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節忠VS奸

字數:3495   加入書籤

A+A-


    由於張鋒的變相縱容,董卓進京後的發展如史書一般,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唆使何進部將吳匡,殺了何進之弟何苗,後者接受過十常侍的賄賂,為他們說了好話,被認定是宦官一黨,然後董卓吞並了何進的大部分禁軍。

    每天三更半夜將自己帶進京裏不多的士兵悄悄開出城外,天明之後再大張旗鼓,招搖過市的進城來,讓人以為他帶了很多士兵來。

    鮑信看出了董卓的野心,分別提醒了袁紹和王允,不如及早處死此人,結果都不聽他的,鮑信引了本部兵,投泰山去了。

    自此洛陽兵權幾乎全在董胖的手裏,他於是接下來開始準備廢除劉辯,改立劉協為帝(這胖子心裏到底怎麽想的?)。

    反對他的尚書丁管,被他當庭格殺。袁紹此時卻還些血氣方剛,與他產生衝突,差點當眾撥劍幹起來,被眾大臣勸開後,把印掛在府上,匹馬逃去了老家渤海。袁術也從南門逃走,不知所蹤

    。

    隨後,由於丁原的反對,張鋒的大哥呂布出場,把董胖打得落荒而逃,李肅這時跳出來,勸董胖用一匹赤兔馬,把呂布給策反了,丁原也掛在自己這個看不起的雜種兒子手裏。

    第五個月,劉辯被董卓趕下台,劉協登基,就是獻帝。王越此時成為帝師。

    第六個月,董卓使人指劉辯作反詩,毒殺之,以及唐妃(估計也不過十五歲的小美女,甚憾,甚憾)。

    “父親大人,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董賊倒行逆施,權傾朝野。以父之剛直,必會觸怒於他,以取其禍,不如走而避之。”張鋒跪在張溫麵前,焦急之色溢於言表。

    雖然這張溫並不是他親生父親,但是這十年裏對他關愛倍至,張鋒又不是鐵石心腸之人,怎麽忍心讓他如史實上一樣,被董卓尋隙殺了?奈何張鋒低估了這古代文人所謂的氣節。

    張溫業已花白的胡子,驕傲的翹著,有如主人不屈的氣節一般:“國之將亡,董賊謀逆,吾身受漢家大恩,安忍輕義而惜身?吾兒勿言,吾意決矣,汝可速帶汝母至濮陽,以養天年。”

    王氏此時也表現出古代女子傳統的以夫為綱的美德,堅定的站在張溫身邊,輕聲說道:“妾身是婦人,不懂那許多大道理,隻知道夫君在何處,妾身自當相隨,哪怕黃泉路上,也當結伴而行

    。”

    張溫有些感動,眼睛裏幾滴渾濁的老淚點點,握住王氏的手:“苦了你了。”

    張鋒急得直跳腳,這兩人還有心思在這裏玩煸情!

    “如父親執意不從,請恕孩兒無禮了。永成、仲業,將老大人縛了,送去濮陽!”

    沒想到素來溫和的張溫如同一隻憤怒的猴子,居然一巴掌打在張鋒的臉上,頓時一道紅彤彤的五指印在白淨的臉上顯得分外刺眼:“逆子!欲陷吾於不義之地耶?吾誓死與老賊周旋!若要吾

    離這洛陽半步!當以頸血濺之1說著,抽出隨身的劍,橫放在脖頸之上。

    黃敘、文聘隻聽張鋒的,但看到張溫這一手,不由得腳下一慢,怎麽也不敢上前了。

    張鋒隻覺得雙目一酸,兩淚熱淚滾滾而下,嗚咽著說道:“父親大人若執意如此,兒不敢相逼,隻是恐無相見之日也。”

    張溫也放緩了聲調:“兒啊,非是為父心狠,奈何天道如此,為臣者若為私而忘公,豬狗不如也。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吾兒可速去,若從此陰陽兩隔——汝便異日為為父報仇吧。”

    張鋒這裏腦子裏一片混亂,什麽忠君愛國,真的要做這種無畏的犧牲嗎?這個破儒家思想就是太守舊,太頑固,把人都洗腦成了對皇家的絕對忠誠,可是,這對整個民族,整個曆史有好處嗎

    ?

    張鋒想到這裏,雙膝跪地,重重叩了九個響頭,抬起頭來已是滿臉淚水:“兒不孝,現辭去,若董賊敢傷得父親半根毫毛,兒必點齊傾國之兵(注:這國是指的郡國,東郡),用董賊之首獻

    於父親奠上。”

    狠心一轉身,“我們走1帶著黃敘、文聘,黯然離開張府。

    不過還不能就這樣走,張溫暫時還沒跟董卓正式翻臉,張鋒還能爭取一點時間,帶另一家人走——黃家。

    張鋒三人把馬交給黃府門口的家仆,卻被告之相國有使者來了,正在裏麵和黃琬會談。相國就是董卓了,他派人來做什麽?

    正懷疑間,黃琬陪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走出來,執禮甚恭,那不是董卓的女婿,牛輔嗎?

    黃琬對著牛輔行了一禮:“相國之令,黃某敢不聽耳。尊使直須回覆相國便是。”

    牛輔得意洋洋的回了一禮:“如此便是自己人了,黃大人留步,在下告辭1

    等牛輔行遠,張鋒三人這才從台階底下轉出來,叫住已轉身的黃琬:“嶽父大人,這董賊派人來,卻是為了何事?”

    黃琬聞言大驚,左右看了看沒有外人,便拉了張鋒的手道:“此處非是談話之地,且隨我來。”

    “什麽,嶽父大人準備接受董賊之令,出任尚書一職?”張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這倒底是什麽世界?同是至交好友,張溫願意以一己之力、血肉之軀去對抗董卓的暴政,而黃琬居然和

    另一個大臣荀爽,投靠了董卓,三人沆瀣一氣。這忠奸善惡、高下立判。

    “賢婿試想,如今相國大人已是位高權重,天下無不敬仰,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與相國大人作對,無異於以卵擊石。賢婿一身本事,若投效於相國,必受重用,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

    。”黃琬“語重心長”的勸道。

    想不到這平時這慈眉善目的黃琬居然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平時忠君愛國的口號喊得響,關鍵時候馬上變了節,換了陣營,第一個跳出來為董卓搖旗呐喊!

    張鋒強忍著衝上去掐死這老頭的衝動,平靜不動聲色的說道:“既如此,請見鶯兒一麵,再作定奪。”

    黃琬以為張鋒已經心動,笑嗬嗬的說:“如此也好,來人啊,帶張大人至小姐閨房。”(www.101noveL.com)