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征地

字數:4317   加入書籤

A+A-




    吳孟明正在正堂上署理公務。

    說是署理公務,其實這年月鎮撫司需要認真去辦的還真沒幾件。論軍務,鎮撫司一般不插手,論吏治……算了,當笑話吧。吳孟明唯一的樂趣就是翻閱從江南各地送來的各種情報,順便從這些細枝末節的情報中推斷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方濤進來是未經通報也無須通報的,跨進門,方濤就笑嗬嗬地高聲道:“吳老哥,我來了!”

    吳孟明聽到方濤的聲音,立刻丟下手上的活兒,哈哈一笑站起身道:“方老弟!今兒是什麽好日子,老天爺刮這麽大風把你這尊大佛吹到我這兒來了?”

    方濤無賴地笑笑:“天底下可沒這麽大的風!小弟我碰上難事了,找吳老哥通融通融……”

    吳孟明故作驚訝道:“難事?老天爺開眼了!居然還有能難住老弟的事?”

    方濤嗬嗬笑道:“這難事到了老哥你手裏連個屁都不是……也就是下關碼頭那邊有片空地,還是往年江水鬱積下來的地方,如今江岸又往北去了點,那片地方盡長草了,我想……”

    “哈!我當多大個事兒呢!原來就那片泥巴!”吳孟明裝作有些不豫道,“這種事兒都來找我辦,老弟是瞧不起我這個老哥吧?南京城是什麽地方?老弟你扛著羅公公的旗子再拿著鎮撫司的牌子到應天府衙門跑一趟,別說那片荒地,就算把整個下關碼頭的稅都包下來也沒問題啊!你看應天府敢不敢放半個屁!”

    方濤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再怎麽說也得先知會老哥一聲嘛!以前我也沒幹過這個,還是先打個招呼的好,行勒,老哥你繼續忙,我自己去應天府衙門。”說罷轉身就要走。

    吳孟明不幹了,一把揪住方濤的袖子道:“唉!我說老弟你這可就不地道了!好歹你也是我手下的百戶,成年累月地不來應卯也就算了,好不容易來一趟陪老哥聊聊天還不行麽?不就是塊荒地麽?我這就差人幫你辦了,來人……”

    一個小旗忙不迭地跑了進來,單膝行禮道:“在!”

    “下關碼頭那兒有一片新淤出來的荒地,你拿我的名帖跑一趟應天府,就說這片地兒鎮撫司要了。”吳孟明直接吩咐道。小旗應了一聲,又忙不迭地跑了出去。

    方濤笑笑道:“老哥你夠厲害的,這麽客氣弄得我都怪不好意思……”

    “自家兄弟客氣什麽,來,坐坐坐!”吳孟明拉著方濤在椅子上坐下,“這位胖小子……許招財!我認得!太子殿下還賜了個宮女呢!坐!坐!”

    招財腆著臉幹笑了兩聲,找了張寬大的椅子大咧咧地坐了下來。

    片刻功夫,又一個小旗走了進來,給三人上了茶,再擺上了幾個果盤。

    “這種熱天喝茶太悶,”吳孟明抄起一個李子塞給方濤道,“這是井水裏泡了兩個時辰的,好東西。”

    “多謝!”方濤接過李子問道,“我看老哥桌上這麽多文案,難道還不算忙?”

    “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看著消遣,”吳孟明頗有些意興闌珊,“該辦的交接都辦得差不多了,就等朝廷的旨意下來到北京上任。這兩天也就是閑得無聊才翻這些個東西看看,平時都是下邊的人看了之後挑一些重要的給我批。”

    “都送到鎮撫司大堂了,還能有小事?”方濤咬了一口李子問道,“那些個雞毛蒜皮怎麽可能送到這兒來?”

    吳孟明也拿起一顆李子咬了一口:“鎮撫司原本還管著行軍打仗,如今不怎麽用的,能做的就是監察百官,采集各地民風,以備聖上不時之需。如今內閣說了算,除非是潑天的案子,否則咱們就算把證據撈全了送進宮裏,萬歲也不太可能直接將官吏法辦。東林那幫人護短得厲害,就算萬歲想把誰辦了,也得看東林的臉色。一般情況都是隻存檔不上報,就當什麽事兒都沒發生……馬上要去北京上任了,總得先把北京城的情況摸摸清楚吧?”

    方濤一下子明白了吳孟明的意思,這廝不是不熱心公務,也不是沒什麽公務要做,而是要在正式接手北鎮撫司之前做足功課。大明朝各級官吏的小辮子都捏在錦衣衛和東廠手裏,你黑了多少錢,從哪裏黑過來的,我都知道,但是你不吭聲我不會說,大家相安無事;你想搞事,我也能把你的老底抖摟出來。不過方濤心中還是有很多疑惑,當即問道:“萬歲嫌東林掣肘久矣,為何遲遲不下手?”

