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鳳凰映穀顯真容
字數:3692 加入書籤
唐成抬眼看見祠堂的彩梁和雕磚,又打量了一眼周圍,初步判斷這棟建築至少有八百年曆史了,曆代經過多次修葺和粉刷,外表看上去還很新,正門上方赫然印現“靈映堂”三個燙金大字。
“庹家是從明代就定居於此了嗎?”進入靈映堂的時候,唐成順便問了一句。
“確實如此,是玥瑛告訴你的嗎?”庹源理隨意地回答。
庹玥瑛很詫異:“我倒沒說過這些,程先生是怎麽看出來的?”
這棟祠堂的畫梁是近代重繪,圍牆上的影格雕磚是清代修葺時換上的,在這種場合當著這麽多高人的麵,唐成自然不可能做出以神識查探人家祠堂這種失禮的事。
唐成伸手指了指大門院內正廳的柱子說:“方形礎石有半人多高,其上隼接木柱,這是典型的明代風格。這靈映堂翻修過多次,但基礎一直未動啊。”
庹玥瑛恍然大悟:“我差點忘了,維漢先生也是一位考古專家,對古建築很有研究。”
唐成進村的時候,各派高人剛剛吃過午飯不久,早就得到消息都在靈映堂正廳中等著了。他一進來,眾人都是眼神一亮,再看唐成,已不是進村時那副風塵仆仆的模樣了。
從村頭走到村尾,不經意間,唐成的頭盔取下了,發形恢複原來的標準,整齊中卻不失靈動,額前隻有幾根稍顯淩亂的發絲。
他的臉蛋不再是紅撲撲的,氣息收斂有溫潤的光澤。周身上下無一絲風塵痕跡,雖然穿著很普通的厚外套,但氣度雍容,步履與身邊的兩位平輩高人竟有相呼應的節律,似乎每一步踏下都能與地氣靈樞相合卻絕無一絲擾動。
談笑進門,神情不卑不亢,既不傲然也沒有一絲生怯。
唐成長的本來就很帥,做為男孩子來說甚至有點過於清秀了,這時候卻多了幾分豪曠的氣質,真真切切就是一位年輕的前輩高人風範。
庹源理等人側臉注意到他現在的樣子,也暗暗吃了一驚。
剛才一路走過來沒有發現他有什麽特別的動作,運轉神識洗去風塵之色,竟能控製的如此精微不引人查覺,隻是非常小的改變而已,卻已容光煥發。
真不愧是前輩高人調教出來的弟子啊,連庹玥瑛的眼神也有了幾分訝異。
已經用不著介紹,一進門,廳中所有人理所當然的認出唐成就是“程維漢”,紛紛起身行禮。庹源理一一引見,並且先打了個招呼,維漢老弟年輕又謙和,大家不必拘禮,晚輩不論長幼都稱呼維漢先生即可。
大家不熟,無非是說幾句久仰、不敢當之類既互相吹捧又表示謙虛的客套話。
見禮完畢坐下喝茶。唐成本來是為了交待上官勇的事而來,結果來了之後卻沒什麽好交待的,好像根本就沒有發生過,眾人聊起了兩天後的“祭祖地靈樞”儀式,庹源理熱情邀請他留下來觀禮。
唐成不想在這個地方多停留,這是發自內心的想法,但這時候也不好推辭了,就在庹家村待兩天吧,他也想見識見識開開眼界。
聊了一陣子,庹玥瑛說:“維漢先生是第一次來鳳凰穀,還沒有進穀參觀吧?”
千杯道人附和著說:“對,就別在這裏坐著了,進鳳凰穀吧,這才是待客之道。”
庹源理連忙點頭說:“是我疏忽了,維漢老弟,我們還是進穀一敘,今晚就在穀中略備薄酒一盡地主之誼。”
眾人起身向靈映堂後走去。
出了後院就是山腳下一片竹林,杯口粗的翠竹鬱鬱蔥蔥,竹林疏密得當,應該是有專人打理過的。地上散落著一層枯黃的竹葉,像是特意鋪出的薄毯,沒有路,眾人直接從林間穿過,腳下沙沙作響,卻沒有留下一個腳印。
出了竹林,地勢越來越陡峭,一般人很難立足攀登,迎麵是掛滿藤蘿的原始叢林,仿佛亙古以來就沒有人來過。
撥開藤蘿,山林間卻有一條隱秘的小道,那樣子好像是大樹下沒有生長灌木的空地自然形成的。
沿著一株株大樹七彎八繞沒有盡頭,也毫無規律,有些地方還間歇性地沒有路徑,但是走的並不遠。
繞過一株大樹,陽光從茂密的樹葉間灑下,好像走進了另一個天地,山梁的半坡上出現了一座六角涼亭,與庹家村村口那座亭子幾乎一樣,亭中有兩名庹家弟子向眾人拱手行禮。
唐成有一種感覺,這座涼亭隱含一座秘法大陣,六根柱子就是陣樞,看似和村口的亭子一樣,其實柱子高了一米。
走過亭子的時候,唐成莫名其妙想起了庹源泰在都江堰穀地中布下的那六根旗幡。
涼亭旁是整齊的青石台階,一直向山梁下延伸。
這時候,唐成聽見了淙淙的水聲,向前走了不遠,又是一條清澈的山澗。
青石路沿著山澗上方的不遠處向前延伸,大約走了一裏路,山澗左側有一條如玉帶般的小瀑布傾瀉而下。
道路在瀑布旁邊左轉往上,右側林間水聲不斷,是瀑布上遊匯入剛才見到的山澗另一條支流,沿山勢流過落差較大。
青石階一直往上,一行人來到山梁頂端,密林間看似無路卻突然右轉,一座石拱橋跨過溪流上的深澗,眼前豁然開朗!
這裏的地形地勢竟然和倮倮村驚人的相似,也是前村後穀,但區別還是有的,這裏有一座看似很幽險的山峰掩住了山穀的入口,穀地另一端左右兩側各有一湖一潭,湖大而淺、潭小而深,分別呈日月形狀,是半人工半天然的兩座小型水庫,也是兩條溪流的發源地。
這裏的地氣垣局更加完整,甚至是完美的,經過曆代精心巧妙的營造渾然若天成。
“維漢老弟,這裏名為鳳凰穀,可知鳳凰在哪裏?”今天唐成是主客,庹源理很熱情的與他把臂而行,率先走過石拱橋進入山穀。
唐成指指前方:“對麵高峰為首,兩側有翼,身軀修長從遠處降臨,形法氣勢俱足,不愧鳳凰之名,世外地氣毓秀之桃園呐!”
說話間竟然有鳳凰鳴聲傳來,唐成聽見了,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聽見了。
環山多古鬆、梧桐,難道穀中真有傳說中的鳳凰棲息!唐成談的卻是地理形法,後麵形法派長老雲何野鶴會心的嗬嗬笑出了聲,不知道是褒還是貶。
進入山穀,唐成隱約有所感應,各處靈樞匯聚呼應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法陣,有收攏凝煉天地靈氣使之更為精純之效,使穀內無形中自成洞天。
天地精純靈氣在陣法中有規律的運轉而不破散,與巨大的天然地氣垣局相融合,呈攏煙抱霞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