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國祚綿長
字數:4033 加入書籤
一場敗仗,聯軍死傷數萬,在戰場上並沒死多少人,大部分士兵都是逃跑了。
這次真正的失利標誌著西部聯軍的解散,逃跑的大名們需要重新整頓兵馬,積蓄實力,而德川忠長雖然取得了戰爭勝利,但他們付出的代價同樣是沉重。
死傷也不下四萬多人,相比於聯軍的損失,他們這點損失就很少了,但一時半會間也無力向西進軍。
袁崇煥帶著19步兵師回到福井後,第一時間派人把後水尾帶去給德川忠長,西部、北部的大名們幾乎都跟德川家翻臉了,他們想要的結果已經有了,天皇已經不重要了。
不如把天皇交給德川忠長,德川忠長出了氣,他的第一個攻擊目標就不是他這兒了。
但事實跟他預料的有點偏差,德川忠長親自把後水尾折磨死後,心裏的氣就消了大半,出了氣就回江戶去了。
而德川家的老將們對明軍有著心理上的忌憚,眼下敵人這麽多,他們就把明軍放到後麵,先收拾那些不老實的大名。
袁崇煥抓緊時間向國內發出情報,國內可以開始往朝鮮調兵了,最多半年乃至一年後,西部和北部的大名們就將無力抵抗德川家的大軍,而那時也是明軍出戰的機會。
這次袁崇煥的預料準確,八個月後,西部大名們陸續被滅,隻有最後幾個還在苟延殘喘,但被消滅也隻是時間早晚的事。。
而明軍已經在扶桑的駐軍已經達到了6個師,除了袁崇煥的第19步兵師外,剩下的5個師被整編為1個軍,軍長曹文詔。
當德川家的大軍收拾完西部大名,掉過頭要一舉收拾了北部大名們時,這才發現明軍已經在扶桑登陸。
6個師的明軍,足足72000人,還有源源不斷的援軍正通過海上登陸。
扶桑人對明軍有著心理上的懼怕,又已經因為戰爭消耗了大量財富糧食,德川幕府一時無力抵抗,讓明軍一路高歌猛進。
最近一年來飽經戰亂的扶桑百姓看到明軍占領自己家園時,心裏惶恐又不安,但很快他們發現明軍是一支軍紀嚴明的軍隊,他們不光不會搶劫他們的錢財糧食,甚至幫他們剿滅亂兵。
不僅如此,明朝皇帝考慮到扶桑正處於戰亂中,又考慮到扶桑人跟朝鮮人不合,特意準許明軍占領區內的扶桑百姓遷居到大明山東省居住,願意去的,明朝發給土地、農具,並給與他們明朝子民的身份。
不光能避免戰亂,還能成為有田地的天朝子民,一聽有這好事很多人都報名了。
載著他們前往船駛出港口後,沒有往西南方航行,而是往西北方去了,船上的扶桑人到了地方才發現,一處天然的避風港內,幾個明軍士兵帶著幾十號朝鮮兵早就在此等候多時了。
這跟想象中的大明天朝差的可太多了。
有人意識到不對,但想走已經晚了,敢不聽話,當場用鞭子鞭打,還不聽話就繼續打,打死為止。
官兵們把他們驅趕到集中營裏,每天吃著一種叫混合麵的東西,還要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為帝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出他們的力量。
一個能容納3000人的集中營,隻需要120人管理,20個明軍士兵,管理100個朝鮮兵,這100個朝鮮兵就能管好3000個扶桑人。
在扶桑戰場,最近8個月來,送進江戶城天守閣的都是捷報,因為明軍登陸變成了不斷的敗報。
明軍主力登陸後,戰爭持續到半年後,明軍已經攻破了平安京,攻克江戶也隻是時間問題。
平安京淪陷的消息傳進江戶的當晚,德川忠長大醉一場,深夜時分,汪文言推開房門,拿著一根繩子走向酣睡的忠長。
第二天,德川忠長的死訊傳出,一起傳出來的還有大老三水文言失蹤的消息。
將軍大人和大老大人都消失了,一下子讓德川幕府混亂,連將軍都沒了,江戶城如何守得住?
……
在大明,朱由檢培養的帝黨逐漸取代了清流在朝廷裏的地位。
一個封建王朝的年齡,取決於決策層的平均年齡,清流的老爺們普遍五六十歲的了,沒有幾個人有創新思想。
而帝黨的平均年齡才30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有他們在朝堂,整個國家都為之煥然一新。
一直以來,朱由檢都在考慮一件事,世上沒有萬壽無疆的人,卻有萬世不朽的功業,而封建帝製顯然配不上萬世不朽的功業,曆史的經驗已經證明,每隔幾百年,帝製機會露出弊端,從上腐爛至下,從而導致社稷崩塌。。
新的王朝會在舊王朝的遺址上建立起新的基業,幾百年後,重蹈前朝的覆轍。
如果要避免這種循環,唯一的辦法就是采取一種新的統治製度,朱由檢思考許久,隻要是人類自己施行的製度,就沒有一種完美的製度。
在後世各種成熟的統治製度裏,最適合大明的,是內閣議會製。
國家行政權力的內閣在議會的基礎上產生,並對議會負責,由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內閣首腦,組織內閣。
內閣受議會監督,議會對內閣不信任時,可以倒閣,在這種製度下,國家元首名義上代表國家,但是沒有實際的行政權力。
這種製度雖然也存在弊端,但足以讓大明打破封建王朝三百年的大限,更能保證朱由檢的血脈能一直傳承下去。
這種嶄新的製度,朱由檢自己也了解不多,隻能摸著石頭過河。
公元1634年5月1日,朱由檢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議會,通過議會選舉了6名內閣成員,韓爌通過選舉後,仍然是內閣首輔。
當天夜裏,承天門上。
朱由檢帶著張嫣觀看皇城夜景,張嫣的注意力全在他身上:“皇上,您真決定用內閣議會製放權?”
“為什麽不呢?”
朱由檢仰起頭,享受著晚風拂麵:“自朕繼位以來,朕做過很多不被人理解,甚至是被人罵的事,但朕既然做了,就不會後悔。
朕裁撤藩王,得到的金錢充作國用,土地分給百姓,朕不該做麽?
朕扶道滅佛,為國家增加百萬人口,充實了國庫,朕不該做麽?”
朕發動鴉片戰爭,徹底打開法國市場,為國取利,朕不該做麽?
朕謀取扶桑,消滅家門口的隱患,爭取日後太平,朕不該做麽? ”
說著,伸手挽住張嫣的腰肢:“現在,朕也不後悔,為了讓這個國家能傳至千世萬世,製度的更換是必要的,朕不敢保證朕的後人會舍棄的放權,所以朕得親自來。”
張嫣仰望著他的側臉,腦中不禁回想起自己剛進宮時,那時的朱由檢還沒她高,現在已經比她高一個頭,身體和心理上的成長,讓他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君王。
作為他的妻子,他的皇後,她會一直支持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