    吳孟明頗有深意地看了方濤一眼,悠悠道:“老弟,我看你也是萬歲栽培的隔世之臣,說不準將來跟我兒子還得同殿侍君,這裏就不妨明說了。咱們大明朝有幾件事,不但你我不能動,就連萬歲也不能動。一是八股取士,這裏頭牽涉甚廣,靠這個吃飯的人太多,一旦動了,誰都落不到好;二是商稅、海禁,理由還是牽涉甚廣、靠這個吃飯的人太多;三是貪腐,太祖皇帝定下的官吏俸祿太低,一個縣令領的俸祿隻夠養活一家三口而已,除非是海瑞那樣的硬石頭,沒人當得起這官兒;英宗皇帝之後,大家對貪腐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辦法,加俸祿吧,讀書人覺得自己臉上無光,又違了太祖之法,不加吧……你看看現在這個局麵……朝廷每天都有發往各地的邸報,邸報上難免都有萬歲和內閣的批複,這些批複看得多了,自然能看出些門道。”

    “哦?”方濤來了興致,不禁問道,“有什麽門道?這些都與老哥這兩天看的東西有關?”

    吳孟明笑笑道:“當然有!比方說年初的時候禦史台奏請整頓吏治,你想想,年初的時候不正是韃子南下掠劫王師失利的當口麽?禦史台沒去彈劾作戰不利的楊嗣昌、指揮不利的陳新甲,反而大談吏治,你說萬歲該如何想?”

    “要掀桌子!”方濤很肯定地說道,“這明顯是故意跑題、替這兩人脫罪的嘛!”

    “猜對了!”吳孟明笑道,“這幫禦史給出的吏治條陳看上去大義凜然,實際上從他們上奏的時機裏頭就看出了東林人鐵了心地要保那兩個混蛋;再看看條陳的內容,從三皇五帝說到先王之政,從太祖成祖說到英宗神宗,隻提吏治多重要,就是不提如何整頓,通篇隻有兩個字,廢話。你說他寫得不好吧,人家把太祖皇帝的《祖訓錄》都搬出來了;說他寫得挺好的吧,一條具體措施都沒有。你知道萬歲看了這道表章之後是什麽態度?駱老哥說,萬歲看了之後先是大笑三聲,然後當場掀了禦案!”

    方濤聳聳肩膀道:“人之常情!”

    “最絕的還是東林內閣和萬歲各自的批複,”吳孟明神秘地說道,“內閣的批複是,此議甚佳,傳閱天下;萬歲的批複是,吏治之根本唯州縣而已。”

    方濤撓了撓頭,不解道:“這話什麽意思?”

    吳孟明解釋道:“東林的意思是,這玩意兒得給天下人看看,證明咱們東林人在吏治方麵態度堅決、立場堅定,不是隻吃幹飯不做事的;但僅僅限於‘傳閱’而不是‘即辦’,意思就是發下去各級州縣看看,大家議一議,什麽時候有結果了再說。”

    “這跟沒發出去有什麽區別?”方濤也笑了,“這幫滑頭可夠刁的啊,倒像戲台上唱戲的那樣,吆喝兩嗓子比劃兩下,一場大戰就算是過去了。”

    吳孟明繼續說道:“萬歲的批複就更有意思了。吏治之根本唯州縣,這句話哪兒跟哪兒啊!外行人一聽,喲,萬歲說得有道理啊,閣臣們都是好的,壞的都是那些底下的臭蟲。可萬歲這句話在咱們這種人來看就得留個心眼。萬歲的意思不過兩條,一條是說,朝廷那些個大佬們想要撈錢,要麽伸手撈國庫的,要麽伸手撈下麵的,咱們要做的,就是先把往下麵伸的這隻手給砍了;另外一條的意思麽,就是讓錦衣衛往底層的州縣盯著點兒,若是發現有什麽政績不錯,良心還行的官吏要及早備案,將來倒一個大佬就拎一個上來,逐次換掉那幫黑心的家夥……這年頭,風向變了啊!若是洪武朝那會兒,管他什麽大佬不大佬,管他弟子門生幾千幾萬的,隻要有證據,直接三族拖出去放血……”

    方濤恍然大悟,自己從來沒當過官兒,對官場上的事情都是一知半解連蒙帶猜,如今吳孟明這麽一點撥,方濤這才知道平時看起來四平八穩、滿紙官方語言的公文批複居然飽含了這麽多名堂。這玩意兒一旦被讀書人利用起來之後,比江湖人“暗語”、“切口”要牛得多了!

    “那麽……老哥最近就是在查察各州縣的官吏?”方濤下意識地問道,“以備他日直接舉薦?”

    吳孟明笑道:“舉薦這種事哪輪到我這個武夫來!你以為還是幾位先帝那會兒的日子麽?如今讀書人好麵子,我這個緹騎頭子給個舉薦,他們躲都躲不及呢!頂多到那個時候透個消息給成國公和英國公,這兩位出麵舉薦問題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