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裘國
字數:3566 加入書籤
刻著“沐”字的車駕,晃晃悠悠的前進,路旁的小攤販攏著菜籃,往街裏邊退,生怕衝撞了車駕裏的貴人。
聽著熙熙攘攘叫賣聲,又看了看身邊黑著臉的秦沐風,江北寧歎了口氣。
“怎麽突然歎氣?有煩心事。”秦沐風篤定的問,握住江北寧的手,輕輕摩挲,“我能解決。”
“有心事的,不是我,是你。”江北寧有些心疼自家王爺,靈動杏眼瞥向一旁,話裏話外的透著委屈,“你總不把話說清楚,還偏愛瞞著我,教我胡思亂想。”
“我沒有,”秦沐風拉著江北寧麵對自己,鄭重其事地保證,“我絕沒有半點欺你瞞你的意思,你想知道什麽,我都告訴你。”
“嗯,”江北寧抬手抹去眼角並不存在的眼淚,故作大度,點了點頭,“莫要誆我。”
“我舍不得誆你,”秦沐風注意力都在江北寧身上,她的一舉一動都落在他眼裏,怎麽會不明白,這是他的王妃耍的小心思,“不像你,對我也使心眼兒。”
“誒?此言差矣,”江北寧見被秦沐風拆穿了,也沒多不好意思,一本正經地抬手打斷秦沐風的話,“我更願意稱之為夫妻間的情趣,什麽使心眼兒,王爺這是誤會我了。”
“是不是誤會,”秦沐風抓著江北寧的纖纖玉手,貼在自己胸口,“我甘之如飴。”
車廂內氣氛正好,兩心相悅。窗外也無風雨也無晴,是近來難得的好天氣。
“所以,王爺也覺得裘國來朝,事有蹊蹺?”江北寧窩在秦沐風懷裏,抬手戳了戳他的下巴,心下有些得意。
這樣優秀的男人,是她的王爺,她的夫。
“我讓人去查了,金鳳公主在裘國的受寵程度,可以說是一呼百應。民間傳聞,隻要她振臂高呼,王位唾手可得。”秦沐風也翻看江北寧之前看的那本小冊子,竟與自己派人探聽的消息差不多,“這樣的地位,親自來朝拜,怕是所圖甚大。”
“能大到哪兒去?”江北寧笑著搖了搖頭,“總不能貪圖咱們皇上的後宮之位吧?那位金鳳公主,是個要強的聰明人。”
若要問在金鳳公主眼裏,一國之主和一國之後的地位孰輕孰重,金鳳公主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國之主以她的野心貪圖,看不上跟一群工於心計的妃子在後宮爭風吃醋。
“是,所以——”秦沐風暗自歎氣,有些惆悵,畢竟比起入宮爭風吃醋,帶個公子王孫回去成婚更能穩固金鳳公主繼位的籌碼。
目前,對於金鳳公主來說,最優的人選有兩個,一是尚未成親的趙王,二是——剛成婚的攝政王。
“那,可真是糟糕。”江北寧抿了抿唇角,右手拇指和食指不自覺地揉搓著,“趙王殿下若是被這金鳳公主纏上了,那平陽怎麽辦?”
“平陽郡主?”秦沐風一愣,盯著江北寧光潔的額頭,似乎想看看那裏頭裝著什麽,“你覺得會是趙王?”
江北寧一臉正色,似乎在埋怨秦沐風不一起想辦法,卻在質疑她,“不是趙王殿下,難道是王爺你?”
秦沐風不說話了,心裏憋著口氣,不上不下的,有點麻木。
他應該開心王妃並沒有把自己讓出去的想法?還是難過王妃第一時間想的是怎麽維係趙王和平陽郡主的感情?
“不對,趙王殿下是現在最優的儲君人選,並不是聯姻的最佳人選。”江北寧似乎想通了什麽,高興地雙手纏著秦沐風的脖子,樂嗬嗬的,“嗯,可以放心了,平陽郡主還是能和趙王殿下在一起的。”
“寧兒,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麽?”秦沐風無奈地看了一眼沾沾自喜的王妃,抬手在她鼻尖點了點,“隻恨你像根木頭。”
江北寧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比了個豆子大小的動作,“王爺,你的心眼兒也就豆子這般大,還記著我當時調戲你的話呢?”
秦沐風麵上一怔,正要開口說話,卻被江北寧一根指頭摁住了嘴唇。
隻見江北寧抱著秦沐風的手,輕輕搖了搖,又像小奶貓撒嬌那樣,用臉頰蹭了蹭秦沐風的,軟糯地呢喃,“逗你的,我心裏,王爺最好了。”
秦沐風這下徹底沒了脾氣,心底那點情緒霎時間就溜了個幹淨,滿心滿眼都是眼前這個機敏靈動的美人。
攝政王府的車駕路過了東南巷,小五敏銳地感受到了幾處探究的目光,不著痕跡地的加快了回程的速度。
東南巷的民宅裏。
“公主碰上了秦沐風家裏那位。”樂敦跪在地上,想著方才探查的時候,似乎被那個車夫察覺了,但私下裏卻並不太確定,索性也不去想。“關於那位,今日也沒有消息。”
“嗯,知道了。”老者停下手裏的筆,搖了搖頭,沾了墨水,在紙上亂塗幾筆,便將染黑了的紙丟了出去。
樂敦沉默半晌,也一動不動,沒有老者的發話,他不敢。
“行了,別跪著了,趕緊出去。”老者吐出一口濁氣,“嘖”了一聲,似乎嫌棄樂敦礙眼。
“是。”
樂敦應聲而出,急匆匆地離開了民房。
老者拿起筆,重新寫了起來,一個急迫的“急”。
從門外進來一個七八歲的男童,墊著腳,趴在桌沿,看老者寫字。
“邱爺爺,您又開始著急了嗎?鄔彤今天有乖,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也沒有忘記自己是裘國的。您不該生氣的。”
“不是氣你,是樂敦,他太笨了,這麽久了,連個人都找不著。”
“樂敦哥哥也很努力了,您不要著急,大夫說了,您不應該生氣。”鄔彤站直了身體,右手握拳貼在左胸口,“鄔彤也能幫忙,鄔彤會是裘國最勇敢的戰士。”
“你倒是有種,我裘國最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勇者。”
鄔彤被人這麽一句誇,美得不著南北,笑得憨厚,背著裝滿了書的包,樂嗬嗬地想要給邱爺爺背誦今日在學堂讀的詩詞。
老者也停下了筆,慈愛地看著眼前的孩子,聽他背誦,倍感欣慰。
民房裏一片溫馨,外頭是熙熙攘攘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