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小半年前的水災

字數:4152   加入書籤

A+A-


    所以,一日的散播謠言是不夠的,至少得三四日,才能讓新的流言蓋過之前的流言。

    眾小廝聽令一應,這就美滋滋的抱著自己的奶茶葫蘆,朝著外麵的集市而去。

    “我就說我的鼻子沒錯兒!看,這兒不是開著門呢麽!”

    院子裏的人剛走,就聽到熟悉的聲音前麵的鋪子傳來。沈嬌嬌轉頭看去,就是一愣。外麵的人也“哎”了一聲。

    “沈肥婆!是你!這就是你的新鋪子?”

    來人正是徐白倉,還有一臉無奈,被他拖拽過來的梁學佑。

    這兩兄弟在登門道歉的那日,聽陽丞君和沈嬌嬌說過要開新鋪子的事情,隻是不知道具體在什麽地方。今日摸過來,也算是碰巧。

    “你們兩個怎麽下雪還出門?趕緊進來。”

    “今日外頭有集市,也要到年關了,我們二人就打算出來看看有沒有什麽新鮮,置辦些年貨禮品,過年的時候要到縣城去過年。”梁學佑解釋。

    而梁學佑的父親要比徐家的父輩再高一級。

    兩家關係好,過年的時候,都是輪番的住在一處地方,第一年在梁家,第二年就在徐家,今年輪到了徐家。

    徐白倉的父親是丞縣,就在晴娘廟三裏外的縣城裏。

    沈嬌嬌把兩人迎進屋子裏來,梁學佑恪守規矩不忘行禮,但徐白倉是個冒失管得,進來就眼睛發亮的四處打量。

    “又研究出來什麽新美食?別藏著掖著沒義氣,快拿出來!”

    “誰瞞著我跟我夫君搞在一起,算計我姐妹的?竟然還有臉說我沒義氣?”

    話雖然這麽說,可沈嬌嬌還是感謝,他們讓自己看清楚了人渣的本質。

    打開一旁儲存奶茶的大甕。頓時,牛乳的香氣撲鼻而來。

    別說是徐白倉,就連梁學佑都享受的眯起眼睛來,聞著空氣裏多出來的香甜味道。

    因為大燕國上下都未有過乳製品,唯一的喝奶,還是嬰兒出生時候喝母乳。

    所以這種馨香醇厚的味道,他們從未聞到過。

    沈嬌嬌拿出新做的杯子,給兩人一人盛了一杯,又給三小隻一人盛了一杯。

    三小隻坐在一張桌子,梁學佑和徐白倉坐一處。

    鋪子雖然開著門,但是掛著夾棉的五彩門簾,鄰近後院門口的小灶台也沒滅,所以鋪子裏暖和的很。

    沈嬌嬌講了一下吸管的作用,徐白倉立刻就喝了一大口。

    奶香和紅糖珍珠的Q彈讓他一下亮了眼睛。

    “這輩子,我都沒喝過這種東西!”

    “這種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能喝的,有些人的身體接受不了牛乳,喝了可能會拉肚子。”沈嬌嬌提醒道。

    到時候這一條勸告,也會放在雕一塊牌子,放在門口。

    想到這裏,沈嬌嬌又摸著下巴開始思索,之前和金灣樓合作,菜品共享也定製了牌子掛在門口。眼下,自己是不是也能把這個新鋪子納入進去?

    這是不是就算連鎖店了?

    沈嬌嬌在這邊思索,伊尹已經自來熟的和徐白倉和梁學佑打趣起來,還說了方才沈嬌嬌的神想法。

    聽的兩人瞪大眼睛。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沒想到這道理還能人為應驗。”

    梁學佑感歎,再看沈嬌嬌的眼神時,就帶了許多的敬仰。沈嬌嬌連忙謙虛道。

    “不過是些小聰明,不算什麽。流言向來三人成虎,最後究竟是好是壞還不清楚。眼下要做的事情還多得是。”

    “哎,這東西奈保存麽?不如咱們今年,就帶些牛乳茶回去,這可比咱們買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好得多了。”

    徐白倉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梁學佑也跟著點頭。

    “牛乳茶的確不錯,但太單薄。一些首飾布匹,咱們還是要買的。但的確能省下不少錢。”

    兩人商量著,這就去看沈嬌嬌。沈嬌嬌自然點頭,眼下是冬天,隻要外帶的甕罐夠大,就沒有問題。珍珠不能泡太久,自己現做一些,讓他們帶回去煮就是了。

    這邊其樂融融,可行府中,陽丞君的眉頭卻是緊緊地鎖了起來。

    妻兒出門之後,顏箐就送上來了一隻八哥鳥。這隻八哥鳥的鳥爪上,套著一隻純金的腳環。

    這是皇族的象征,是宮中皇帝放出來的八哥。八哥開口就念了一首詩。

    陽丞君將詩歌記錄一下來,按照暗號的規律將字提取出來上,就得了兩條消息出來。

    其一:北疆有亂,手足相殘。

    其二:丞相南巡,不在京都。

    同八哥一起呈上來的,還有一封信件,信中內容則是:太後抱恙,對攝政王甚是思念,望攝政王早日歸京,以順孝道。

    顯然,信中消息是幌子,八哥傳來的才是真正的原由。

    “主子可是要盡快啟程?”

    “自然盡快。”

    “那屬下這就去備車,準備路上一行所用。”

    “不必麻煩,隻備兩匹馬即可。”

    顏箐一愣,就聽陽丞君又道。

    “這一趟,我獨自回京,身邊隻帶一個必要的人。”

    北疆的兵馬調動,除了皇帝之外,就是在丞相府的管轄之下。眼下北疆有亂,定然和相府脫不了幹係。

    而且,北疆條件艱苦,鎮守的軍隊向來團結,否則便容易被敵軍擊潰。北疆的軍力,一共是兩位將軍。一位是相府幕僚的遠方親戚,是老將,一位陽丞君自己手下的新將。

    因為資曆不同,所以陽丞君手下的人一直被壓著一頭,屢屢接到上報到陽丞君這裏。

    北疆的城牆還未修築晚膳,雖然有聯姻在,但北疆之外的部落眾多,為保家國平安,陽丞君一直讓手下人隱忍示好。

    所以亂處定然不是自己的人挑起來的。

    這個節骨眼兒上出問題,一定是相府的人在搞鬼。

    眼下丞相不在京中好好議政,也不去北疆那邊調和矛盾,反而往南邊來,那一定是因為小半年前,江南洪澇一事。

    江南三城是魚米之鄉,夏日雨水太多,河水泛濫淹了大片糧田和房屋,初秋時雖然退了水,可仍是顆粒無收。大燕的產糧大多都來自於此。

    一年的產糧少了三分之一,眼下已經是冬季了,自然需要重臣去巡視江南三省的災情如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