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統一天下終三國
字數:6832 加入書籤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正月。
曹操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曹植卻無法時時陪護在曹操的身邊。
因為曹操拒絕了曹植留在身邊盡孝的請求。
曹操知道,一旦自己死了,那麽朝廷上麵蠢蠢欲動的一些人怕是要出來搞事情。
即使曹植這五年時間裏成長到讓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地步,但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還是容易被人算計的。
漢獻帝已經對曹植越來越不放心。
因為曹植這些年的表現,大有超越曹操之勢。
曹操臨死之前弄了個魏王當,一旦曹**了,作為魏王太子的曹植當然是要繼承王位的。
而憑著曹植的能耐,在魏王的位置上呆著,很快就可以建立新的功勞啊!
到時候漢獻帝還能夠給什麽新的爵位贈予曹植作為賞賜呢?
也許,隻有把自己的皇帝位交出來禪讓給曹植了吧?
曹植一直在等曹操進行臨終遺言。
但是曹操對曹植沒有什麽遺言交付。
曹操臨終之前說的都是生活方麵的瑣事,因為他早已活得通透了,最後才敢於展現自己的真性情。
曹操終於走完了他壯麗的一生,盡管他不完美,但是他對曆史進程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
曹植很快就由漢獻帝下旨,繼承了曹操的魏王位置,並且在魏王國範圍之內大赦。
處理完曹操的喪事,曹植便著手整治魏王國內的吏治。
同時,曹植暗中運作,讓朝廷的親曹派及時製造一些祥瑞上報給漢獻帝。
所有出現的祥瑞均是應在曹植的身上。
這樣的暗示,漢獻帝當然聽得明白。
但是漢獻帝根本不舍得他的皇帝位啊。
曹植在了解過這一種情況以後,也沒有過於著急,而是安排德高望重之輩去給漢獻帝磨耳根。
漢獻帝的心情可想而知。
明明曹植自己想要得到皇帝位,現在卻要漢獻帝下旨禪讓位置。
這種手段,比曹操的還要厲害啊。
曹植自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曹**了,曹植就可以徹底展開手腳按照自己的理念去發展當時的經濟、並且要以整個國家的力量合理分配,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吞吳並蜀。
如果曹植隻是魏王,有些事情還需要向漢獻帝請示,一旦耽擱下去,那就會錯過最佳時機了。
在曹植這一個穿越者的心裏,漢獻帝已經失去作為皇帝的意義。
漢獻帝目前充其量也隻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
這就像是一個提線木偶,還不如撤了對方,由自己完全掌握天下的力量,才可以讓一切如臂使指。
漢獻帝再三衡量過後,總算是明白他是無法違拗曹植的意思。
如果他同意禪位給曹植的話,也許還有機會得以善終。
倘若他故意推三阻四壞了曹植的好事,曹植會采取什麽手段瞞天過來,那是漢獻帝意想不到的。
曹植在經過半年多時間的運作以後,終於得到漢獻帝的“禪讓”,稱帝於洛陽。
曹植讓懂得天文曆數的官員進行推算,最終確定年號為“黃初”。
登基以後,曹植並沒有一刻停歇,處理各種奏折的時間安排得很緊。
對於南方的情況,曹植時刻關注著。
東吳、西蜀雙方的力量消長,完全在曹植的意料之中。
曹植可不是曆史上的魏文帝曹丕,隻是空有想法不懂得安排策略。
首先曹操在世的時候,有曹植的幫忙,曹軍的實力保存得很好。
這樣就算曹植有一天突然間下令全國兵力分成兩路向東吳、西蜀進攻,那也完全不在話下的。
但是那太讓魏國吃虧了。
挑起東吳、西蜀的爭端,讓這雙方的力量互相消耗,等到關鍵時刻再派兵征討,方可不費吹灰之力一統天下啊!
