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奈何橋

字數:3363   加入書籤

A+A-


    好在這峽穀並不長,唐成沒用多長時間到了一個住有十來戶人家的小院子,房子清一色灰瓦,木結構,四周布滿零星的竹子。

    這時候院子外麵有三三兩兩的人在走動,說話的聲音也多了起來,兩隻狗看向唐成,呲著牙就要攻擊。他這才緊張起來,左手扶了扶背上的挎包,右手在地上撿了一塊石頭,裝出要拋向狗的樣子,那狗汪汪汪叫著跑開了。

    唐成不是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趕走狗了,以前他和二舅公經常步行走過鄉村道路,對嚇唬狗的方法還是很多的,也有了經驗。但是,他這時候正在“逃亡”途中,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隱藏住那柄劍的“氣息”,假設陸超已經追到了這條路上,至少在午飯之前不能讓老頭找到。

    “去哪裏呢!”唐成轉動著大腦,突然想到了一個絕佳的地方,絕的不能再絕了!因為他從農人那裏打聽出這個尕羅山離重慶豐都鬼城不遠了,何不去那裏轉轉呢。

    豐都鬼城舊名酆都鬼城,古為“巴子別都”,又稱“幽都”、“鬼國京都”、“中國神曲之鄉”,東漢和帝永元二年置縣,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曆史,位於重慶市下遊豐都縣的長江北岸,是長江遊輪旅客的一個觀光勝地。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台、藥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冥府的建築。

    詩仙李白《早發白帝城》有這樣的描寫: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大家對三峽的驚險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又有誰正真知道豐都鬼城奈河的凶險呢?

    《西遊記》中說到:“銅蛇鐵狗任爭食,永墮奈河無出路。”而現在有人形容奈河是這樣寫的:

    奈河無痕水勢凶,兩岸絕壁怪石雄。

    方圓五人行走動,鬼哭狼嚎心膽空。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整個奈河就是一個血腥的描述。

    “奈河”不是真正的河流,它是地獄中的河名,在《宣室誌》中有一段關於奈河的敘述:“董觀行十餘裏,至一水,廣不數尺,流而西南。觀問習,習曰:‘此俗所謂奈河,其源出於地府。’觀即視,其水皆血,而腥穢不可近。”由此可知,奈河就是一條來自地獄、充滿腥味、流著血水的河流。

    在奈河之上有一座橋,就是奈何(奈河)橋。它原本叫通仙橋,是明朝的蜀獻王所建,原意是說走過這座橋就可以得道成仙。可是,後來這座橋竟被改名為奈河橋。

    這座橋又窄又險,凡是惡人的鬼魂經過這座橋,都會掉到奈河中,被河中惡鬼毒蟲吃掉,如果生前是善人,就可以順利通過這座橋,轉世為人。就這樣,“通仙橋”這座“仙橋”便成了“鬼橋”──“奈何橋”。

    後來,人們在酆都的奈河橋下開鑿了一個池子,叫做“血河池”,有許多人為了死後能好過些,便到橋前焚紙錢、燒香、施舍財物。這些人為了消災免害,都很大方地布財獻祭,深怕得罪了諸鬼眾神。

    不管這些傳說是真是假,豐都奈河以及奈何橋卻成了今天的一個旅遊景點。

    說它是個旅遊景點,其實知道和前來觀光的人很少,原因有兩個,一是害怕到了奈何橋過不去掉到河裏被惡鬼毒蟲吃了,二是這裏陰氣太重,給人生畏的感覺,所以景點根本不可能產生經濟效益,但有專家論證過,這隻是暫時的現象,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奈何橋一定會成為豐都鬼城一個熱門旅遊景點,所以,現在必須維護好,等待發展機遇。

    於是,這個完全免費,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景點卻配置了三個職工,他們都是附近的村民,輪流值班。據說這裏經常會鬧鬼,所以就沒有人願意接受這個工作,後來政府高薪聘請了三個大膽的年輕人駐守,但他們也不敢一個人在這裏值守,都是兩個人一起行動。

    趙瑛老先生在講授《中國古代建築與葬製》這門課時,不止一次的提到豐都鬼城的怪異,建議同學們有條件一定要去實地考察。

    唐成隻是聽說過,這時候到了豐都鬼城第一念就想起了這個奈河以及奈何橋,因為趙老生前的建議,也因為“逃亡”的需要。

    掩蓋陰氣的辦法之一,可以用極盛的陽氣將之鎮住不得外散,但這個辦法很難持久,唐成僅憑自己的力量也辦不到,所以借助了這條路上的陰氣。但更好的辦法是尋找一處陰氣濃鬱彌漫之地,將之完全淹沒其中,那才是真正的毫無痕跡!

    一滴水匯入了江河,是不可能找尋到它行跡的。在豐都鬼城尋找一處陰氣濃鬱,足夠淹沒那柄劍所發出的氣息,還能夠很方便出入,這個至陰之地不是十八層地獄也不是鬼國神宮,而是奈何橋拐幾道彎後麵的那個深不見底的岩洞。

    這個岩洞就是東漢地宮,很少有人知道,更不要說有人進入參觀了。它藏在一個小小的瓦房後麵,岩洞的右邊一直往上,在半山腰的一塊平地上有一個叫湯頭村的地方,十來戶人家都姓湯,據說他們是曾經在四川建立了諸侯國的湯王之後。很走運,唐成在這裏遇到了一個湯姓的後生。

    東漢地宮景點十分荒涼。胸前戴著“湯小勇”值班牌的年輕人,因為沒有遊客,這會兒躺在小瓦房外麵的長木條登上睡覺,唐成的腳步聲驚醒了他。

    “你要進洞參觀嗎?”湯小勇看著唐成說:“請帶上這隻手電筒。”

    小瓦房中有一股似香非香,似臭非臭的奇怪氣息,類似於淡淡的土腥夾雜著銅鏽味,飄散在淩亂的深穀之間。

    若大的穀底明顯缺乏人氣,隻有湯小勇眼角帶著倦意,旁若無人的站在那裏,麵無表情地樣子,給人的感覺十分怪異。

    雖然是見到第一個人,但唐成可是一位江湖高手並不害怕,他早就聽趙老介紹過這個豐都鬼城,在外麵掃了一眼整個峽穀,就知道該怎麽走。

    唐成沒有做任何停留,直奔小瓦房,順著長長的石台階進入房下。

    走進這座小瓦房,唐成就感覺到有一絲涼意,哪怕是在炎熱的夏季也會莫名覺得涼颼颼的。這不是因為氣溫低的緣故,而是一種怪異的感覺,這種感覺很難形容出來。

    等到走入屋後的岩洞中,唐成原先身上所有的汗都變得膩膩的了,仿佛是貼身的寒意:

    “難道這就是‘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