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格物致知

字數:2657   加入書籤

A+A-




    狄青點了點頭徑直穿過院門走了進去,文天祥正在慢條斯理喝著茶,眉毛擰成一塊好像是在思考著什麽。

    “文老好雅致啊!這茶不賴!”狄青拿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淺嚐一口,茶味沁心,回味甘甜,狄青砸了咂嘴在文天祥身前坐下道:“文老我有事想找你幫忙。”

    文天祥笑道:“你小子這能耐還有你辦不到的事嗎?我一個糟老頭子能幹啥?”

    狄青敲了敲桌麵道:“這件事還真得靠文老才能做到。”

    文天祥拿起茶杯輕綴一口道:“你先回答我一個問題,答出來了老夫就答應幫你。”

    狄青正色道:“文老請講!”

    “格物致知的境界到底是何解?這個問題困擾老夫很久了!”

    狄青微抬眼皮大腦飛速轉動著,他記得明朝的時候有個叫王陽明的坐在竹子跟前格物致知,“格”了七天的竹子,道理沒悟出來人差點沒了。

    王陽明父親就職的官署中有許多竹子,他就和他的朋友商定去“格”。他的朋友用了三天時間,孜孜不倦地“格”了三天竹子後,“勞神成疾”,不得不放棄。

    王陽明覺得,這是他精力太弱的緣故,於是,他親自去做,不分晝夜地全力"格竹子",連續做了七天,等待他的依然是失敗,病倒了。因此,二人歎息說 : "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從中國科學的發展史來講,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響好像是負麵的。“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觀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識、認識。

    “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觀事物取得知識。荀子說“大天命而思之,製(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體上還不錯。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簡化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實驗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窮理”,就是要通過認識大量現象來總結一種普適的規律。朱子的理學,別的不論,但格物窮理是對格物致知正確的具體化。

    但到了王陽明,他要實踐一下怎麽格物窮理。於是一連七天靜坐在他辦的書院裏觀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廢寢忘食、目不轉睛地看著、想著,一直坐得支撐不住,病倒了,也始終沒有體會出竹子的道理來。

    沒想到文天祥也有一天會跳進格物致知的死胡同裏出不來,這個東西能悟出來的無一不是古代的大賢。

    狄青苦笑道:“文老你可是真的會難為人啊!”

    文天祥指著狄青笑道:“你小子腦袋好使,老夫一看你這反應就知道你已經有了答案,快快與老夫說來!”

    在古代,儒家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聖人從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以後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於四海,傳之於萬世的。

    王陽明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而科學進展的曆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隻能通過腳踏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有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以求到的。

    顯然對王陽明而言,此路不通,他當然就要另辟蹊徑!

    所以王陽明知道格物致知的弊端,所以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創立心學。其實就是對理學的一種超越,在中國哲學史上是特別重要,就是因為此路不通,必須另辟蹊徑。王陽明從此對理學產生懷疑,並最終超越了理學,開辟了陽明心學。

    “晚輩以為人生的意義,生命的意義,乃至世界的意義,都不是外界賦予的,而是你自己的內心為你自己附加的意義。”

    文天祥聞言動作瞬間停滯,目光變得幽深,不斷思考著狄青的話。

    “其二則是銘記:佛不渡人,唯人自度。”

    “隻要不斷強大自己的內心,不斷地完善自我工程,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至此,磅礴的胸襟,睥睨山河、指點江山的氣勢便由此而來,為開創一代偉業打下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文天祥眉目舒展開,扶著胡須點了點頭說道:“還有嗎?”

    “第三,知行合一!”

    “知道的道理隻有在實踐中得到檢驗並不斷完善,才是真正的道理。隻是知道,但是並不能踐行,不能指導實踐的道理,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道理,我們要做到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行合一。”

    “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隻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並不實行,那麽,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

    文天祥在嘴裏念叨幾遍後猛地瞪大眼睛,站起身朝狄青深深地鞠了一躬,“達者為師!文天祥今日受教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