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手筆
字數:4416 加入書籤
楊博還在心裏思考,楚傑已經淡淡的道:“河東混亂時間夠久了。”
“而到了現在,花費不少,依然是不見效果,在這樣下去,這些反賊都已經鍛煉成數萬精銳了,在想滅掉就會難上加難,所以朕決定了,撤換掉沈洛,從新任命巡撫接任,而這個接任的人,就是你了,楊博,有信心麽?”
“啊?”楊博還在思考呢,畢竟這關乎自己的大事。
突然被皇帝提醒了一句,他懵逼了,沒聽清,沒著急的回答上來。
還是邊上的朱貴趕緊提醒一句:“楊大人,陛下問你,如果讓你接任河東巡撫的位置,如何?”
“什麽?我?陛下,我接任河東巡撫?”楊博震驚的很。
楚傑皺眉,看他那樣子,一驚一乍的:“怎麽,沒信心?”
“不是,陛下,臣,臣當然有信心,就算是麵對數萬契丹大軍,依然就敢帶著老百姓拚死一戰,但是這巡撫,巡撫可是一品,臣,臣隻是個四品員外郎啊。”
他說話都結結巴巴了。
他感覺自己想做巡撫,怎麽著應該是先把軍糧問題給辦了,然後就是在多立一些戰功,甚至都想去燕山關當一知府,然後在燕山關一戰,他還是有信心的。
在回來,就可以混個別的地方的巡撫了。
畢竟現在全大楚誰不知道,擔任巡撫的一共就倆人。
一個方東耀,那就是個混蛋,殺才,之身單槍匹馬去往河西。
把混亂不堪,成了開水的河西,數月都整理好了。
接連擊潰流賊,又是整頓當地豪門,被他抄家滅族的豪門數不勝數。
被他親自送斷頭台的貪官更是恐怖有加。
而曾經讓整個河西都疲於應付的流賊,更是被他殺的上天五門,躲避都躲避不了,隻好選擇離開河西。
又接連在河西組建百姓,挖掘壕溝,從新開始恢複生產。
開始的時候,全天下都在彈劾方東耀,甚至把當地的豪門都給逼反了。
但是方東耀有皇帝支持,誰彈劾,他隻管壓著。
甚至讓劉謊言這個臭石頭去頂崗。
讓方東耀減少了很大的壓力。
可算是讓他施展開了手腳。
導致河西方向,現在平安了下來。
在沒了流賊,各處也已經恢複了正常狀態。
在沒人說方東耀的不是了,畢竟他可是第一巡撫,這個巡撫到底幹的如何,誰都不知道呢。
可是方東耀在怎麽樣,那也是二品禦史,以前還做過布政使。
他的提升成巡撫,沒人說他資曆的問題,畢竟足夠了。
在升都是尚書了。
所以房東要的資曆是足夠的。
隨後所有人都開始瞄準了河東,覺得巡撫這個位置很是新穎,但是權力很大啊。
雖然不如曾經的節度使,但是人家那也是一個道第一人了。
甚至皇帝還決定的是三年一換巡撫,可是這三年巡撫做後,最起碼回來是尚書級別了。
想想都讓人心動了。
而楊博之所以又來了雄心,能夠當場反對議和,其實他也是瞄準了巡撫的位置。
但是他絕對想不到,陛下竟然開口就給個巡撫的位置。
這天上掉肉餅了?
楚傑嗬嗬笑了笑:“你覺得,朝中的侍郎,誰還能擔任?”
楊博接連想了一下,那些侍郎,大部分都是議和派,沒幾個人有軍事方麵的經驗。
的確是這樣的,而且巡撫還不能武將擔任,畢竟巡撫裏麵還有個責任,就是當地的政務。
這個武將就不行了。
特別是戰後,政務也至關重要了。
這對有雄心施政一方的人才來說,太想要這個位置了。
誰不想像方東耀那樣,自己親自的布置一道的政務,一道的軍權,這樣就像是親手建立起來一個王國一樣。
就算是三年之後看看自己建立起來的王國欣欣向榮,一輩子都值得了。
甚至據說河西方向都有很多百姓自發的給方東耀建立寺廟了。
畢竟如果不是方東耀,哪裏能夠讓他們過上太平的日子。
楚傑笑著道:“你有一府的執政經驗,甚至還抵抗過契丹,和契丹一戰,也斬獲不小,朕相信也有足夠的能耐去河東擔任巡撫了。”
“朕可以告訴給你,河東方麵,是朕非常重要的布局。你過來一下。”
他又回到屋子裏,楊博現在腦子裏還正在震驚和竊喜呢。
突然讓自己當巡撫,他絕對興奮的要蹦起來。
迫不及待的跟著皇帝進房間裏。
楚傑把桌子上的東西拉開,老朱親自幫忙,一張碩大的地圖。
是北方圍繞著燕山關的地圖。
“這是,燕山關的情況?”楊博再次震撼,沒想到平時不出門的皇帝,竟然有這麽一張詳細的地圖。
特別是上麵,各個縣,各個府,還有河流山川,一目了然。
楚傑指著幾個打著叉的府縣:“這些已經被突厥攻破的,還有這些紅色的,就是正在交戰的。”
“這裏是幽州,這裏是居庸關,而這裏就是山海關。”
楚傑又指著燕山關方向的西邊:“這裏是北門關,這裏是河東區域,而這邊是河東區域反賊占據的地方。”
“而這邊是河西,這邊是藍水關,而這裏就是京師了,你現在明白了麽?”
楊博也是打過仗的,剿匪也經常亂跑。
而且也主政過一方,腦子很聰明,立刻就想了想道:“陛下,你這是準備全麵支援燕山關了?”
楚傑笑了笑:“不錯,朕覺得,一定要把突厥給打疼了。”
“朕準備,從山海關,抽調兵力,還有幽州目前正在訓練五萬大軍,還有北門關的二十萬大軍,以及河西三萬精銳,還有就是藍水關方向也可以抽調十萬大軍。”
“甚至京師都可以三萬精銳,總計約五十萬大軍,和突厥在燕山關展開決戰。”
狠狠把一支毛筆仍在桌子上。
“啊?”楊博已經感覺不能用驚訝來形容了,覺得皇帝瘋了。
本來還擔憂皇帝想議和呢,哪裏想到,皇帝這是想賭國運啊。
如果輸了,那大楚很可能徹底大亂,甚至可能說是會被滅國。
“陛下,這,這是不是太武斷了,這可是國運啊,如果輸了,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