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煉境

字數:3352   加入書籤

A+A-


    陸超笑嗬嗬的說:“就在牆根外麵站著睡,不行嗎?”然後帶著滿意的語氣說:

    “小娃兒,今天我很滿意,你真的練成了無影劍法!”

    唐成上前躬身行禮:“多謝師父指點,您老一句話,抵我自己瞎琢磨好幾年。”

    陸超撚著下巴掩飾不住的得意,既像在誇徒弟又像在誇自己:“也就是你的火候到了,我才會指點你,否則說也沒用,你站好,我還有幾句話要問你。”

    唐成規規矩矩的站好,陸超在椅子上坐下,慢條斯理的問道:“練劍到這個程度,是否已到了盡頭?”

    所謂盡頭就是頂點了,沒有了發展空間,唐成的功夫還差的遠呢,怎麽能說是到了盡頭呢?這話問的有些奇怪了。

    但是,唐成看了看四周,點頭說:“確實是盡頭,再這麽練下去,無非功力日見深厚,但境界無法更上進了。”

    陸超意味深長地說:“這裏隻有四麵高牆,你所見到的也隻是四麵高牆,不行走天下山川,是不可能凝煉神識如有山川地氣的。比如說你有一柄太阿,於是煉成了太阿,但做為一代地氣宗師,你的閱曆還太淺,胸中所包容還遠遠不夠。”

    這番道理淺顯易懂,就像作畫一樣,要是沒有見過山水,如何落筆畫出山川神韻,還能讓這幅畫凝煉出靈性來;要是肚子裏沒學問,就是把字典翻爛了,也湊不出好文章,隻有生活閱曆豐富的人才能創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不過,同樣的閱曆,人和人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到某風景名勝區參觀,有人能在胸懷中帶走風景意境,有人隻能留下瓜子殼和水果皮。

    唐成有些為難的反問:“師父的意思,是我該走了嗎?您叫我去尋找陰界土,其用意就是讓我走遍天下山川,親身感受地氣靈樞,凝煉於神識之中,就像我今日練劍一樣,對不對?”

    陸超嘴角一挑,乜斜著眼睛說:“不愧是我徒弟,聰明!其實你比一般人強多了,當初我追著你在四川轉了半圈,看出你的閱曆不俗,但換做今日,哪怕故地重遊,感受也有不同。”

    唐成若有所思:“師父說的是,至少我也想回南充,再看一眼金城山的銅牛鎮山吼。”

    陸超拍著椅背說:“道理我已經點破了,該怎麽辦你自己去琢磨。”說完又補充問:

    “我再問一句,依你今日的能力,養劍到頭了嗎?”

    唐成回答說:“還沒有到盡頭,我雖然已經能完全掌握這柄煞刃現有的靈性,但能賦予它的,已經無法更多。”

    陸超笑著說:“還算你有自知之明,這就和畫畫一樣,你的筆法再高,要是胸中無物,不可能留下傳世之作。”然後繼續分析說:

    “人都會受見知之限,功力再深,也很難突破這種障礙。這柄劍的靈性如何增長,就在於你是否能賦予它更多,等到將來它的靈性無以複加之時,也算你地理堪輿秘法大成之日。我原先的想法,你到了那時候才能去搞定尋巒派,不過你這個小娃兒,真能鑽空子,如今就下手了。”說到最後一句話已經按耐不住自己的興奮了,看來老爺子對這個徒弟相當滿意了。

    唐成也笑了:“湊巧,不順勢做點鋪墊,未免太可惜了。師父,您老還有什麽吩咐?”

    陸超隨即又收起了笑容,神情少見的嚴肅而莊重:“當初在南充見麵,我就問你為何要習武,你回答我是為了享受人生。

    那麽今天我再問你,為何要修習秘法?是為了單純的習練還是純粹的好奇,好奇之後又為了什麽?一條魚行遊江湖,它又在找尋什麽?”

    唐成不再笑了,眨了眨眼睛,突然跪在了陸超麵前:“師父,別為難弟子了,您既然有秘法要傳授,弟子聆聽教誨!”

    陸超有些錯愕,幹笑兩聲說:“還真是個小娃兒,也太機靈了吧?就這麽一問,你就聽出我另有秘法傳授,卻不回答我的問題。”隨後兩眼盯著唐成,認真而嚴肅地說:

    “那我就替你回答了吧。那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境界,擁有之後才會明白其中的玄妙,自是一種全新的人生感受。就像鳥兒不必去回答它為什麽要飛翔,魚兒為什麽會在水中遊弋一樣。這種境界,稱之為‘神氣凝煉,移轉靈樞’,便是你下一步要麵臨的門徑。”

    陸超和向立信在同一時間,不同的地點做著同樣的事情,那就是指點各自的弟子修習同樣的境界。

    假如沒有陸超交待給唐成的三個任務,假如不是為了好奇,假如不是追求與人爭鬥,為什麽要修煉神識呢?因為它會帶來一種全新的人生感受,能夠與山川地氣以及各種器物靈性產生共鳴,達到天人地三氣感應的狀態,這就是一種追求的境界。

    就像欣賞一幅畫,別人看見的隻是畫,他卻能夠進入畫中山水、人物、花草等等活生生的場所,甚至能聯想到四季變換後這幅畫中意境的變化:這不僅僅隻是一種比喻,而是一種實在的感應。

    從秘法修為上講,它能夠賦予人完全不同的氣息。比如庹源泰和陸超相鬥時,唐成隔著山梁感覺是兩隻金城山銅牛鎮山吼在對峙,這便是神識凝煉的威力和玄奇。

    另一方麵,有了這種境界,也可以賦予身邊的事物更多的靈性,越特殊的器物越容易做到,就像移轉靈樞隨身相攜,稱之為煉器,更高的境界,稱為煉境。

    地理堪輿的最高境界是什麽呢?那就是藏天隱地,天人地三氣相通。人本身也是一種氣場,能讓自己的心,容納所擁有的境,也就能容納天地萬物了,人心比天高並不隻是狂妄。

    向立信傳授兒子的,是尋巒秘訣,而陸超傳授徒弟的,是煉境秘法,都是為了突破“神氣凝煉,移轉靈樞”的境界,但是,巧妙卻各不相同。

    陸超最後交待說:“我上回傳你的兩本秘籍,已經全部讓你吃進肚裏了,也消化成了你的和神識,今日再授秘法,夠你消受幾年了。自己安排好廣州的事,我也不催你,什麽時候去尋找陰界土,你自己看著辦。至於你對項琛那丫頭的指點,我很滿意,沒看出來,你還挺會教人的。”

    師父陸超就要離去了,唐成十分不舍,突然說:“師父,弟子想回答您的提問:魚在江湖所尋者,如魚得水爾!不知對不對。”

    陸超沒有回答他,轉身消失在轉角處,留給唐成的隻是萬千難舍和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