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刁鑽老頭問古怪
字數:3044 加入書籤
“謔謔,有意思。”老頭摸了摸自己的頭,很感興趣地說:“你倒是說說,為什麽練武成了享受人生?”
“如今的世界,武功再高也擋不住飛機大炮軍艦導彈核武器原子彈,冷兵器時代那種刀槍棍棒的形式早就過去了,練功當然不是為了打仗。但‘武’的精髓不僅在於格鬥,更重要的是一種內在的修養。”唐成解釋說。
外行人都知道習武之苦,而唐成卻說練武的原因是為了享受人生,真是很新鮮的邏輯,想想可能也隻有唐成才說得出這樣的話了。
“有點意思,繼續說。”老頭點了點頭,看向唐成。
“再看看如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是怎麽生活的:上幾層樓、爬一段坡就直喘粗氣,看一場立體電影、在地上蹲一會就頭暈想吐,多讀幾頁書、寫一篇短文就會精神倦怠,世上的美食放在眼前也吃不出好滋味,隔三岔五就看病吃藥打針輸液,這是一種什麽樣的人生呀?”唐成說出了自己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看法。
“閑時遊山玩水身輕體健,忙時事務煩雜也能精神飽滿,幹什麽事情都有勁,吃什麽都是香噴噴的,這又是一種什麽樣的人生呢?”老頭意味深長地說,看樣子他是在回憶往事。
“這是兩種不同的精神麵貌。”唐成回答說:“不同的生活現狀區別就在於有沒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有沒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身體狀態不一樣,心裏的感受就不會一樣,生活的質量當然也不一樣,在這世界上能享受到的樂趣肯定也是完全不相同的。”
“這就是你說的享受人生?”老頭看看唐成,眼神裏有了讚許的光澤。
唐成的身心狀態不是普通的鍛煉能夠達到的,自從內家功夫習練有成,觸摸到“勁隨意走,運轉由心”的門檻時,在通常情況下,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覺得疲勞和倦怠,總是保持一種身體舒爽輕健、精神飽滿清醒、感官明晰敏銳的狀態。
根據唐成目前的感知,還沒有另外一種別的鍛煉方式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這種生活狀態,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人生享受,沒有親身經曆是根本不可能體會到的,這就是唐成最切身的體會。所以在“傷了元神”之後,對一般人而言沒什麽大礙,唐成卻覺得非常的不適應。
“是的,這就是我的人生享受。”唐成認真地回答。
聽見這番回答,陸超非常滿意,連連點頭說:“不錯不錯,孺子可教也。”隨即轉換話題:“你的功底不錯,可你知道世間各門修行都有道、法、術之別嗎?拳腳功夫要是以‘法’而論,分哪幾種?”
唐成不假思索的回答:“分三種,練法、演法、打法,其中練法是根基。”
“慢慢來,一件一件地解釋清楚。”老頭很感興趣,鼓勵唐成繼續說下去。
“拳腳功夫中的練法是根基,比如說我現在已經接觸到了‘勁隨意走,運轉由心’的門徑,所學的功底和心法都屬於練法,不經過長期習練是不可能有真功夫的。”唐成沒有任何顧慮,而是侃侃而談:
“但是功力深未必會打架,就像金庸筆下的小君寶功力深厚,卻要向楊過學三招才會跟人動手。其道理並不是很難解釋,因為打法與練法不同。舉個例子來說:練法就是用很多的食材和輔料通過反複的試製做成一盤菜,這個菜好不好吃,合不合口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過程的完成,打法就是品嚐這盤菜味道是否純正的經過,注重的是嚐試,是結果,也有競爭相鬥的意味了。”
這時候,唐成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片段:在練習“跨步大劈樁”的時候雙掌緩出圓收,就像推動一座山在前進,能夠感受到內勁隨著神氣鼓蕩,遊走百脈川流不息含而不發。但是,他也知道,格鬥時發力是完全不同,要勁隨意射如鞭而出,沒有經過專門的練習是不能熟練掌握。於是,接著說:
“打法也有招式拆解,既有大開大合、端正威猛的招術,但撩陰、插眼、鎖喉、暗肘、頂膝、踩踝等‘損招’也一樣都不能少。因為打法的核心不是和和氣氣的比試,需要盡量不傷害對方,那就是一種戲法。真正的打法目的就是擊倒、擊傷對手,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代價讓人喪失反抗能力,戰勝對方,甚至置對方於死地。”
這時候,唐成又想起了那位教官的說法:“真正高手之間的格鬥,就是你死我活的戰鬥,不是演戲,戰場上不是演技場,是不會講情麵的,那是要付出生命代價的!”
於是,他繪聲繪色地說:“打法分出勝負一般不會用太長的時間,而且大多很難看、沒什麽觀賞性,不會出現武俠電影中那種精彩的、你來我往的精彩場麵。但這並不意味著‘武術’沒有觀賞性,除了練法和打法之外,還有演法。
過去走江湖賣藝的,現在拍影視劇搞動作設計的,都需要研究演法。它是一種可以在台上表演的套路,包括現在很多人在學校、公園裏學到的所謂武功拳術。比如太極拳,基本上都是演法。演法套路如果沒有練法為根基,又不知如何用打法去拆解,就相當於一種動作編排很複雜的體。如果功底不夠的話,完整的套路也是演不下去的,比如最簡單的長拳套路中一個側身飛踢的動作,沒有練過的話一般人都做不出來。”
“那麽,演法、練法和打法又有什麽關聯呢?”老頭刨根問底追問,不知道他到底想知道什麽。唐成卻不敢反問,隻好繼續說:
“演法、練法和打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看一個人的演練套路就知道功底怎麽樣,同時打法中的很多招式是從套路拆解中變化而來的。
現在學校體育課中教的武術,基本上都是演法套路,結合最簡單的練法,有一些鍛煉身體的效果,但沒有其它的實用性。社會上也有一些武館,教人的‘功夫’幾乎以純粹的打法為主,打著‘真正的格擊術’口號,甚至還搬出了‘詠春拳’、‘陳式太極拳’、‘霍家拳’、‘洪家拳’等等,豈不知這樣做不論對習武者還是其他人都有害無益,隻是以利益來衡量成功與否,根本沒有想過怎麽去向這些拳術宗門前輩交代!”
“那麽,功夫的最高境界又怎麽說呢?”老頭不依不饒,真是怪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