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心服口服
字數:4565 加入書籤
作為受過苦難,好不容易當上將軍的他來說,深知糧食的重要性。
之前他對於沈安要免除田地稅賦的決策並不認同,可現在態度完全改變了。
做生意同樣可以收回糧食,還收什麽稅賦啊!
而且這還隻是布匹和精鹽兩項生意,等到十三的酒坊和家具廠弄出來後,生意肯定還會越做越大。
到時候還怕賺不回那些糧食?
陳友愣了愣,有沈萬三做背書,容不得他不信!
“本官心服口服!”他朝著十三抱拳拱手:“以後府庫能否充盈,便全仗十三掌櫃了!”
十三也不是得理不饒人的,他伸手扶起陳友:“陳大人有禮了!都是老大教的好,要不是他帶我做生意,我哪裏有這個本事。”
話題一下子便轉到沈安頭上。
沈安在京城裏做生意的事情,人盡皆知,十三說這樣的話,大家立刻明白了。
大人一點都不擔心,原來是早就預料到了眼下的情形。
“老弟真是莫測高深啊!”陳友心中對於輸給一個商人,其實還有寫忿忿不平。
聽到這話,立刻便覺得理所當然了!
沈安是誰?
那可是能和皇家做生意的存在,他就算再會做生意,那也是應該的。
輸給沈安,他就真的服氣了!
“老哥你言重了,一切都是大家的功勞。”沈安沒有把所有的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尤其是那些裁縫,可都是從老哥你的書院中請來的。”
陳友老臉一紅,當然知道這不過是沈安的恭維之言。
書院已經初具規模,可他對於技術學院的那些匠人,始終沒有多看一眼。
在他看來,讀書才是第一品,至於其他那都是上不得台麵的。
他心中終於有些鬆動了,原來裁縫什麽的也能創造出這麽多的價值啊!
看陳友沒有接話,沈安心中猜了個大概,不過他也沒點破,開口道:“眼下咱們農耕灌溉的事情解決了,土地改革的事情也解決了,一切都十分順利。”
“接下來要做的一件事,便是修路和築城,魯鐵柱那邊的水泥再過半月左右便可以有足夠數量,先將白雲山和龍朔的路修好。”
“所以這段時間,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招募人手,訓練他們熟練使用調製水泥和澆注!”
他轉頭又看向陳友:“這個擔子又要落在老哥身上了。”
陳友連連點頭:“放心吧!我回去之後,馬上讓所有老師都出去,在城中光貼告示,招募一批泥水匠人,保證在半個月之內,將所有人都訓練好。”
“好的!老哥辛苦了!”沈安說完,朝程穆看去:“這批泥水匠人的工錢,你和老哥一起商議決定。”
“沒問題!大人放心!”程穆拱手。
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整個龍朔都陷入了熱火朝天的忙活當中。
城外的農田,很快綠油油的一片,白雲山每日都是叮當作響。
而西城門口也變得熱鬧起來,每天人來人往,前往修路的工地上。
龍朔百姓安居樂業的消息,也漸漸傳到了大梁各地,越來越多的流民往這裏聚集著。
並開始自發的在農田附近的空地上修建起了村莊。
轉眼間,已經到了六月。
這期間發生了很多大事。
最大的便是各大世家聯合了起來,一致推舉靖安王為新皇,國號西梁。
這主要是因為沈安的神火槍,安州方氏設下鴻門宴想要坑一把孫耀陽,卻被孫耀陽提前偵知。
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調動屯衛軍,先把安州城給圍了起來,但還是沒能抓到方子龍等方氏首腦,但卻讓孫耀陽和安州方氏徹底決裂了。
安州方氏潛逃出城後,很快組織起了軍馬,並得到其他世家的相助,將孫耀陽趕出了安州城,迫使孫耀陽不得不退守到安州西北角,倚靠著沈安的雲州,才勉強存活下來。
而各地勢力也都因此獲得了神火槍的生產圖紙。
不得不說,古人當中也是能者輩出,火藥被人研製了出來,高品質的鐵器也被人鑽研了出來。
就連西魏也不知從何方得到了全套的圖紙,也打造出了神火槍。
不過他們的神火槍,相對沈安的原版,在使用壽命和威力上都差了一些。
但沈安還是借此大發了一筆橫財,畢竟他的神火槍和彈藥,無論是質量上還是產量上,都遠超他們,所以借助孫耀陽這個橋梁,軍火交易從來沒有中斷過。
這讓沈安的糧倉是一建再建,都快要裝不下了。
不過盡管有了盜版神火槍和沈安的暗中支援,大梁朝廷憑借著新軍的威力,卻始終占據了上風。
在短時間啃不下靖安王這塊硬骨頭的情形下,梁帝命白無極從南邊的鄂州突進,已經先後收複了定南府、瓊州、越州、閩州等東南一大片土地。
可新軍人數畢竟隻有二十幾萬,還遠不足以拉長戰線,並大舉征戰各方。
於是整個大梁被分割成東西二梁兩個國家,而團結起來的世家們,梁帝短時間內,也一下子占不到上風。
戰局因此陷入了膠著狀態,有來有往,卻主要集中在了賀州和安州、西川府交界的地方,逐漸遠離了雲州。
但不管雲州以外打得如何熱火朝天,卻始終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去騷擾沈安。
大家似乎都默契的選擇遺忘了他的存在!
或許是因為忌憚?
又或許是因為沈安始終保持著中立。
龍朔城外,六月的炎炎烈日,並沒有讓百姓們收割的熱情消退半分。
土豆成熟了!
“徒兒,我隻能給你豎個大拇指了!”
在床上躺了好幾個月的秦二郎,終於在幾天前能自由行動了,他閑不住,非要跟著沈安出來見證奇跡。
看著一車一車的土豆,他還有些蒼白的臉上,也笑了起來。
“不行!我剛剛讓人稱量了十幾畝地的產量,畝產隻有三十石出頭,這比我的預期少了許多,如今龍朔城內城外的人口加起來已經有六十多萬人了,這點產量不夠啊!”
沈安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滿臉的憂心忡忡。
土豆在後世最高產的能達到六千多斤,也就是五十多石,就算少一點的也能達到四十多石,可他種出來的卻隻有三十石左右。
他不敢奢求達到後世的水平,但三十五石是他心裏的預期值,低於這個數字,他有些接受不了。
“知足吧你!”秦二郎白了他一眼:“要是其他地方的人知道,怕是要提刀過來搶土豆了。”
畝產三十石,一畝地抵得上人家十畝地,能養活近十口人。
普天之下除了他們雲州,哪裏還能找得到第二家?
就這你還嫌三嫌四?
真不怕被天下人給唾棄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