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崔楊

字數:4591   加入書籤

A+A-




    清丘縣開國公府。

    崔宅。

    兩個仆役打扮的下人,守在門口,大門緊閉。

    刁長寅手持信封,來到門前,說明來意。

    “刁家?”

    那仆人聽了刁長寅的來意,頓時眉頭一皺,揮手趕蒼蠅一般,將刁長寅趕下台階:“哪裏來的什麽賤門小戶,聽都沒聽過,也敢來攪擾我崔家門楣!”

    引得路上的行人紛紛側目而視。

    “我與你家少爺乃是熟識,還望行個方便,通報一聲。”

    刁長寅麵色一僵,連忙將手中的信封遞出,強顏笑道:“此乃平康坊公孫大家的引薦之信,兩位沒聽過我刁氏,總也該知道公孫大家吧……”

    “公孫大家?”

    兩仆聞言,微微一愣。

    公孫大家的名頭,雖隻是風塵之人,在前隋的時候,就已經頗有些名氣了,如今傳了兩代,名聲愈發的響亮。

    兩仆明顯也是聽說過公孫大家的名頭的,頓時上下打量了一番刁長寅。

    一副酒色掏空身體的模樣。

    “這正門乃是留給正經名士的,你這等小門小戶,是萬萬不能進的。”

    “不過既然是少爺的熟識,且跟我到後門來。”

    其中一仆四周看看,眼見得沒什麽人,便招招手,讓刁長寅跟著來到了一個小門之處。

    “你且站在此處,不要胡亂張望,我進去通稟。”

    那仆人吩咐好了刁長寅,取著公孫伬的引薦信,便從小門入內。

    穿過廳堂回廊,來到一處別院。

    但聽得絲竹悅耳、環佩齊鳴,別院之內正在宴舞。

    仆人不敢進門,將信封和來意,說給守在別院門口的管事。

    管事者接過信封,進入別院之中。

    三名貴公子打扮的年輕人,各自抱著美姬坐在堂中,對著一幅仕女之畫像點評,晏飲正酣。

    “我道是哪裏來的美人,能讓我家銘軒如此癡迷,今日得見,果真天人。”

    一道渾厚聲音傳來。

    一個陰柔聲音傳來,輕笑回道:“楊大哥,你就別埋汰小。弟了。”

    “怎麽就埋汰了。”

    渾厚聲音爽朗一笑:“哥哥這是誇你呢,銘軒老弟,雖說你這性子也太陰柔了些,但眼光是真的不錯。聽說此女還是官宦之後?”

    陰柔之聲哂笑道:“哪裏是什麽官宦之後,其父早在武德年間就過世了,如今不過是一個小小商戶而已。”

    “嗬嗬,商戶?當真是自墮門楣。”

    此時,一個懶散的聲音傳來:“士農工商,四民之分自是雲泥之別。刁氏雖也不大,終究也是士人,淪落至此,著實可笑。”

    “哎,崔兄。今時不同往日了,如今海內混一,士庶之別已經不似從前了。”

    渾厚之聲再起:“我聽說,皇帝好像打算修個什麽氏族誌,要重訂士庶,恐怕這天,是要變了。”

    “哼,士庶之分乃自天隔,豈是皇帝想改就能改的?”

    懶散聲音冷笑一聲:“楊兄,這李唐究竟是兩漢一統,還是前隋般土崩,尚未可知……”

    “哎呀,這話豈是能說的?”

    渾厚之聲頓時打斷對方,卻也同樣是是一副調笑的口吻:“你管他皇帝是誰,隻管經營好咱們自家,便是以不變應萬變了……”

    三人嬉笑之間,卻是渾然不擔心隔牆有耳。

    更對李唐皇室,談不上什麽敬畏之心。

    恰在此時,門外管事通報。

    管事上了廳堂,見到三人後,低頭恭謹行禮:“卑奴見過少主,見過楊公子,見過銘軒少爺。”

    眼前這三人,正是崔少主和他的兩個好友。

    而最角落的少年,脂粉鋪麵,手持折扇,看起來十分陰柔,赫然正是刁青鸞曾經見過的崔氏印刷的掌櫃:崔銘軒。

    隻是如此卻隻能坐在下首賠笑。

    可想而知道,那崔少主與姓楊之人的身份。

    “什麽事兒?”

    崔少主一副懶散樣子,看都不看自家管事一眼,半躺在美妾懷中,張嘴吞下美妾遞來的葡萄,吮了對方的指尖,引得後者連連嬌笑。

    “回稟少主。”

    管事掏出信封:“門外有個自稱刁氏之人,想求見少主,並奉上公孫大家的引見之信……”

    崔少主聞言,微微詫異,這才扭頭看過來:“公孫大家的薦信?”

    公孫大家的名頭,長安城內大名鼎鼎。

    他自然也不能例外。

    而且身為崔家這一房的嫡子,身份十分高貴。

    而且,其父還是秦王府的舊臣,早在玄武門之前就押注了李世民。皇帝上位後,為拉攏崔氏,更是加封清丘縣公,以示恩寵。

    爵位上,也不過僅次於親王、國公、郡公而已,乃是朝中重臣,參與機要,任尚書省左丞郎中。

    可以說,隻要崔神基不折騰,將來入朝之後,保底一個縣公之爵。若能有些機遇,便是宰執天下,也未可知。

    有如此身份加持,別人千方百計才能見到的公孫大家,崔神基隨時可以見到。

    甚至,公孫伬能有如此大的名聲,本來也少不了崔神基這類貴公子的吹捧。

    隻是往日尋。歡作樂倒也罷了,公孫大家寫信給自己,這還是第一次。

    “哦?神基你竟然有這等本事,何時入了公孫大家的幕,為兄怎麽不知道?真是羨煞哥哥。”旁邊楊氏公子頓時調笑道。

    雖然口上羨慕 ,但語氣倒也十分輕鬆。

    畢竟,真論起身份,楊嘉本的身份也不見得,就比崔神基要低。

    他乃是弘農楊氏後裔,祖上乃是東漢太尉楊震,爺爺更是有隋一代名臣觀王楊雄,論起來還是前隋皇族遠親。

    即便隋滅唐興,改朝換代,卻依舊沒能動搖楊家的地位。

    父親楊恭仁與太上皇李淵乃是舊時好友,入唐之後深受李淵重用,恩寵有加。

    不僅加封觀國公,更是在武德年間入朝為相,以中書令兼吏部尚書,真正的炙手可熱。

    可惜,兩年前玄武門之變後,作為李淵嫡係功臣,父親被免去了宰相之職,隻領一個區區的雍州都督的閑職,這兩年眼見有些落寞了。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楊家的家世還擺放在這裏,想見一見公孫大家,也不過是尋常而已。

    “楊兄說笑了。”

    崔神基一副懶散的模樣,輕笑揮手,讓管事將信送上。

    “刁氏?”

    崔神基將手中的信封拆開一看,頓時微微皺眉,忽然想起了什麽,便是看向不遠處的崔銘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