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古地

字數:3419   加入書籤

A+A-


    唐成簡要講述了這個古老部族的故事,最後說:“其實這個部落原名叫倮倮,後來中原人都叫他們夷族,也有叫南夷的,現在才確定他們為彝族。那一左一右的陪葬墓留下的痕跡,其實是一個遠古的儀式,那些倮倮人在離去之前,希望將這樣已消失的世係傳承曆史連同他們的聖物一起留下來,告之後人。”然後有對康慨說:

    “康所長,你寫發掘報告的時候可以把這個故事寫進去。”

    康慨微微皺了皺眉說:“這有點像臆測,沒有充分的證據,不好解釋呀。”

    唐成不以為然地說:“這是傳說,更能夠增添文化古跡的感染力。意大利的龐培古城,我國新疆樓蘭國的故事,趙瑛教授沒有講過嗎?墓室中還有殘存的壁畫,也是珍貴的古跡,你可以親自下去看看,記錄的就是這些信息,可惜上半部分已經損壞了。”

    胡雪笑了笑,搶過話題說:“除了考古報告之外,可以再寫一部文學作品了,真是不錯的題材。”

    康慨若有所思地說:“茂達,你是說這座山穀在兩千年前被掩埋了,我們如今看見的地形,比當年抬高了近百米?”

    唐成肯定地說:“是啊,你這一陣子就沒做探測嗎?”

    胡雪接過話說:“怎麽沒有,在穀地裏下探鏟,鏟杆到頭了,打了十幾米深還是積土層,根本見不到底部基岩,這在我們這一帶山區就是個奇跡。本來我們是在野地裏下鏟,讓村民看見了還要敲詐一千塊錢呢,說我們把莊稼地挖壞了,幸虧我是本地人才沒讓他們敲詐到。”

    萬嘉琦也解釋說:“這個現象確實比較少見,山區可不是成都平原、漢中平原。”

    探鏟在積土層較厚的平麵地帶用處比較廣泛,但在這種山區做大麵積探測,往往一鏟子下去就能碰到岩層,基本上派不上用場。

    唐成眨了眨眼睛又問:“你們看今天的倮倮村,生活條件怎麽樣?”

    薑毅飛想了想說:“地理寶地呀,當然不錯了。”

    胡雪卻不這麽認為:“話也不能這麽說,這片山穀容易內澇,種莊稼收成不好。

    但是,這個村子曆來豐衣足食,比周圍村莊的自然條件好多了,而且周圍山中特產很多,完全可以發展多種經營,夠這個村子開發的。

    如果把路修好了,結合旅遊觀光,指不定成了熱門景點,富裕是很容易的,但是他們這些人又懶又貪,不願意投入,盜墓發了財連路都不修,唯恐別人進山太方便發現了他們的非法勾當。”

    康慨沉默了好一會,突然插話說:“根據考古結論,看這一片墓葬留下的信息,在兩千年前這裏非常的富足,不僅農耕、畜牧發達,而且手工業水平也相當高。我在墓葬裏發現了紡織品留下的痕跡,那麽細的紋路不可能是棉或者麻,隻能是絲織品,非常精美,難道這裏曾經也養過蠶!”

    薑毅飛接口說:“進山穀的那一大片茶樹就夾雜很多桑樹,很可能就是古人種的,有桑才能養蠶,有蠶就有絲,但是現在廢棄了,這些村民根本就沒有想到再去利用這些資源,多好的條件呀。”然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

    “唉,南夷的絲織工藝如今恐怕也失傳了很多,但願這一次考證能夠重新發現一些,看看以現代技術能不能利用並改進。”

    楊有為在一旁不解地問:“不對呀,難道在兩千年前,這裏就沒有水患了嗎,就能斷定適合發展農耕?”

    唐成伸手在地上畫了個圖樣:“在兩千年前,這裏可不是如今這般麵貌,穀地麵積要大很多,出水口也很通暢,至少大部分時間可以旱澇保收,幾千畝良田不僅僅能種莊稼,還能夠種茶、養蠶,而且就是到了現代,周圍山上的經濟作物也很多,價值不比這片山穀差。在這裏有兩條溪流,最上方還有人工堤壩,是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唐成根據心盤所見,畫出了當年的樣子,在山穀的左右兩側有兩條排水的溪流,發源於中央山穀的左右坳口中,其源頭黃茅埂還有人工圍成的攔水壩,一方麵在平時可以蓄水灌溉,在洪水到來時也可以分流將水引到左右山澗中。

    胡雪很驚訝的說:“哎呦,你也懂水利工程?這就是我們縣裏對這一片山區小流域改造的規劃思路啊!左右各修一座小型人工水庫,再開挖兩道泄洪渠,灌溉和防汛設施都有了。”然後自顧自地問唐成:

    “你是不是也知道了縣政府的這個規劃?”

    唐成謙虛地說:“我不是學水利的,更不知道你們縣政府的規劃藍圖,但我懂一點地理氣場知識,如此布置就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地理垣局。”然後搖了搖頭說:

    “可惜這裏的村民並不想著真正把家鄉營建的更好,怎樣利用這個天然的地理寶地!一天到晚就動歪心思幹那些作奸犯科的事情!”

    說完又特意問胡雪:“胡雪姐,你是學什麽專業的?”

    胡雪不客氣地說:“我原先是重慶西南大學畢業的,學的就是地質水利,畢業以後卻對考古感興趣,轉行進修考古學。有這些水利工程,還得把進山的路修好。”停了一會又繼續說:

    “康所長,看來你提交考古發掘報告的時候,不僅要附上一份古代傳說故事,還要再來一份山區小流域治理報告,指導村民幹點正經事。”

    薑毅飛皺著眉頭說:“難道我們吃那些村民的苦頭還不夠嗎?我們僅僅是考古工作隊,幹好本分工作就可以了!”然後帶著幾乎罵人得語氣說:

    “這裏明明是清山秀水,就算沒有這些,也是豐衣足食,可是他們偏偏要那麽幹!他們自己不明白嗎?這種人,不值得同情,一個村子全抓起來才合我心意!”

    康慨歎了一口氣:“就算為子孫後代著想吧,我會向當地政府和村民提供這樣一份報告。”停了一會有對胡雪說:

    “胡雪,這方麵你更專業,就由你來執筆吧。至於他們采不采納這種建議,那是他們自己的事,老話說的好,天做孽猶可恕,自做孽不可活!”

    然後又恨恨的說:“但是!那些盜墓犯罪分子,一個都不能放過!我的導師趙瑛教授告訴過我:為人不知好好做人,世上處處窮山惡水。”

    他們幾個越聊越熱鬧,說了半天才想起來自己該幹的正經事。

    時間已經不早了,康慨想了想很認真地說:“這棵青銅轉生神樹太重要、太珍貴了,要盡快送走,直接送到省博物館,在這裏絕對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