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會長
字數:3499 加入書籤
“不行,玻璃鏡子的製作還是不能由那些完全沒有基礎的人直接上手,這最終會壞了大事!”
朱煊在房間當中來回踱步,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拿定了這麽一個主意。
為了能保證在規定時間之內製作出最多的鏡子,必須有一些在鏡子製作方麵有基礎的人來操作。
“可是現在,放眼整個大明,在鏡子方麵有製作基礎的人又有哪些呢!”
“並且這些人,我該如何在短時間之內把他們都集中起來!”
想到這個問題,朱煊犯了難。
月光朦朧,整個大明,一片寂靜與安詳。
大門的老百姓們,也已經進入了夢鄉,對百姓們來說,他們唯一的訴求就是最真誠的,最樸素的吃飽和穿暖。
隻要這兩點能夠做到,沒有哪一個百姓願意鬧事,安居樂業的生活才是他們最向往的。
而現在大明王朝有朱元璋坐鎮,百姓們已經遠離了戰火,隻要認真勞作,多少不會餓著肚子,放眼最近這幾十年來,也算是太平年間了。
但是現如今,朱元璋年事已高,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這一點隻有他自己清楚,哪怕朱元璋再有雄心壯誌,但歲月不饒人,他真的堅持不了多少年了。
現在的大明,真的就猶如此時此刻的晚上,表麵上是風平浪靜,百姓安居樂業,但暗中已經是搖搖欲墜。
隻靠朱元璋一個人,是撐不起整個大明王朝的,再者說了,朱元璋畢竟是人,壽命有限。
一旦朱元璋駕崩,那後繼者能否做得比朱元璋更加優秀,又或者能否穩住朱元璋現在給大明打造下的根基!
這些事情朱元璋自己都不敢往後想,因為現在已知的情況之下,最終究竟是誰來繼承他的皇位,都沒有辦法下定論。
甚至眼下對整個大明來說,最危險的一步就是皇位更迭時候。
自古以來皇位更迭便是一個王朝的分岔口,這個時候一旦發生一些不可逆轉的變故,不論多麽強大的王朝,都會瞬間分崩離析,元氣大傷,哪怕沒有即刻滅亡,也是滅不久矣。
月色之下廖家兄弟已經安排那些之前就確定好的勞工,開始在應天府之外的荒山野嶺進行開采了。
這些勞工說來倒也賣力,畢竟朱煊給的每日酬勞要比正常的價格高出一些。
再加上現在還不到春耕的時候,地裏也沒有什麽農忙,在這種閑暇時間,能夠掙到這麽豐厚的銀子,誰都會賣力的。
這些都是老實巴交的莊家人,他們幹活非常誠懇,不會偷懶,也不會耍小聰明,效率比尋常的勞力要高出不少。
在廖家兄弟的統一指揮之下,所有勞工都在按部就班的開采。
這才過去了一個多時辰,在這片荒山野嶺就已經開采出一個大概的輪廓了,初見成效,按照這個速度,如果能進行下去的話,一定能趕得上給鏡子供房供應原材料。
廖家兄弟為了完成朱煊交代的事情,自然是廢寢忘食,十分賣力,而這些勞工們因為得到了比平常來說更豐厚的報酬,所以也是不敢有一刻的鬆懈,幹的心甘情願。
但是夜色之下,有人歡喜有人憂,就比如胡廣商會現在雖然也是燈火通明,沒有人睡去,但他們院子當中的這些商界大佬,各個是愁眉苦臉,眉頭緊皺。
這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庭院,裏麵有各種各樣的台階以及流水,典雅別致,當中又不失一些霸氣與端莊,周圍牆壁上的雕刻,也都是精雕細琢,出自匠人之手。
院子當中,四麵八方全都是明晃晃的燈火,把黑夜照的猶如白天一般明亮。
侍女和下人們端著一些吃食和點心,在一旁低頭站著不敢動彈,氣氛十分凝重。
再往這群侍女和下人的中間望去,是由七八個商人圍起來的圈子,這幾個商人,身上都帶著濃濃的商人氣息。
並且通過他們身上的氣勢來判斷一看,就是行走江湖的老手了,完全是那種經曆過太多事情,十分老道幹練的樣子。
而就是這七八個看起來,在經商方麵已經是有不錯成就的人,現在依舊隻能站著,並且站的是畢恭畢敬。
在這七八人中間,則是一個四方四正的石桌,四個邊上各自擺了一把石椅。
石桌石椅自然都是上好的石料,以及當代有名匠人的雕刻,雕龍畫鳳,簡直是栩栩如生。
而湖廣商會的會長王洪濤,就坐在這張石桌的主位。
其他三個方向做的自然也都是湖廣商會當中絕對的頂梁柱,絕對能夠說得上話,排得上號的幾個商人。
自從湖廣商會的這些人在玄天拍賣行離開之後,剛回到湖廣商會,在應天府地界當中的分會地點,他們就一直是現在這種狀態。
“現在我們已經討論了這麽多了,但還是沒有辦法摸清楚這個神秘勢力的底細跟來曆!”
“甚至沒有辦法確定這個勢力對我們有沒有敵意,但就從他剛一出現,便直接讓玄天拍賣行多少年的信譽毀於一旦來看,絕對不是一個善茬!”
“我們當今之計要考慮的是一旦發生商業上的競爭和碰撞,整個湖廣商會應該如何聯合起來,一致對外,最起碼先保住我們整個湖廣商會的自身利益!”
王洪濤眉頭緊皺,對於突然出現的神秘勢力,雖然不至於讓他手足無措,但想要拿出具體的,真正可以實行的通的辦法,還是有些難度的。
否則他也不至於這麽緊張的召集湖廣商會當中最最頂尖的一些商人,商討這麽久了!
可是,從現在其他幾個人臉上的愁苦表情來看,顯然王洪濤他們一直沒有討論出什麽像樣的結果。
“唉,會長你就說吧,事已至此,我估計這個神秘的勢力一定會對我們湖廣商會下手的,直接告訴我們該怎麽做,要我看,不如先下手為強!”
就在整個商討陷入僵持的時候,坐在王洪濤左手邊上的一個年紀大的商人,主動提出了這麽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