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彈劾

字數:4565   加入書籤

A+A-


    “蠱蟲不可能自己亂竄,一定是有人而為。”

    陽丞君看出沈嬌嬌所想,立刻肯定了她的主意。

    沈嬌嬌卻又問。

    “有人而為是一定的。關鍵是,究竟是誰做的。”

    誰做的……

    陽丞君眯起眼來。

    會蠱術的,定然是達溪山上的苗疆人。

    但這麽多年,達溪山和大燕向來相安無事,沒道理突然出來鬧事……

    各種問題從腦子裏蹦出來,兩人正想繼續好好思索。

    卻見劉大人已經去而複返,準備好了車馬,讓兩人上車一起去疫區。

    車子從主城後門出去,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就到了村子裏。

    經過軍醫的診脈,和沈嬌嬌、陽丞君的過目,確定這就是灼身蠱作祟。

    陽丞君讓劉大人去準備藥材,將其支開。

    沈嬌嬌拿出葫蘆來。不過這次,她有些遲疑。

    畢竟,葫蘆輕輕的,蠱蟲有多少她也不清楚。

    但是這村子裏有兩百多口人,蠱蟲定然會被消耗光。

    而且眼下事情過於湊巧,這會不會是有人故意設計,讓她消耗蠱蟲,再後麵的路上失去自保能力?

    陽丞君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將視線投向了軍醫。

    “昨晚,全軍五百人隻用了一隻蠱蟲,今日屬下給那戶人家煎藥的時候,也用的是大地鍋,將湯藥熬幹濃縮,做成了濃縮的藥液。一會兒屬下直接燒水調配即刻,不必再浪費蠱蟲。”

    “好。那一會兒就麻煩大夫了。”沈嬌嬌回應。

    很快,劉大人就帶著衙役,將藥材全部都準備好。

    軍醫當街熬藥,劉大人帶著衙役管理秩序排隊。

    陽丞君則是陪著沈嬌嬌,一起待在馬車裏,時刻提防著新產生的麻煩。

    可誰知,接下來的事情順利的出乎意料。

    所有人按規矩喝了藥,不到一個時辰,所有人就都漸漸恢複了。

    劉大人大喜過望,當即叩謝了陽丞君和沈嬌嬌,還回了衙門,大擺宴席。還上了折子到京都,表彰這次疫情是陽丞君的功勞。

    一切都順利的不像話。

    好像幕後黑手,隻是為了讓村子裏的人中蠱而下手。

    等陽丞君帶著人馬,繼續往達溪山前行的時候,村子裏已經恢複了一片欣欣向榮。

    顯然,幕後黑手沒有再下手的意思,甚至可能早已離開了。

    沈嬌嬌和陽丞君都覺得有些想不通。

    接著一路往下走,又遇到了兩次類似的事情,可問題的解決仍舊是順利的出奇。

    而這三次事情之後,就再沒了任何異樣,剩下的隻是一味的趕路往前。

    京都皇城。

    年輕的皇帝收到了地方傳上來的折子。

    眼看疫情被陽丞君逐一解決,而且他也尋回了王妃。

    眼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皇帝的心中也是一鬆。

    新年初七的夜晚。

    宮中大擺宴席,宴請朝廷百官。

    歌舞升平、觥籌交錯之間,卻想起了不和諧的聲音。

    “今日陛下開恩,特赦眾臣享樂歡歌。可為了江山社稷,微臣怕還是要掃陛下興致了。”

    “愛卿有何事啊?”

    皇帝的心情還在宴席之上,沒有注意到那大臣的神色不對。

    隻見大臣鄭重的橫跨一步行禮,嚴肅開口。

    “微臣車立臣,有本啟奏,彈劾攝政王陽丞君,帶兵謀反、占山為王!”

    刹那間,樂姬奏樂聲一頓,舞女身姿也是一定。

    就連群臣的呼吸都在瞬間停滯。

    大殿之上,鴉雀無聲。

    皇帝一念之間回神,揮手驅散樂姬舞女,眯眼看著車立臣。

    他是先前北疆駐守軍中,丞相派下的那個將軍。

    丞相交了兵權之後,他就被調派回了京都之中。

    “愛卿,今日宴席,朕許你開玩笑,可這玩笑不能亂開,否則這大年夜的爆竹,就要在你府上炸開了。”皇帝半調侃道。

    弦外之音便是:胡言亂語,全家炸裂。

    “微臣絕不亂言!”車立臣說著,跪地叩首,“攝政王帶軍西行,年關也不回京都,一路收買人心、眼看就要到達溪山上,這定然是要占山為王,聯合苗疆之人來逼宮造反!”

    “攝政王不回京都帶兵西行,是朕許他搜尋沈白,找回攝政王妃,破了這市井上亂七八糟的流言。若是這都要懷疑,愛卿的意思豈不是,朕要自己打自己?”

    皇帝心中一歎,這幫老臣,什麽時候能全都換個遍?

    大過年的還給自己添堵……

    “陛下,微臣並非亂言!上書折子中,皆說百姓是種了蠱術。就算攝政王軍中的軍醫又回天之術,可巫蠱之術哪裏是平常人能解的?”

    車立臣堅持己見。此時,又一位老臣跟著站起身來。

    “車大人如此一說,微臣也好奇一件事,陛下當真覺得,攝政王有娶王妃麽?”

    皇族婚事向來茲事體大,但陽丞君這一次是貿然成親,不論是典禮還是族譜上,都未曾添加上王妃的名姓。

    更何況,雖然民間有傳王妃已經香消玉殞,但是王府那邊也沒有大辦喪事。

    攝政王府更是未對攝政王妃一事,有過任何回應。

    “攝政王回京進宮時,曾向朕與太後提及過此事,想來應該不虛。”

    “那陛下可有曾想過,這王妃之事傳得沸沸揚揚去,卻一直不見其人,會不會就是攝政王找的一個舉兵離京、趁機造反的理由?”

    老臣又開始反問。

    從情感和關係上來說,皇帝是一點兒也不相信陽丞君會造反。

    但從事實證據來說……

    他還的確說不過這幫老臣。

    “侯愛卿,此事你怎麽看?”皇帝將視線轉到丞相身上。

    老臣們雖然官銜、品階高,可這幾年皇帝早已經將他們的權利慢慢瓜分轉移。隻剩下丞相一個位高權重的。

    老臣們沒有丞相的屬意,絕不敢亂開口。

    “陛下和攝政王手足情深,更何況眼下攝政王遠在他鄉,究竟是和狀況也不確定。更何況,眼下王爺已經去了半月有餘,說不定早已經將沈白搜捕押解了。”

    丞相起身回應,皇帝聽著,這就往下猜測。

    “所以,侯愛卿的意思是……寧願錯殺,不能放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