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舍小利而套大利
字數:4735 加入書籤
蕭宏業早有預感,這一戰會令林楓威望更近一步,令他難堪。
但他沒想到,來自林楓的屠刀,這麽快就落下來了。
內閣,兵部,甚至還有這些天來上奏彈劾的那些官員。
若這些都失去了,那他蕭宏業就徹底沒了勝算,隻有盤外招了。
他準備啟動自己的計劃了。
...
早朝一過,京城便立刻下了昭書。
大奉贏了,韃靼徹底歸降,一下子傳遍了京城的街頭巷尾。
人人都議論紛紛,原本還對皇帝不接納韃靼使臣有些微詞的百姓,而今則是各個稱頌起了林楓。
林楓的威望,當即在京城攀升至了頂點。
而隨著昭書的頒布,也會一步步傳遍大奉各行省各地!
可以說,即便是林楓即位之時,也沒有如今日這般深入人心。
...
太極殿。
下了早朝後,林楓的近臣們,便齊齊被他叫了過來,在此討論韃靼戰敗之後的影響,以及處理。
蘇洪,閆老,魏胥,紀鴻,海正,江奇誌,荊子墨,何堅。
這些都是林楓信任,且大有助力之臣。
而今,他們也是齊齊朝林楓下拜:“恭賀陛下!”
“行了,朕早便開心過了。”
“而今叫你們來,主要是為韃靼的處理。”
林楓擺了擺手說道。
而作為了解皇上的近臣,他們也知道林楓務實不務虛,很快便討論了起來。
這些人也都有能力,從政治,軍事,經濟,外事,製度等各個方麵齊齊討論,最終拿出了一套處理方案。
蘇洪很快便讀了起來。
“陛下,韃靼一地叛亂不休,附而複叛,十分麻煩。”
“而今,當以各方手段,將其一勞永逸解決。”
“製度上,大奉接受韃靼各部的歸降,不再清算,遵我大奉統治,同時令他們廢除汗位,不再有爭汗的傳統。”
“將蒙古各部劃分邊界,理清蒙古人口,由大奉任命官員接管韃靼各部的治理,而給那些各部的貴族和統治者財富,將他們當廢物養著。”
“劃分邊界後,各部不能走動,牧民也不能跨界放牧,令蒙古無法擰成一股繩。”
“同時,朝廷為各部下達戰事,令他們襲擾瓦剌,女真部。”
“軍事上,在韃靼設置兩個衛所,駐紮大奉邊軍,三年一換。”
“經濟上,與韃靼互市通商,除軍械外,一律可賣到韃靼部。”
“韃靼地處草原,物產貧瘠,不管如何貿易,都不可能掙走大奉的錢,反而會令他們越來越窮。”
“而疆域劃分上,陛下可將韃靼疆域劃分出一部分,全歸大奉管理,而今朵顏部落與濟農部落戰敗,應從他們的疆域劃分。”
“於韃靼設立東廠錦衣衛,人手從原先的‘夜不收’隊伍中招募,另外,也從蒙古當地招募。”
“政治影響上,陛下可納娜仁托婭為妃,甚至為加強統治,可令韃靼各部多進貢些美女,收至陛下宮中。”
“陛下,暫時便這些了。”
蘇洪說完,有些惴惴的看著林楓。
這其中有許多內容,其實是有些過於反直覺的,也是過於開創性的,若非皇帝是林楓,而放在一般的皇帝,是決然不會同意的。
就比如其中將這些韃靼各部落的貴族,許以重利,將他們當廢物養著。
這便很是驚世駭俗,畢竟戰敗的是韃靼,他們不出錢就算了,還要大奉出錢?
這不是開玩笑嗎?
但這其實是很妙的一種做法,屬於舍小利而套大利。
若不給這些蒙古貴族榮華富貴,他們怎麽會讓出統治權?
一再叛亂,一再征討,那花費更是天文數字。
還有經濟上的,與韃靼開放互市,這一般中原王朝都認為自己吃虧,因為這會導致中原王朝的技術外流,比如兵器,火器這些技術。
但與韃靼貿易,韃靼是不可能從大奉賺走錢的,這一點,林楓看來都顯得十分超前。
他來自後世,自然知道隻要控製的好,經濟上的殖民,比直接統治要賺的更多。
直接統治,還要去管理,駐軍。
而若單純做生意的經濟殖民,連管理和駐軍都不用,便能通過貿易賺的大錢。
林楓有信心,在他改革大奉商業之後,這樣的情況會時常發生。
“不錯,很不錯。”
林楓相當滿意,甚至是欣慰。
他看著眾臣,都能從中看出哪一條是誰出的主意。
比如製度上的,肯定是蘇洪,魏胥出的注意。
而類似於當廢物養貴族的想法,這般陰損,肯定來自於閆老。
軍事上的駐軍,肯定是何堅出的主意。
而經濟上,隻怕是何堅,江奇誌,荊子墨等三人出的主意。
不過...這要求各部進獻美女...
林楓嘴角微微抽搐,看了看閆老。
肯定是這老家夥出的主意!
“這些政策都不錯,不過朕還有一些補充。”
“蒙古苦寒之地,他們之所以經常劫掠,除了他們本就是衣冠禽獸之外,也存在地理原因。”
“那裏糧食出產不夠,若是部落人數一多,氣候一變,養不活這些人,便隻有興兵劫掠。”
“朕可借用糧會,先賣給他們平價糧。”
林楓淡淡說道。
這話一出,紀鴻有些鬧不明白了,問道:“陛下,糧會乃為大奉百姓所設。”
“而蒙古山高路遠,運糧至那裏,這價格要貴上許多,為何賣他們平價糧?”
“這豈不是我大奉從他們那賺不到多少錢?”
紀鴻作為戶部尚書,還有半句話沒說,甚至可能還要貼一些錢進去,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若真如此,韃靼這爛攤子還不如不要了。
“紀尚書有所不知。”
“若朕三年都朝韃靼賣糧,那韃靼內部,可還有人耕種?”
林楓玩味的問道。
“這...蒙古苦寒,雖有人耕種,但產量自然比不得我大奉良田。”
“而放牧乃看天吃飯,若氣候不對,部落人數多了,便是饑一頓飽一頓了。”
“若陛下真以平價糧出售,而韃靼商人負責出運錢,隻怕運到韃靼,也比種糧要便宜。”
“這般下去,便不會有人耕種了,就連放牧,也是盡力而為。”
紀鴻很快便算出了這筆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