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帝後
字數:3500 加入書籤
聽到那男孩自稱南宋端宗皇帝,唐成就要跪拜行禮,那位母親卻拉住他不讓下跪,反而將他攬入懷中,淚流滿麵地說:“你不要忙著下跪,先聽我跟你說。”
唐成半跪著身體抬起頭望著這位母親,不知道說什麽好,隻顧點頭。
那位母親捧起唐成的臉,端詳了半天,喃喃地說:
“你本是哀家的皇兒趙昺累世轉世所成,這位是你的皇兄趙昰。”
趙昰拉住唐成的手,有些激動,卻說不出話來。母親一手摟著一個兒子,幽幽地說:
我大宋都城臨安被匈奴韃子攻破,哀家帶著你們兄弟在眾大臣護衛下一路難逃來到這硭州島上,你的皇兄一路顛簸困乏,上島後染了瘴氣不幸駕崩,陵園就建在島上的馬鞍山上,大臣們擁立你為帝。
軍民團結抗元,一齊奮戰,在這島上建起了行宮、書院,一應朝廷事務井井有條,準備在此休養生息,匡扶社稷。大家憤慨山河的淪陷,用岸邊巨石怒擊水中,代表與元朝抗爭到底的決心。意為“以石擊匈(元)”,並將茫洲島改名硇洲島。
不久,匈奴韃子利用風雨昏霧,咫尺不能相辨的天氣突然偷襲,擊敗我在新會抵禦的右丞相張世傑大軍十萬,崖門海上浮屍遍海,藍藍的海水頓時染成了紅色,成為紅海。
元軍首領張弘範本是中原漢人卻與他的父親張矛一起投降匈奴韃子,為了討好元主子自請領兵攻打我大宋,這次分兵四路,發動猛攻,集結戰船直撲茫洲而來,箭如暴雨。從中午到傍晚,戰鬥異常激烈。
左丞相陸秀夫奮力抵抗,又擔心少帝你被元軍截獲,連忙上到自己的座船上,逼妻、子投海自盡。然後,就換上朝服,回到大船上,跪拜皇兒,哭著說:
“陛下,今國事一敗塗地,想當年德佑皇帝被擄北上,已經讓大宋遭受到了極大的恥辱,今日陛下萬萬不能再重蹈覆轍了!”哀家扶起丞相,捧出玉璽,用黃綢緞包負在皇兒身上,然後向北叩拜,說:
“天意如此,我等以身殉國”。
皇兒沒有畏懼,拉著哀家的手來到大海邊,就在這堆火山石上,我母子躍身往下,後來有詩人寫到這一場景時留下詩句: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潛海。
丞相陸秀夫隨即也跟隨跳入大海中,民眾一一效仿,沒有一個人貪生怕死。
瞬間雷聲大作,台風四起,暴雨如注,不見天日,不一會,雨過天晴,大鵬半島上古寺老僧果正大師在海邊巡視,忽見海中有遺骸漂蕩,鷗鳥群集,像一頂華蓋遮住,他感到非常奇異,趕緊叫來小徒弟設法將遺骸撈起,隻見那遺骸麵色如生人,身著黃袍龍衣,便帶領當地百姓禮葬皇兒於天後廟西邊的小南山腳下。
後來,硇洲島上的百姓修築了分別祭祀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宋末重臣的祠廟,香火不斷。島上居民至今仍延續著將三位宋臣神像請回家中輪流供奉的虔誠風俗,以告慰英烈的在天之靈。
皇兒和幾位大臣得到了人們的祭祀,才得以多次轉世為人,而你的皇兄陵園被匈奴韃子毀損,母後漂泊在海上,好不容易才尋到了你的皇兄,我母子二人靈魂得不到世人供奉,一直漂泊在宇宙之間不得超生,所以會在這裏見到我們。
“皇弟,如今你已經知道皇兄和母後的下落,你得為我們超度往生,以忝列人倫。”端宗皇帝趙昰說。
唐成跪拜:“母後請受皇兒三拜。”然後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個頭:“兒臣一定照辦。”
接著轉身在端宗皇帝麵前再跪:“皇兄在上,請受皇弟一拜。”也重重地在地上磕了一個頭:“臣弟將不負皇兄所托。”
“你的師父陸超是左丞相陸秀夫的第五世身,要好好跟著師父曆練。”太後關切地說。
“你所得到的那一枚琉璃珠是皇兄隨身飾物,就送給你了,好好保管,將來一定有大用的。”端宗皇帝說。
唐成正要說話,眼前的兩個人已不見蹤影。他看見的隻是一具黑乎乎的棺厝,也不知在這破廟裏停放了多長時間。
唐成到處亂找,大聲呼喊,卻沒有人回應
在一片哭喊聲中,唐成醒了,原來自己所見到的竟然是一場夢。他再也睡不著了,便端坐床上入定冥想。
唐成的神識進入一個空靈世界,他的眼前一黑,整個身體往下沉去,母親被一波巨浪卷起拋向遠方,他驚恐地叫喊:“母後,不要離開我”
母親伸出雙手一聲接一聲地呼喊:“皇兒昺兒”那聲音越來越遠,越來越弱,到最後完全消失,連母親的身影也不知去向。
神識在大海裏飄飄渺渺,周圍景色秀麗,海花飄舞,海草青青,成群結隊的魚兒遊來遊去,遠處有七彩的光環照耀,他從來沒見過如此景致,呆呆的四處張望。
這時候,一聲炸雷響起,緊接著閃電像一張具弓張開,撕扯著海水,頓時巨浪滔滔,天昏地暗,整個世界漆黑一片,辨不清方向。神識四處找尋,卻始終沒有蹤跡,突然雙腳踏空跌下了萬丈深淵。
神識的身體越來越沉,越來越沉,呼吸困難,眼看就要窒息。這時候,一隻巨大的鼇龜向他遊過來,張口對他說:“快到我的背上來,如今烏蛇當道,興風作浪,天下混亂,人們就要受苦了,我來幫助你躲過此劫吧!”
唐成的神識並不害怕,翻身站在龜背上任由海水翻騰,鼇龜的身體就像有一股強大的磁力緊緊地固定住他的身體,安然無恙。
鼇龜將唐成駝上岸邊,點了點頭告訴他:“五十年後,你將降生人世,一百年後,你可助一英雄斬殺烏蛇,讓天地重見光明,還天下太平。”鼇龜的聲音雄渾洪亮,回音繚繞,久久不肯散去,說完話潛入水中消失不見。
唐成看見很多人將岸邊的一具童屍抬到了一處荒地,老和尚領著眾人誦經禱告,就要埋葬,頃刻間烏雲密布,雷聲大作,電閃如明,暴雨如注,這時候偏偏有一朵祥雲在眾人頭頂顯現。隻見觀音大士端坐其間,一個聲音在空中響起:
“爾等請回,少帝在此”
聽見聲音,眾人見到觀音身邊的少帝正是眼前的童屍,老和尚慌忙跪地,口中念道:“阿彌陀佛!”眾人跟著跪拜。
這時候,雷聲滾滾,閃電扯天扯地,雨越下越大,周圍雨水聚集,山野間頓時一片,那具童屍迎著流水一直上行漂浮。
第二天,雨過天晴,山洪退去,大家聚集在山下,但見山麓隆起一個土丘,百鳥匯聚,久久不肯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