曹植對魏國人才的安排是不遺餘力的,哪些人才安排到恰當的位置可以發揮出最佳作用,曹植心知肚明。
因為曹植安排得妥當,當然不會給誰留下把柄。
而且人們發現,曹植越來越讓人看不透了。
比如說曹植不僅重視農業的發展,還重視商品的流通。
還有,那些在常人眼裏被視為歪門邪道的發明人才,被曹植當成寶貝疙瘩一樣籠絡起來。
曹植特意設立了新科技研究院,讓研究人員呆在裏麵進行各項研究。
比如說怎麽提升鋼鐵的韌度,讓鋼鐵更好服務於現實生活。
比如說怎麽利用地下原油進行生產作業。
比如說怎麽利用現有的科技,創造出更讓人省心省力的交通工具來。
最重要的是要怎麽人工發電的問題。
曹植真是受夠了夜間照明的問題了,他覺得自己執掌天下了,要以最快的速度在這個時代打造出第一座不夜城才行。
魏國許多地方是原生態未經開發的。
像那樣的地方的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火力發電都可以因地製宜去進行的。
曹植召集的專業人才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在曹植給出了具體的要求以後,專業人才們跟上了曹植的思維,逐步把曹植想要發明創造的事物創造出來了。
奇奴對曹植的奇思妙想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她了解到原油居然可以有那麽多的用途,便是不時催促曹植快些去征服西域,到時候想要得到多少原油都沒有問題的。
曹植對奇奴所構想的事兒是挺想滿足她的。
但是曹植需要先把東吳目西蜀的事情解決了才行。
孫權在曹植稱帝以後,並沒有急著稱帝,而是上表稱臣,願意和曹植一條心。
而劉備就不一樣了,當聽說曹植登基,直接就為漢獻帝披麻戴孝。
其實漢獻帝被曹植安排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養身子呢,除了不許漢獻帝胡亂離開軟禁之地,其它的待遇是挺好的。
劉備隨後迫不及待地在成都稱帝,年號為“章武”。
就在不久前,關羽上了呂蒙的當,敗走麥城失敗身亡。
劉備一登基當皇帝,就打著為關羽複仇的旗號,直接出兵攻打東吳。
曹植得知這一個情報以後,頓時暗暗冷笑。
劉備從來都不是想要複興漢室,隻是對方想自己當皇帝罷了。
而且劉備稱帝以後不敢直接向魏國宣戰,而是拿東吳開刀,這無疑就是意味著劉備隻敢挑軟柿子捏。
像這樣的爭端,曹植樂意看東吳、西蜀去爭。
曹植繼續加大投入魏國的基礎建設,先把魏國居民的生活體驗進一步提升起來再說。
還有,洛陽城裏不少建築是以木質結構為主。
這樣的建築輕便是輕便了,但是發生火災的話,一把火就能夠將匠人辛辛苦苦製造出來的建築物燒成灰燼。
所以曹植把後世以鋼筋水泥澆鑄建築主體的方案說給了研究人員,讓他們及時改變建造建築的方式,多起高樓節約土地。
曹植在研究人員那裏刮起了頭腦風暴,讓研究人員受到了極大的刺激。
但是通過試驗以後,研究人員總算明白了,曹植的建議並非無稽之談。
所以曹植很快就可以住進鋼筋水泥房裏,不再局促於低矮的木質建築物當中了。
曹植還把這樣的建築工藝推廣到民間。
因為可以向空中要空間的話,同樣的建築麵積就可以住進多戶人家了。
這樣省出來的地方,就可以多多耕種,讓糧食產出更多,養活更多的人。
曹植知道目前魏、蜀、吳三國的位置並不是世界的全部。
他在吞吳並蜀以後,還要再向四麵八方擴張的。
那麽他隻有發展好了經濟,讓天下的人口增加得更多,才可以對外擴張啊。
曹植的安排讓文武百官都看不明白。
所以很多官員秉著為天下蒼生負責的態度,向曹植進言表示一些看法,使得曹植啞然失笑。
曹植知道自己邁開的步伐有點大,一時半會讓這些土著官員受不了。
但是曹植不會停止自己的腳步。
現在天下是他的,他要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打造一個超乎想象的和平年代,讓自己在史冊留下燦爛的一頁。
曹植深知,自己的這一輩子時間是有限的。
在滾滾的曆史洪流之中,他也許隻能攪起一點點的浪花罷了。
但是這已經代表了曹植來過這一段曆史,可以讓他開拓出一段全新的發展曆程,為他接下來享受餘生打好基礎。
另外,他也可以為自己的後代開創新的模式,讓世界改變得更加美好!
曹植剛開始推行的一切,是讓很多人看不懂,也不看好的。
等到一切步入正軌,人們品嚐到新變化帶來的便利,才漸漸佩服起曹植,對曹植的奇思妙想崇拜得很了。
等到劉備在東吳那邊吃了敗仗,在白帝城托孤以後,曹植馬上就派出大軍直接向東吳發起了強攻。
東吳完全沒有任何準備,因為東吳與西蜀之間的比拚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麵對魏國來襲,根本沒有抵抗之力。
孫權被曹植派出去的大軍俘虜到洛陽,由曹植安排,讓孫權成為了有美名無兵權的國舅爺。
東吳那邊,則是派出封疆大吏去按照曹植的意念去進行管理。
然後西蜀那邊的仗,僅僅是打了兩年就結束了。
諸葛亮還沒有施展他的抱負,阿鬥就頂受不住魏國強大的攻勢,直接宣布投降。
曹植親自給諸葛亮寫信,請諸葛亮到洛陽任要職。
諸葛亮卻是回了一封拒絕的書信,隻身飄洋出海,不知所終。
曹植在登基五年之內,就已經把三國時代終結!
然後,夢想之舟還將帶他駛向遠方……
(全文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