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要朝廷給個交代
字數:5807 加入書籤
這些不舒心,倒不是來自於蕭宏業。
蕭宏業似乎已經打定主意老實起來了,雖然暗地裏有些小動作,但在朝政上,卻是沒有一次和林楓唱反調。
而反彈的是其他勢力。
首先是藩王,皇家宗室這些勢力的反彈。
慶懷王兒子的那件事,到底是傳開了。
這一下,就引起了大奉藩王,以及皇家宗室的不滿。
畢竟大奉藩王,皇家,不受法律約束,這是寫在祖製裏的事情。
林楓不管不顧,貿然違背,而且還是為了錦衣衛中一女子?
何其荒唐!
再說了,錦衣衛連藩王之子都敢動,誰知道會不會下一步對他們動手?
因此,來自各方的上奏,彈劾,那是層出不窮。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朝中許多清流,大奉各地方的知府,知縣的上奏。
這彈劾的是翰林院的事!
翰林院那宣揚改革的驚人之言,到底是傳播了出去。
而宣揚這些的,還是一個之前沒有官身的女子!
簡直荒唐!
除此之外,皇帝竟還從改革派中挑了一人,將其升入戶部,一上來便是戶部侍郎!
這背後的政治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因此,那些恐懼自己利益受損的各方勢力,便齊齊上奏,彈劾翰林院。
也有許多清流彈劾翰林院的申玉珂,認為其不配為學士。
就連剛被林楓提拔的江奇誌,也被明裏暗裏的彈劾。
除了既得利益著擔心利益受損之外,這背後應該還有蕭宏業的推波助瀾。
隻是,這些全被林楓暫時壓了下來,反而令閆老將這些人全部記下,等著秋後算賬。
這一天,總算是來了。
清晨。
天色蒙蒙亮。
林楓自坤寧宮寢宮起來,蘇子衿乖乖的為他更衣,洗漱,隨後又和小婉一起將他送到寢宮外。
“行了,朕上朝去了。”
林楓淡淡一笑,轉身出去。
“恭送陛下。”
蘇子衿和小婉一起說道。
待林楓離開,小婉還眉眼帶笑,倚在門後,看著皇上離開的背影。
“行了,別看了。”
蘇子衿秀眉緊蹙,隨後又歎了口氣。
小婉怎麽就那麽花癡呢?
不光在寢室內對皇上言聽計從,而且,還對那昏君的話百依百順,甚至,幫著一起折騰她!
她都不知道這貼身侍女,到底是不是她養的了。
“娘娘真是的,大清早便皺著眉,小婉聽說這樣下去老的快。”
小婉笑盈盈的說道。
“去你的,沒大沒小。”
蘇子衿歎了口氣,別的都還好,但如何處理和小婉的關係,她是真的迷茫了。
“陛下這些天每天都來坤寧宮,娘娘明明高興,怎麽還一直歎氣。”
小婉不解的說道。
那是你不知那昏君對我做了什麽!
蘇子衿心道。
至於高興...小婉這死妮子,判斷她高興不高興,竟隻有在鳳床上為標準嗎?
下了床,她何曾高興過?
想到這她羞紅了臉,怒道:“去備早膳,別再這貧。”
小婉正色,點點頭,隨後邁著歡快的步伐離開了。
娘娘隻怕是擔心陛下不過一時興起,之後又不來了,所以傷懷悲秋吧?
那她這個小丫鬟,便要更加努力了。
蘇子衿還不知道自家侍女如何想的,否則,必定要大義滅親了。
...
另一邊。
林楓出了坤寧宮,金讓太監,蕭竹雨,以及葉青淮等人早就等好了。
見林楓來了,都齊齊下拜:“叩見陛下。”
“都平身。”
林楓淡淡擺手,隨即準備上禦駕了。
正這時,葉青淮卻是急忙喊道:“陛下!”
“嗯?”
她來到林楓身邊,小心掏出一封密信:“這是閆老送來的,加急迷信!”
“嗯,朕瞧瞧。”
林楓點點頭,拆開一看,便是欣喜若狂!
“善!做得好!”
他很快收起了密信,隨即看著麵前嬌豔女子,說道:“朕也要賞你。”
“陛下,不必了。”
葉青淮冷冷道:“陛下有此心,還不如賞給其他女人。”
“臣不需要。”
這番冷傲又凜然的姿態,令林楓玩味不已。
一旁蕭竹雨聽了卻是又羞憤,又不滿,小聲嘟囔著:“裝什麽大度...”
“少給陛下惹點麻煩,再擺出這副樣子也不遲!”
她很是不屑。
葉青淮倒是沒聽到,反而林楓淡淡笑道:“下了早朝朕再收拾你!”
隨即,便上了禦駕。
而原本冷傲不已的葉青淮,卻是在聽到林楓那帶著怒氣的聲音後,嬌軀一顫。
那飛魚服下的美腿悄悄合攏,耳根也是有了微微泛紅。
她匆匆看了蕭竹雨一眼,見她沒注意到,這才鬆了口氣。
殊不知,這一幕被禦駕上的林楓看的一清二楚。
林楓早就覺得奇怪了。
葉青淮早該屈服的人,卻是自從進宮後,便不斷的向林楓擺出這番冷傲不屑的姿態。
不管何時都是如此。
林楓一開始還以為她是真生了自己的氣。
不過,昨天中午,林楓便再也沒忍住,將葉青淮按在了太極殿,毫不留情的收拾了一番。
本以為葉青淮就此老實了,可沒想到她被欺負的時候求饒不已,可到了今天,還是這副樣子。
那...
她擺出這副姿態的緣由,便有些耐人尋味了。
林楓一副發現寶藏的樣子,得意的笑了起來。
...
早朝。
金鑾大殿。
文武百官肅然而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萬歲!”
龍椅之上,林楓看著殿內群臣的樣子,冷笑不已。
方才閆老送來的密信,已經是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而今,不過是令這些混賬先囂張一下而已。
“有事啟奏!”
金讓太監扯著嗓子喊道。
“陛下,臣有事要奏!”
殿內,通政司左通政翟玉書站了出來。
“說吧。”
林楓淡淡道。
通政司,也是將大奉各地的內外奏疏,一並提交給皇帝的機構。
同時,朝會還可以引奏臣民言事,以此參議。
除了收納上提奏疏之外,基本上是個清談的官府。
“陛下,近日大奉各行省,各府,俱有上奏。”
“都是彈劾翰林幹政,越權之舉!”
“而且,大奉各地,這些言論也傳播很廣,許多百姓,讀書人,都是異常憤懣。”
“要朝廷給個交代。”<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