒受災,而且自古便是糧食出產地,從會稽運糧,甚至更容易,更方便。”
“陛下,湖廣也是一樣。”
謝廣又說道:“陛下所成立糧會,若隻於大奉北方,南北失和,此為陛下高瞻遠矚所不利也。”
“我等都願為陛下糧會出一份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林楓不動聲色,而是淡淡笑了笑。
而北方三家聽到這可急了,若不是皇帝在這,他們必定要破口大罵了。
甚至在皇帝來之前,他們就已經互相怒罵,威脅過了。
“你等是什麽意思?你等敢威脅陛下?陛下成立糧會,那自然是大奉糧會,隻因沒有你等,你等便敢對抗陛下?”
劉和急了,忙扣起帽子來。
南方三家也急了,匆忙要解釋。
“行了。”
“朕聽明白了。”
林楓淡淡擺了擺手:“糧會,乃朕所提所想,朕自然也能為你們做主。”
“若不是你們這些商人之奸詐,朕何須成立此機構?”
“你等這些商人,仗著自己人多,錢多,糧多,肆意操縱糧價,發國難財。”
“承平日久,天下豐收之時,你等便打壓糧價,令糧價賤如泥土,然後趁機大肆收購。”
“而災年之時,你等便哄抬糧價,令糧食貴比黃金,令百姓賣兒賣女。”
“其實以朕之目光,你等商人,其實各個該死。”
林楓這話沒有任何情緒,卻令在場糧商各個額上冒汗,背脊發涼,腿肚子打哆嗦。
更是無人敢直視他那攝人雙眸!
“陛下...”
“不必爭辯,朕比你們還清楚,該怎麽賺錢。”
林楓玩味的一笑:“而你們的資料,朕這裏非常清楚,你們的爭辯是無意義的。”
南方三家主事者更害怕了,三人齊齊跪地。
“所以,朕要成立糧行。”
“此乃官營機構,入者皆有官身,朕還會令巡檢司官員加入,還有錦衣衛的監督。”
“你們要做的,是為朕平抑糧價,豐年,不至於穀賤傷農,災年,不至於餓殍遍地。”
“豐年儲存糧食,災年售賣甚至發放糧食。”
“朕隻會派人監督,而不會完全主導。”
“你等幾家,皆可加入,朕也可賞賜官職。”
“但加入,便要出錢買名額。”
“名額,朕準備了十五份,因北方三家為朕立了功勞,朕現在便獎賞他們三家,一人半份。”
“朕這次拿出六份來,供你等,乃至天下糧商出錢認購。”
“閆老,把糧會的資料,以及框架,為各位看一看。”
林楓說完便拿起了桌上茶杯淡淡喝了一口,讓閆老派人給他們發放寫的資料和框架,給這些人思考的時間。
然而事實上,在聽到入者皆有官身時,這些人便已經激動了。
商人本來就是賤籍,雖然明朝已不限製商人科舉,但說實在的,正兒八經科舉,誰卷的過讀書人啊。
卷不過,就要花錢買官,這招前幾年還行,可誰不知道而今聖上已重塑科舉。
更別說這糧會雖是個監督機構,沒有執法權,但地位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