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民心所向

字數:4304   加入書籤

A+A-




    “相公,剛剛怎麽聽著你像是發脾氣!”青羽的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

    沈安抬頭看去,臉上立刻露出心疼之色。

    隻見兩位娘子滿身汙穢,如同從泥坑裏爬出來的人兒。

    她們臉上寫滿了疲憊,尤其是宮玉卿,此時哪裏有一絲謫仙氣質,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村婦。

    而且宮玉卿似乎腳受傷了,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甚至沾滿泥土的臉上,還略顯蒼白。

    “娘子,你怎麽了?”沈安一看不對勁,趕緊湊過去問道。

    “沒事!就是抓蟲的時候,不小心崴了一下腳。”宮玉卿擺手示意,在兩人攙扶下找了張椅子坐下,關心的問道:“相公,我知道你因為蝗災的事情,心情不佳,但不應該衝程大人他們發脾氣啊!”

    “他們這幾天一刻都沒閑著,和百姓們同吃同住,殫精竭力!每個人都瘦了一圈。”

    她沒有聽到前麵的話,就連最後幾句都沒聽太清。

    隻覺得他的言辭有些犀利,聲音有些嚴厲。

    “我知道他們辛苦,程穆連完婚的事情,都因為災情耽擱了。可有些時候,我不得不嚴苛一些。”沈安溫聲細語,雙手捧起她的臉蛋,輕柔地擦拭著臉上的汙泥。

    “我從四姐留下的《藥王寶典》上找到了一種消滅蝗蟲的辦法,但他們卻懷疑是否有效。”

    “不可否認,這種方法從未用過,但我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若不嚐試一下,便將百姓遷徙到飛雲重新開墾,我不甘心。”

    “剛剛心中一急,便沒有向他們解釋清楚,才發了一頓脾氣,等蝗災的事情完結,我會向他們賠禮道歉,並讓他們休沐一段時間,好好歇歇!”

    弄清楚緣由,宮玉卿點了點頭,身上滿身汙穢,似乎有些難受,身子不停扭動。

    青羽見狀,趕緊把她扶了起來,白了沈安一眼:“先別說這些了,我跟姐姐先去洗漱一番,再來找你算賬。”

    “還有……”她扭捏了一下,深情地說道:“你自己也注意點身體,聽說你待在書房裏好幾天沒睡覺了!抽空去補補覺,別把自己累垮了!”

    “嗯!”沈安應了一聲,看著兩位娘子回了後院,卻大步流星地出了衙門。

    他還有些不放心程穆等人,萬一百姓們也對苦辣樹治蟲有疑惑怎麽辦?

    城內寂靜無比,沒有了車水馬龍的熱鬧,甚至一個人影都看不到,都出去抓蟲了,連書院方向也聽不見往日的郎朗讀書聲。

    耳邊盡是蝗蟲飛過震動翅膀的嗡嗡聲,顯得極為蕭條。

    自從他來到雲州,龍朔城還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景象。

    他心情沉重地來到城外,才看到了一絲人氣。

    隻見陳友正站在田地間說著話,在他身前是幾十個坊正裏長。

    “陳大人,不是我們不相信大人,可……”

    其中一個坊正滿臉為難,但他的話未說完,陳友鐵著臉搶白道:“沒什麽可是!本官對大人無條件相信,希望你們也能無條件執行。”

    “大人不會害我們!也絕不會讓我們失望!”

    “立刻遵照執行!出了什麽事,本官一律承擔所有後果!若是讓百姓們挨餓受凍了,本官自己摘下腦袋掛在城門上謝罪!”

    剛走到城門口的沈安,聽到這些話,心中稍稍安定了些許。

    如果說雲州是一艘大船,那他便是掌舵人,而程穆、陳友這些官員則是風帆手,劃槳人。

    大船能走到哪裏,便要看他如何掌舵,陳友等人又是否能朝著他掌舵的方向使力。

    看來他的擔心是多餘的,不管內部商議時如何分歧,終究大家還是在朝一個方向前進。

    坊正裏長們看陳友態度決絕,知道多說無益,分頭深入田間地頭,做起了動員工作。

    沈安這才走到陳友身後,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哥,如果出事!我和你一起承擔!到時候咱兩的腦袋掛一起!”

    陳友沒想到沈安會突然出現,嚇了一跳:“你,你怎麽了?”

    “我來看看!”沈安掃了一眼原本是滿目綠色,如今卻連一片綠葉都看不到的田地:“你們都身先士卒了,我卻臉都不露一下,說不過去啊!”

    說完他從地上撿起一把鋤頭,扛在肩頭,隨即朝著陳友立了一個標準的軍姿,敬禮說道:“陳大人,我也是城中一員普通百姓,請吩咐吧!”

    程穆激動不已,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

    或許,大人真的能成功!

    這時,一個坊正已經領著最近的一群百姓跑了回來:“陳大人,十三坊的百姓都到齊了!”

    看到沈安也在,百姓們紛紛過來打招呼,和陳友、坊正們不同。

    百姓們對於苦辣樹的法子,似乎沒有任何抵觸。

    “大人,你可太厲害了!老頭子我這輩子砍柴燒火,沒用一百也有八十顆苦辣樹,還從不知道原來苦辣樹可以治蝗蟲的!”

    “許老三你就別給臉上貼金了,大人是誰?那是活神仙,他老人家是你能比的啊!”

    “就是啊!咱們雲州有大人在,別說蝗蟲了,就是天王老子來了,那也得掂量掂量!”

    沒想到,程穆他們擔心的事情,完全沒有發生。

    百姓們一聽說沈安想出了對付蝗蟲的辦法,沒有絲毫懷疑,一個個堅信沈安的法子一定有用。

    後世對於讀書人有種說法,叫做臭老九!

    認為讀書人滿腦子的思想太多,很多事情想得太複雜了,心裏小九九太多。

    反倒是淳樸的農民,想得簡單,思想單純,誰對他們好,就信誰!

    陳友自然不懂其中的道理,滿臉驚愕地看著一眾百姓。

    什麽情況?

    都不用多說廢話,百姓們就已經熱火朝天嗎?

    他還以為又要多費一番唇舌,才能說服百姓們去幹活呢!

    沈安從熱情的百姓當中擠了出來,揮了揮手:“鄉親們安靜!我現在也是陳大人手下的一個兵,大家一起聽陳大人吩咐!”

    他在百姓當中的威望甚重,一句話落下,大家便都停下了嘴,舉頭看向了陳友。

    陳友領到的任務相對簡單,收集小麥秸稈,焚燒成草木灰,所以這一坊的任務很快分發下去。

    隨後其他坊的百姓也都到齊,同樣沒有人提出質疑,讓整個過程變得異常順利。

    甚至還有人聽說沈安也跟著大家一起幹活,都搶著要分到十三坊去做事。

    讓陳友深刻領會到了,什麽叫做民心所向!

    回到之前沈安心中所想的那個例子,雲州這艘大船,不正是航行在以百姓們為水的大河之上嗎?

    民心順從,便是大船順流啟航,乘風破浪便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