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風水秘辛

字數:3422   加入書籤

A+A-


    就在陸超打探馬化敬行蹤的同時,袁崇煥先行一步找到了馬化敬,威逼利誘密謀了很久,指使他暗算陸超,而自己在一旁協助,兩人聯手趁陸超不備定然能成功。

    這兩人最終決定動手,一方麵是因為袁崇煥和陸超的私怨,另一方麵是馬化敬也害怕師父不會放過他。

    但還有一個原因恐怕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陸超太有錢了,而且不是一般意義的有錢,說他是重慶首富也不為過,隻是一般人不清楚,馬、陸二人卻是知道底細的。

    當時的陸超,要黃金有黃金,要美元有美元,收藏的珍貴文物、字畫古玩、金玉珠寶無數。這些普通人眼中的財富還不算,身為一代地師,他還擁有各派堪輿秘訣,各種珍奇的法器與寶物。

    僅舉一個例子就足夠誘人:靈性不亞於太阿的古傳煞刃,老頭手裏至少有十支。

    陸超年輕時雖然風流,尋花問柳的事情沒少幹,但由於種種原因陰差陽錯一直沒有成家,也沒有子嗣。

    外人不清楚陸超的身家,但他對唯一的傳人馬化敬毫無隱瞞,在重慶的時候,很多事情包括賬務和財物都交給徒弟去打理。

    他曾對馬化敬說過:“我本出身豪門,後來所得的財富也將取之於國用之於國,不是屬於我自己的。而你不要指望這些,我隻會傳給你下一代地師應有的東西。”

    假如陸超還沒來得及處置後事就突然死了,世上能動用這一筆龐大財富的人就是馬化敬了,他當然動心了,而袁崇煥幫著馬化敬暗害老頭,能得到的好處就太多了,事後他想要什麽,馬化敬也不敢不給。

    陸超正準備動手廢了馬化敬功夫,他的神識忽然有警覺,立即轉身拔刀,恰好發現袁崇煥在背後行刺,兩人大打出手,酣戰在一起。

    馬化敬一見這個場麵,以為有了天賜良機,也豁出去從地上跳起來猝然發難,結果他們還是小看了一代地師的真功夫,陸超當場殺了馬化敬,袁崇煥身受重傷逃走。

    陸超自己也身受重傷,但他已經紅了眼,拚著將來傷勢難愈也不調治,一路馬不停蹄追殺袁崇煥,一點喘息的功夫都不給。

    兩人都受了重傷,假如袁崇煥回轉身來放手一搏,鹿死誰手還不清楚,但他卻被老頭嚇破了膽,一路隻顧逃竄。

    從江西武功山一直追到川北金城山,袁崇煥突然失蹤了。

    而陸超也傷勢發作難以支持,倒在蓬州一家客棧中起不了身。一位路過蓬州恰好也住在這家客棧的中醫唐守禮,給陸超看了病,醫道高超救回了他的性命。

    從此之後,陸超心灰意冷,就像當年的堪輿大俠袁天罡一樣,散盡家財浪跡天涯,金玉珠寶、各種珍奇器物送的送、捐的捐,也都沒留下。

    說到散盡家財,陸超轉過身來特意看了一眼唐成,見唐成已經張大嘴聽的出神了,並無特別的反應。他喟歎一聲,一手托起古劍太阿說:

    “我得謝謝你,終於讓我知道了袁崇煥的下落。”

    唐成這時候才回過神來,問:“這件事,您老一直都沒有對人提起過嗎?”

    陸超點頭說:“是的,我從來沒有說過,袁崇煥畢竟是一派掌門,事關整個尋巒派的江湖聲譽,我殺了他本人也就罷了,不想大肆宣揚。”然後帶著神秘的語氣說:

    “再說我後來一直沒有找到袁崇煥的下落,死無對證的事情,也就沒有和人提起。要不是你今天拿出了尋巒玉箴和太阿,這個秘密我也不會說的。”

    聽了這話,唐成不解地問:“您剛才提到了尋巒派的傳承來曆,但聽前輩的講述,您的曆代地師傳承,好像不是某個門派的宗主,甚至沒有派係,是這樣嗎?”

    陸超的表情有些傲然也有幾分苦澀,他反問:“小娃兒,你雖然沒有交待過自己的來曆,但我能看出來,你一定有江湖風門的出身,而且所學頗為駁雜。你可知道自古地理堪輿之學,祖師爺是誰?”

    唐成想了想,回答說:“晉代郭璞。”

    陸超點了點頭說:“郭景純博才廣藝,精江湖各門之學,既是家和訓詁學家,又是道學術數大師和遊仙詩的祖師。曾為《爾雅》、《方言》、《山海經》、《穆天子傳》、《葬經》作注傳於世,全麵論述了地理堪輿術的理論和實踐,奠定了傳統地理堪輿的基礎,因此人們又稱他為地理氣場鼻祖、堪輿宗師。”然後看看唐成意味深長問:

    “但如今各派地師實用之術,由什麽人集大成而開創,開枝散葉才有今日地理堪輿之法?”

    唐成想也不想就說:“當然是楊公楊救貧了。”他說的楊公是指唐末的楊筠鬆。現在身為江湖風門弟子,提起此人很自然的使用尊稱,潛意識中對楊筠鬆比郭璞還要尊敬。

    楊筠鬆是著名地理堪輿大宗師。其平生自奉勤儉且憐貧恤苦,多方周濟不遺餘力,民間極為崇敬有口皆碑,世人稱之為“救貧仙人”,故又稱為楊救貧。

    唐僖宗朝,楊筠鬆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後隱歸雲遊精研山川氣勢,最後棲居於贛州楊仙嶺觀景參悟、立論著說,研製楊公盤授徒傳藝,一生桃李滿天下。

    楊筠鬆門下眾弟子多堪輿名流,開枝散葉演成堪輿各派。其高徒有曾文、劉江東等,嫡傳徒裔賴布衣、劉謙等。明十三陵勘測營造者廖均卿、上海古城營造者李國紀、福建永定著名圓形土樓承啟樓選址設計者陶張皆為楊筠鬆嫡傳徒裔。

    楊筠鬆的各種著作也是後世各派堪輿經典,著有《撼龍經》、《疑龍經》、《立錐賦》、《黑囊經》、《三十六龍》、《青囊奧語》、《一粒粟》、《都天寶照經》、《天元烏兔經》、《葬法倒杖》、《天玉經·內傳》、《天玉經·外編》等書,悉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

    可以不誇張的的說,如今各派地理堪輿要是追溯源流,都出自楊公門下,而在楊公之前,尚無人可專稱地師。假如問史上誰人可稱地氣宗師,唐成第一念想到的就是楊公。

    見唐成答的幹脆,陸超很滿意的又點了點頭:“曆代地師傳承之源,便是楊公,你說楊公屬於風門哪個派別?”

    唐成恍然大悟說:“哪一派都不是,哪一派又都是,先有楊公,後有江湖風門各派。”

    陸超兩眼放光,滿意地說:“說的不錯。”

    唐成見老頭這樣誇讚自己,很不好意思,低頭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