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_第393章 鞭殺車夫
字數:3455 加入書籤
胡惟庸上完早朝,去了中書省辦公。
胡府管家火急火燎的跑進了中書省。大明皇宮分為“皇城”、“宮城”兩部分。自午門至承天門兩側的皇城是中書省、六部、三寺辦公的地方。想從午門進皇城必須得有親軍都尉府頒發的腰牌。想得到這塊腰牌有一個最起碼的要求:擁有最起碼正九品以上的官職。
胡府管家沒有任何官職自然就沒有腰牌,他卻能夠隨意進出皇城。足見胡惟庸的勢力之大,頗有幾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意味。
胡惟庸正在值房布置在地方上施行“魚鱗圖冊”的製度。明初稅法,官府向百姓收稅是按照戶等製定相應抽稅比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來如此。江南的官宦富戶人家為了少交稅賦想出了不少主意。譬如將名下的財產分割,掛在七八姑八大姨名下,降低戶等。這實際上屬於一種百姓跟朝廷之間的博弈。算是最早的合理避稅。這種避稅方式還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鐵腳詭寄”。
既然是博弈,就要有來有往。胡惟庸是個聰明的丞相。他上奏洪武帝,建議編造土地賬冊——魚鱗圖冊。在裏、甲這兩個最基本的行政單位設立糧長四人,由長者衝任,清查田畝統計成冊,冊子上寫上實際田主的名字、實際擁有土地的麵積與四至。因為圖上所繪的樣子很像魚鱗,故曰“魚鱗圖冊”。
魚鱗圖冊是打擊鐵腳詭寄的一個好辦法。洪武帝準了胡惟庸的建議。
胡惟庸剛跟戶部的三位堂官布置完了這件事,胡管家便衝進了值房。
胡惟庸大罵管家:“中書省左丞相值房是機樞重地,你怎麽這般沒有規矩,不經通稟直接往裏闖?”
管家帶著哭腔喊道:“老爺,快回家裏去吧!小少爺歿了!”
胡惟庸聽到這話如五雷轟頂!他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還好戶部的孫侍郎一把將他扶住。
胡惟庸聲嘶力竭的朝著管家大喊:“你......再說一遍?”
管家重複了一遍:“老爺,小少爺歿了!”
胡惟庸的渾身開始顫抖。片刻後他命令道:“快,準備轎子,不,準備馬。我要回府!”
胡惟庸是左丞相,早就被洪武帝賜予了皇城騎馬的特權。不過他從來沒用過這項特權。今日他騎上一匹棗紅馬,如八百裏加急一般朝著府中飛馳。不及兩刻時辰便回了家。
胡誠禾的屍體被家人們擺在臥房的床上。胡惟庸走過去一看,隻見兒子的腦袋缺了一塊,露出白花花的腦子。
胡惟庸大怒道:“怎麽回事!我的禾兒是怎麽歿的?”
小廝汝官被管家一腳踹到胡惟庸麵前。汝官編造道:“少爺早晨說要坐馬車在城裏四處逛逛解悶。車夫劉大把車趕得太快,我還在車上勸他慢一點,當心小少爺受傷。他不聽。正好有個老頭推著賣豆腐的木車從胡同口鑽出來,馬車躲避不及撞了上去。少爺摔了出去活活給摔死了。”
汝官幾句話就將事情從自己身上摘得幹幹淨淨。
胡惟庸問:“那個賣豆腐的老頭呢?”
汝官道:“當時就被撞死了。”
胡惟庸咬牙切齒的問:“劉大呢?”
管家在一旁道:“被綁起來了,關在柴房。”
胡惟庸大怒道:“給我拉到正院去!取一條,不,十條鞭子!”
胡惟庸來到正院,親自拿起鞭子抽向劉大。劉大本來就嘴笨,根本來不及解釋。不多時院中傳出劉大撕心裂肺的哀嚎聲。
胡惟庸畢竟是個文人體力有限,親自抽了劉大七十多鞭子他已精疲力竭。他將鞭子扔給一個下人:“給我接著抽!”
下人問:“老爺,抽多少鞭子?”
胡惟庸冷冷的回答:“抽到他斷氣為止。”
鞭子不是大棍,要活活抽死很費時候。下人們輪番上陣,一直抽了劉大整整三個時辰。一直到薄暮時分才將劉大活活抽死。管家帶著人將他的屍體運到了西郊亂墳崗喂野狗。
入夜,胡惟庸守著兒子的屍體陷入了迷茫。
天下的父母都一樣。洪武帝清洗偽元降臣、猜忌冤殺功勳老臣、處心積慮想要廢除丞相之位,說到底都是為了兒子朱標和子孫後代有一個鐵桶一般穩固的江山。
胡惟庸密謀造反亦是如此。他希望自己當上皇帝,兒子胡誠禾在他百年之後能夠繼承皇位,將皇位傳至萬萬代。現而今他的獨子沒了。他的身體他自己最清楚,這兩年寵幸小妾,小妾吹拉彈唱他都抬不起頭,絕無可能再生下子嗣......那冒著生命危險謀反、改朝換代的意義何在呢?最後還不是要便宜了外人?
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白發人送黑發人。胡惟庸的頭發本來隻白了一半兒,給兒子守靈這一夜全白透了!
管家稟報:“老爺,禦史大夫陳寧領著官員們前來拜見。”
胡惟庸仿佛沒聽見。
管家又重複了一遍,他這才下令:“不見。讓他們都回去吧。”
人要是一夜不睡覺,又加上至親之人殞命,一定會胡思亂想。胡惟庸心想:難道說朱重八真是得到上天庇佑的真命天子?我想取而代之,上天發了怒,這才降下災禍奪去了禾兒的性命?
胡惟庸越想越難受,竟然一頭暈死在了靈堂之內。仆人們發現後給他灌了兩口水他才醒過來。
當天胡惟庸就給洪武帝上了告假的折子。接下來七天,他閉門謝客,不讓任何黨羽進府吊唁胡誠禾。他在家中傷心欲絕,短短七天仿佛老了二十歲。
與此同時,儀鸞司大使值房。
李千麵稟報道:“常大使,胡府這幾天不準下人隨意出入。咱們埋在胡府的那個暗樁好容易才找到機會傳出消息。說是胡誠禾死後,胡惟庸下令用鞭子活活抽死了車夫劉大。這事情要稟報聖上麽?”
常歌不以為意:“胡惟庸連六部的郎中、主事都想殺就殺。抽死一個車夫算得什麽事?無需專門稟報聖上,稟報了聖上也不會怪罪胡惟庸。把事情寫進《百官言行錄》裏就得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