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臣反對議和
字數:4390 加入書籤
所以現在呂鳳祥才想和談呢,他也是和陳鬆私底下商量過。
如果輸了,兵臨城下,他們也得倒黴,如果京城被攻破,那麽突厥人可不管你們是丞相還是皇帝,都是敵人。
陳鬆就算是想和皇帝爭奪權力,那也是不會便宜了突厥。
所以他絕對不能讓突厥勝利。
但是如果皇帝勝利了,那也不行。
本來皇帝在河西方向整頓,把一個沸騰厲害的河西已經給弄的平穩了下來。
讓全天下不少人都覺得皇帝還不錯。
甚至現在收攏了不少京營軍權,嚴重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
如果這個時候,由於皇帝的緣故,導致大勝利,趕走了突厥。
那麽皇帝的威望更高,也不是陳鬆想要的。
所以他決定議和,也是選擇讓人出麵,攔截住了繼續去往北麵運輸糧食的商人。
想依靠著缺糧的問題,逼迫皇帝妥協,和突厥議和。
一旦是議和,那就是會覺得,皇帝花那麽多錢,死傷那麽多人,導致最後還求饒。
那麽皇帝的名聲就會不好了,在推波助瀾,一定會有不少人埋怨。
特別是燕山關方向死傷慘重的百姓和士兵,對皇帝絕對怨恨更大。
而糧食也的確是燕山關的戰爭關鍵所在。
雖然運輸送過去了不少的軍糧,但是打仗了三個多月,當地百姓流離失所。
今年連春耕幾乎都斷了,糧食是不用想了。
會造成大量的饑民,到時候,這些饑民就是吃糧大戶,也是最危險的存在。
你想打贏燕山關,那麽也就是必須要照顧好這些百姓了。
沒有糧食,這些百姓瞬間都可以成為反賊的。
所以陳鬆才開始支持了呂鳳祥的想法。
至於呂鳳祥真正的目的,陳鬆一眼就看得出來。
不過沒關係,隻要是呂鳳祥聽話就行了,他也不想讓呂鳳祥倒黴。
現在呂鳳祥主動提出來要議和。
下麵不少人立刻就開始支持。
“陛下,議和吧,我們大楚現在糧倉已經不足了,在這樣下去,損失更大。”
“是呀陛下,議和之後,就算是有些損失,那也是可以讓百姓喘口氣,讓河北的百姓能回家安穩家園,不然戰火燃燒,京城也危險了。”
一個個的都嚷嚷著要議和。
楚傑淡淡的看他們一眼,突然開口:“你們知道突厥的條件麽?”
其他人都互相看看,楚傑問了一個鴻臚寺的官員:“你說。”
鴻臚寺肄業不得不站出來道:“陛下,突厥的議和條件是,一年三百萬兩白銀,三百萬匹布料,還要割讓燕山關西部四府之地。”
這下,所有人都開始議論紛紛了。
還是有人站出來道:“陛下,臣還是建議議和,就算是突厥提出來的條件苛刻,但是我等可以去商談。”
“是,陛下,就算是減下來上百萬兩,也是值得的。”
“陛下,雖然這樣會讓我大楚損失大筆錢糧,可是可以讓邊關百姓數十年的安穩,那也是值得的。”
“就算金銀在重要,也沒百姓的安穩重要啊,陛下。”
一個個,都是站出來想議和,覺得花幾百萬兩,也是值得的。
突然一個聲音高呼:“陛下,不可議和。”
一下子都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那個說話的大臣。
楚傑也饒有興趣的看了過去。
隻見一個四十多歲的官員站了出來,氣呼呼的滿臉通紅:“陛下,不可議和啊,我大楚從太祖建國以來,何曾跟這些異族議和過?如果議和了,陛下這就是奇恥大辱了。”
“住嘴,楊博,你一個小小的工部員外郎,有什麽資格在朝堂大呼小叫。”
呂鳳祥第一個不滿的怒懟他。
眼看著議和已經呼聲一片,誰知道冒出來這麽個東西。
而楊博也是被氣的。
本來他就想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反正他升遷沒希望了,那就在工部待著唄,等到什麽時候混夠了皇帝安穩的話,自己回老家過太平日子。
如果陳鬆造反成功了,就去和陳鬆同歸於盡,不管成與不成,自己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可是剛才全朝堂都嚷嚷著要議和,還拿出來那麽多錢和東西議和,簡直是惡心死他了。
他以前在邊關可是和契丹打過的,全城百姓一起抵抗契丹,甚至親自上陣,他可不怕這些異族,也知道這些異族多變態。
給他們錢?想都不要想。
所以忍不住主動站出來反對議和,不管怎麽說,他就不管了。
願意幹嘛就幹嘛吧,大不了罷官回老家算了。
自己也算是給朝堂盡力了。
現在看呂鳳祥怒斥自己,楊博絲毫不給麵子的懟回去:“呂尚書,這是在朝堂之上,我們都是大楚的官員,誰都可以提出來意見,難道你呂尚書想封別人之口麽。”
“你,胡說,本官隻是覺得如此軍國大事,豈能兒戲。”
楊博仰著脖子道:“就因為不是兒戲,本官才挺身而出,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大楚的江山毀在你等人的手裏。”
“大膽,楊博,狂徒一個,簡直找死。”
“楊博,你開口一張,就讓河北百萬百姓於不顧,你就該被活活打死。”
一群人狂罵楊博,實在是好好地一個議和討論,被這家夥冒了出來,增加了不少的麻煩。
呂鳳祥不想廢話,直接拱手道:“陛下,楊博狂徒,視河北百姓於不顧,必須嚴懲。”
楚傑淡淡看他一眼,又看向楊博:“楊博,你拒絕議和對吧?說說理由。”
楊博也不廢話,直接拱手道:“臣拒絕議和,其中有三,第一,我大楚開國以來,從未和異族議和過,如若陛下選擇議和,那就是會被史書寫成軟弱可欺,讓我等一起蒙羞。”
“住嘴,敢汙蔑皇上。”馬上有禦史站出來怒斥。
楚傑揮手:“不用上綱上線,朕的朝堂還沒有不許大臣說話的地步,楊博你繼續說。”
楊博倒是有些感動,畢竟皇帝給了他說話的機會,幹脆心一橫道:“第二,如若答應突厥,每年給數百萬兩銀兩,還有數百萬布匹,不說讓我本來入不敷出的國庫空虛,反而更讓突厥兵強馬壯,用不了幾年,我大楚越來越虛弱,而突厥更加厲害,到時突厥撕毀盟約,再次南下,我軍拿什麽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