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_第395章 韓宋皇朝?

字數:3594   加入書籤

A+A-


    吳宗伯的參劾折子就像一塊巨石投入了一潭死水的朝廷,立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前幾年無數有良知的官員上折子參劾過胡惟庸,卻都如以卵擊石。那些上折子的官員或被流放、或被折磨致死。最近一兩年,鮮有人敢再上折子捋胡惟庸的老虎須。即便偶有一兩個人彈劾他,結局也一定是事敗身死。朝廷成了胡惟庸的一言堂,如死水一般平靜。

    吳宗伯不是普通的官員。他有著三重顯赫的身份。第一重身份,他是大明第一科殿試的狀元,代表著文士集團!第二重身份,他是魏國公徐達的妹夫,代表著淮西功臣集團!第三重身份,他是郡主賓食,代表著皇親集團!

    吳宗伯的折子像是一個信號:文士集團、淮西功臣集團、皇親集團這三大舉足輕重的勢力向胡惟庸開戰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應天的朝局立馬變得波詭雲譎。

    錦陽郡主府。

    常歌帶著一百名大漢將軍進駐了郡主府。

    錦陽郡主香香兩年前被洪武帝和馬皇後賜予國姓,她的大名從徐香變成了朱香。

    朱香問常歌:“我的侄兒,你這是要做什麽?大漢將軍專職守衛皇宮。你讓他們來我府上護衛,姑姑我豈不是成了逾製?”

    常歌道:“姑姑啊,你什麽時候變得如此謹小慎微了?實話告訴你,應天城內的兵馬,從兩衛羽林到六部親兵甚至於應天府的衙役都已被丞相胡惟庸掌控。隻有我手下的這些大漢將軍靠得住!你的丈夫彈劾了胡惟庸,以胡惟庸的為人一定會報複。也隻有讓大漢將軍守衛郡主府我才能放心,聖上才能放心。”

    吳宗伯走進大廳:“常大使,你想多了吧?胡惟庸膽子再大恐怕也不敢暗殺我這個郡主賓食。”

    常歌搖頭:“姑父,你千萬不要大意。有什麽事是胡惟庸不敢幹的?你的同僚寧得昌是怎麽死的你忘了?自今日起你出府,一律要由二十名大漢將軍隨行護衛。”

    常歌的確是想多了。胡惟庸根本沒想動吳宗伯!他要動的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丞相府。

    胡惟庸忽然同時召見胡黨的三十多名骨幹。洪武帝借車夫被殺一事刁難胡惟庸,目的在於打草驚蛇,引蛇出洞。胡惟庸這條毒蛇上當了!

    以前他處心積慮的謀反,是想讓子孫後代都能做皇帝。如今胡誠禾已死,他已經絕了後。他謀反的目的變成了自保!按照他的想法,如果他不謀反取洪武帝而代之,洪武帝一定會將屠刀揮向他和他的同黨!

    書房之中,胡惟庸高聲道:“諸位,推翻暴君,建立新朝的時機到了!林賢何在?”

    林賢起身:“下官在。”

    胡惟庸道:“羽林兩衛兵馬自今日起枕戈待旦!隨時準備接管皇宮衛戍。待到接管之時,若常歌手底下的大漢將軍若敢反抗,一律殺無赦!”

    林賢拱手:“下官,不,臣遵旨!”

    胡惟庸又道:“陳寧何在?”

    陳寧道:“臣在。”

    胡惟庸道:“我這就寫一道手令,命你以左禦史大夫的身份監管六部親兵、五城兵馬司、應天府衙役。我算了下,這些京城裏的雜兵加起來總有三四千人,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你替我管好他們!待我們起事之後,你要帶著他們負責維持應天市井的秩序。”

    陳寧拱手:“臣遵旨。”

    胡惟庸又命令費聚:“費聚何在?”

    平涼侯費聚拱手道:“臣在。”

    胡惟庸命令:“你立即讓訓練好的一千名死士進到應天城裏來,分散住到丞相府周圍。等到起事之時,讓他們隨我殺進皇宮去取朱重八的人頭!”

    費聚拱手:“臣遵旨!”

    胡惟庸向眾人宣布:“暫定於今年臘月三十起事。定國號‘韓宋’,立小明王為先皇帝,改元‘大統’,以水德立國!我,哦不,朕登基後,在座的諸位按照功勞大小,分別封為王、公,賜予領地。領地之上的一切財物、百姓,皆為諸位私產!”

    一眾黨羽欣喜若狂,齊聲跪倒叩拜:“韓宋大統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謀反需要找到合法性。胡惟庸為謀反找到的合法性是:朱元璋指使廖永忠殺死先主小明王。他是靠著弑主才坐上的皇帝。他的皇帝之位來路不正。胡惟庸起兵推翻朱明,乃是順應天命為先主小明王報仇。

    胡惟庸接下來又拿出一份長長的名單,開始封官許願:“韓宋立國之後,封李善長為淮西王、任左丞相;封陳寧為浙東王,任右丞相;封毛驤為膠東王,任大都督、征虜大將軍......”

    胡惟庸給黨羽們畫了一張巨大的餅。

    陳寧的臉上卻露出疑慮的神色。

    胡惟庸問:“陳寧,你有話想說?”

    陳寧道:“成大事宜早不宜遲,為何您要將起事的日期定在兩個月之後?”

    胡惟庸解釋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改朝換代後,咱們控製應天、控製江南易如反掌。可北方呢?你別忘了,北方還有三十萬邊軍,大部分都是徐達舊部!這些人如果打著勤王的旗號南下攻掠我們剛建立的韓宋,勢必會給我們造成大麻煩!所以我在等!等待元廷起兵入寇中原,拖住北方的三十萬邊軍。到時候我們再組織一支大軍,北上配合元廷徹底消滅那三十萬邊軍。偽明的殘存勢力將不複存在。”

    陳寧伸出了大拇指:“天子英明!”

    胡惟庸得意的說道:“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時嘛!好了,你們按照我所說,各自回去準備!”

    陳寧卻道:“那吳宗伯彈劾您的事怎麽應對?難道您要放過吳宗伯那廝?”

    胡惟庸冷笑一聲:“區區一個吳宗伯而已,想殺他不急於一時。等到朱重八被誅,新朝建立之時,我自會將他千刀萬剮!就讓他再活兩個月吧。”

    胡惟庸是一個做事很縝密的人。黨羽們走後他靜坐書房,將自己的謀反計劃又梳理了一遍。他自認為有九成把握能夠成功。剩下的那一成就要看天意了。

    胡惟庸是典型的自信過頭!他忘記了一件事——這些年他在朝堂上難逢敵手,不是因為他的手段多高明,而是因為洪武帝一直在縱容他,給他撐腰!現在他要去推翻自己的靠山,與自尋死路又有何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